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過後是重陽節。
出處:李清照《醉花陰》
原文: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釋意:薄霧彌漫,雲層濃密,日子過得郁悶愁煩,龍腦香在金獸香爐中繚裊。又到了重陽佳節,臥在玉枕紗帳中,半夜的涼氣剛將全身浸透。
在東籬邊飲酒直到黃昏以後,淡淡的黃菊清香溢滿雙袖。此時此地怎麽能不令人傷感呢?風乍起,卷簾而入,簾內的人兒因過度思念身形竟比那黃花還要瘦弱。
應作“瑞腦銷於金獸”解。“瑞腦”即壹種香料,比如現在的“樟腦”;“銷”即“銷毀”、“燒毀”,意為燒香;“金獸”即黃色的獸型香爐。全句的意思:在壹種黃銅鑄造的獸型香爐裏焚燒壹種叫“瑞腦”的香料。
擴展資料上片與秋涼情景,由白天寫到夜晚,愁苦孤獨之情充滿其中。首二句就白晝來寫:“薄霧濃雲愁永晝。”這“薄霧濃雲”不僅布滿整個天宇,更罩滿詞人心頭。“瑞腦消金獸”,寫出了時間的漫長無聊,同時又烘托出環境的淒寂,天氣陰沈,香已燃盡渲染寂寥無聊的環境氛圍,
“佳節又重陽”點明時令,也暗示心緒不好、心事重重的原因。每逢佳節倍思親。佳節時本應該夫妻團圓、***同飲酒賞菊,而如今只有自己,所以,才會“玉枕紗廚,夜半涼初透”的。這種涼,既是身體之涼,更是心裏之淒涼,別有壹番滋味在心頭。
(“玉枕紗廚”這樣壹些具有特征性的事物與詞人特殊的感受中寫出了透人肌膚的秋寒,暗示詞中女主人公的心境。)而貫穿“永晝”與“壹夜”的則是“愁”、“涼”二字。深秋的節候、物態、人情,已宛然在目。這是構成下片“人比黃花瘦”的原因。下片則倒敘黃昏時獨自飲酒的淒若。古人在舊歷九月九日這天,有賞菊飲酒的風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