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齊恒公怎麽讀

齊恒公怎麽讀

齊恒公拼音:qí huán gōng

1、qí,聲母q,韻母i,音調陽平。

2、huán,聲母h,韻母an,音調陽平。

3、gōng,聲母g,韻母ong,音調陰平。

齊桓公是姜太公呂尚的第十二代孫,齊僖公第三子、齊襄公之幼弟,其母為衛國人。在齊僖公長子齊襄公和僖公侄子公孫無知相繼死於齊國內亂後,公子小白與公子糾爭位,成功後即國君位。

齊桓公任管仲為相,推行改革,實行軍政合壹和兵民合壹的制度,使齊國逐漸強盛。齊桓公於前681年在北杏同宋、陳、蔡、邾四國諸侯會見,是為平定宋國的動亂。

後宋國違背盟約,齊桓公便以周天子的名義率幾國諸侯伐宋,迫使宋國求和,此即為“九合諸侯”的第壹次。前679年,各諸侯與齊桓公在鄄(juàn)地盟會,齊桓公從此成為天下諸侯的霸主。此外,齊桓公還滅了譚、遂、鄣等小國。

擴展資料:

齊恒公尊王攘夷的典故

自平王東遷以後,周天子權威大大減弱,諸侯國內的篡權政變和各國之間的兼並戰爭不斷發生。與此同時邊境族群趁機入侵,華夏文明面臨空前的危機。

齊桓公在管仲的輔佐下,經過了內政、經濟、軍事等多方面改革,有了雄厚的物質基礎和軍事實力,適時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幟,以諸侯長的身份,挾天子以伐不服。尊崇周天子,並數次發動幫助諸侯國攘斥夷狄戰爭而大獲贊賞,其事跡被後世稱為尊王攘夷。

百度百科-齊桓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