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就問,為什麽出軌要叫戴綠帽?
壹、綠帽子的來源,綠帽子也是從古代演變而來。相傳唐宋時期,有壹個叫李緣銘的文人,他喜歡詩詞歌賦,而且全身心地投入到詩詞歌賦中。有時會去友人家做客賞詩詞,徹夜不歸。由於李緣銘這個人只對詩詞感興趣,他的嬌妻就只能獨守空房,正好隔壁老王喪妻成了鰥夫,兩人看對眼了,女人結果壹來二去就和隔壁老王好上了。
是不是有點像武大郎的情節?李緣銘平時很少在家,對妻子也不是很關註。可是,有壹次就差點兒被李緣銘發現。嚇得隔壁老王趕緊找這女人商量,當然大家放心,她沒有像潘金蓮壹樣毒死武大郎。他們思來想去,想到壹個辦法,當時的文人墨客都喜歡戴帽子。於是,他老婆就買了壹頂綠帽子給自己的丈夫。
當隔壁老王看到李緣銘帶著綠帽子出去,就知道她丈夫要外出很長時間兩個人就可以順利的偷情。當然紙包不住火,最後兩人腌臜事情被發現,李緣銘壹怒休妻。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裏,街裏鄰居知道後,群眾就把偷情出軌叫做"戴綠帽子"。
其實綠色本身代表的是和平希望,可是為什麽自己的戀人出軌的要被說是被綠了呢。其實不僅僅是現代戲謔這壹顏色,在古代綠色其實是壹個非常上不得臺面的顏色。
二、綠色之卑微,中國古代將紅黃藍三色再加上白色和黑色稱之為正色。除這五色之外的顏色被稱之為雜色。壹聽"雜"字,地位就不高了。古代顏色甚至和五行學相掛鉤,發明五德輪回。五德是指五行金、木、水、火、土代表的五種德性。由此延伸出壹系列維護封建統治的手段來,通過顏色來論證自己統治地位。
幾乎所有的朝代都會選擇尊貴五色作為自己朝代的代表色彩。而且為了證明自己朝代的正統的統治地位,會選擇與前壹個朝代相克的顏色作為自己的代表色。比如神農是火德,黃帝是土德,夏代屬木德,商朝壹算金克木,所以,商朝為金德,商朝崇尚白色,由此順序,周朝崇尚紅色,秦朝崇尚黑色。
色彩崇拜在服裝旗幟上展現,漢高祖滅了秦朝之後,覺得秦朝短命不算數,繼續主張崇尚黑色,後來漢武帝認為,漢朝為土德,又開始崇尚黃色。在這之後,顏色也滲透了官僚體制當中,通過官服的顏色來判斷官員品級的高低。在唐朝時期,皇帝穿至尊黃色龍袍,三品以上的官員穿紫色官服,四品五品的穿黑色官服,六品七品的穿綠色官服。
八品九品的穿青色官服。到了宋朝時期,三品以上官員用紫色和紅色,這屬於高官專用色,稱之為"滿朝朱紫貴"。四品官員用藍色,五品官員用緋色,六七品的官員是綠色和青色。明清時期綠色亦是為低賤之色。清朝有綠騎兵,是漢人組成的軍隊,被排斥在八旗之外,身份卑微。由此可見在古人的觀念中綠色是低級的顏色。
北宋時期《廣韻》把綠色稱之為"青黃色",指出綠色是蒼黃之間的顏色,不上不下,顏色不正,是卑微的顏色。《詩經》也記載:"綠兮衣兮,綠衣黃裏。心之憂矣,曷維其已!綠兮衣兮,綠衣黃裳。心之憂矣,曷維其亡!"意思就是說上衣是綠色的,下裳是黃色的,心中覺得很憂慮。古人以黃色為上衣,綠色為下裳。在《詩經》這篇記載把這種順序顛倒。
往大裏說就是顛倒尊卑,顛倒貴賤,上下異位。以此來比喻寵妾滅妻,賤妾僭越。所以才心之憂矣。在古代妾室的地位是很卑微的,無異於家仆,以綠色來代表卑賤的妾,說明綠色的顏色很低。當時在民間綠色和青色。也象征了低賤的行業。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曾經寫道:"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用"青衫"來代表自己的當時身份卑微。在唐代貞元年間,《封氏見聞錄》曾經記載,延陵令李封對當時犯了錯的人不杖責懲罰,但是規定要頭戴綠頭巾,以此來羞辱他,我不打妳,但是我要羞辱妳。由此可見戴綠頭巾已經作為了壹種懲戒方式。戴上綠頭巾,表示妳這是壹個有罪的人。
而且,元朝時期,據《元典章》記載:"今擬娼妓各色分等第著紫皂衫子,帶著冠兒。娼妓之家長並親屬男子裹青巾。"三教九流之中,凡是娼妓家的男子必須戴綠頭巾。由此衍生出了"綠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