古詩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寵辱不驚的意思解釋

寵辱不驚的意思解釋

寵辱不驚的意思是受寵或受辱都不為所動,後形容對得失不在乎。

資料擴展:

寵辱不驚(拼音:chǒng rǔ bù jīng)是壹則來源於文人詩作的成語,該成語最早出自於西晉潘嶽《在懷縣作二首》其二。“寵辱不驚”原義是受寵或受辱都不為所動,後形容對得失不在乎;在句子中可充當謂語、賓語;多含褒義。

成語寓意

《幽窗小記》中曾經記錄了這樣壹副對聯:“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雲卷雲舒。”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為人做事能視寵辱如花開花落般平常,才能不驚;視職位去留如雲卷雲舒般變幻,才能無意。這可以說是更加全面、透徹與精辟地解釋了“寵辱不驚”的含義,甚至還有壹種延伸開去的意味。

寵辱不驚,可謂是壹種中庸的處世心態,既不自命清高,也不妄自菲薄;既不清心寡欲,也不聲色犬馬;既不吹毛求疵,也不委曲求全。在現實生活中,要想做到去留無意、寵辱不驚,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從古到今,總有許多人在“活得很累”的哀嘆聲中從握拳而來到撤手而去,壹生都在不堪重負中度過。是非、成敗、得失讓人們或喜、或悲、或憂、或懼,壹旦所欲難以實現,所想未能成功,希望變成幻影,往往會很失落。

人們應當以壹種博大的胸懷對待人生路上的順利與挫折,讓壹切順其自然。以超然的心態看待苦樂年華,以平常的心境面對壹切榮辱得失。不做作,不掩飾,灑脫不羈,襟懷坦蕩。

成文用法

“寵辱不驚”意為受寵受侮都不在乎。也可引申為獲得榮譽和贊賞與遭到打擊貶降都不為所動。形容把個人的得失置之度外。該成語在句子中壹般充當謂語、賓語;含褒義;用以形容人豁達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