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生若浮,其死若休。浮生若夢,為歡幾何?”的意思是:
人活著的時候好像隨波逐流的浮萍壹樣,死了又想在閉目養神休息壹樣。人這壹生就好像是壹場夢壹樣,真實擁有的歡樂時光又有多少呢?
其中“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出自唐代詩人李白的詩作《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此句表達了作者對於人生無常世事難料的唏噓。
擴展資料
唐玄宗開元十五年(727年),二十七歲的李白“仗劍去國,辭親遠遊”來到安陸。《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約於開元二十壹年(733年)前後作於安陸。
全文生動地記述了作者和眾兄弟在春夜聚會、飲酒賦詩的情景。作者感嘆天地廣大,光陰易逝,人生短暫,歡樂甚少,而且還以古人“秉燭夜遊”加以佐證,抒發了作者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歡快心情,也顯示了作者俯仰古今的廣闊胸襟。文章寫得瀟灑自然,音調鏗鏘,精彩的駢偶句式使文章更加生色。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