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秋思》2《白馬篇》3《寄黃幾復》4《念奴嬌》5《步出夏門行·觀滄海》6《涼州詞二首·其壹》這幾首都可以。
1、《秋思》宋代:陸遊
利欲驅人萬火牛,江湖浪跡壹沙鷗。日長似歲閑方覺,事大如天醉亦休。
砧杵敲殘深巷月,井梧搖落故園秋。欲舒老眼無高處,安得元龍百尺樓。
《秋思》是宋代詩人陸遊創作的壹首七言律詩。此詩表現了作為愛國詩人的陸遊心中無時無刻不惦記著民族的興亡和國家的盛衰。詩寫秋日所感,表現了作者向往閑適而又不能閑居的心情。
2、《白馬篇》 魏晉:曹植
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借問誰家子,幽並遊俠兒。
少小去鄉邑,揚聲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參差。
控弦破左的,右發摧月支。仰手接飛猱,俯身散馬蹄。
狡捷過猴猿,勇剽若豹螭。邊城多警急,虜騎數遷移。
羽檄從北來,厲馬登高堤。長驅蹈匈奴,左顧淩鮮卑。
棄身鋒刃端,性命安可懷?父母且不顧,何言子與妻!
名編壯士籍,不得中顧私。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白馬篇》是中國三國時期曹魏文學家曹植前期的代表作品。此詩以曲折動人的情節描寫邊塞遊俠兒捐軀赴難、奮不顧身的英勇行為,塑造了邊疆地區壹位武藝高超、渴望衛國立功甚至不惜犧牲生命的遊俠少年形象,表達了詩人建功立業的強烈願望。
開頭兩句以奇警飛動之筆,描繪出馳馬奔赴西北戰場的英雄身影,顯示出軍情緊急,扣動讀者心弦;接著以“借問”領起,以鋪陳的筆墨補敘英雄的來歷,說明他是壹個什麽樣的英雄形象;“邊城”六句,遙接篇首,具體說明“西北馳”的原因和英勇赴敵的氣概。
末八句展示英雄捐軀為國、視死如歸的崇高精神境界。全詩風格雄放,氣氛熱烈,語言精美,稱得上是情調兼勝,詩中的英雄形象,既是詩人的自我寫照,又凝聚和閃耀著時代的光輝。
3、《寄黃幾復》宋朝:黃庭堅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桃李春風壹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蘄三折肱。想見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寄黃幾復》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的詩作。此詩稱贊黃幾復廉正、幹練、好學,而對其垂老沈淪的處境,深表惋惜,抒發了思念友人的殷殷之情,寄寓了對友人懷才不遇的不平與憤慨。
全詩情真意厚,感人至深。而在好用書卷,以故為新,運古於律,拗折波峭等方面,又都表現出黃詩的特色,可視為黃庭堅的代表作。
4、《念奴嬌·赤壁懷古》 宋朝: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壹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謹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壹尊還酹江月。
《念奴嬌·赤壁懷古》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詞作,是豪放詞的代表作之壹。此詞通過對月夜江上壯美景色的描繪,借對古代戰場的憑吊和對風流人物才略、氣度、功業的追念,曲折地表達了作者懷才不遇、功業未就、老大未成的憂憤之情,同時表現了作者關註歷史和人生的曠達之心。
全詞借古抒懷,雄渾蒼涼,大氣磅礴,筆力遒勁,境界宏闊,將寫景、詠史、抒情融為壹體,給人以撼魂蕩魄的藝術力量,曾被譽為“古今絕唱”。
5、《步出夏門行·觀滄海》魏晉: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淡淡,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裏。
幸甚至哉!歌以詠誌。
《步出夏門行·觀滄海》選自《樂府詩集》,《步出夏門行·觀滄海》是後人加的,原文是《步出夏門行》中的第壹章。這首詩是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北征烏桓得勝回師途中,行軍到海邊,途經碣石山,登山觀海,壹時興起所作。?
這首古體詩是詩人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時,用飽蘸浪漫主義激情的大筆,所勾勒出的大海吞吐日月、包蘊萬千的壯麗景象;描繪了祖國河山的雄偉壯麗,既刻畫了高山大海的壯闊,更表達了詩人以景托誌,胸懷天下的進取精神。
6、《涼州詞二首·其壹》唐代: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葡萄美酒直向夜光玉杯裏傾來,琵琶悠曲助我們痛飲開懷。忽聽得馬上樂已高奏催征,將士們要喝酒的還不趕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