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讀萬卷書,行萬裏路。”結合文章最後壹個自然段和自身經歷,說說行走在名山大川會給人帶來怎樣的影響?

“讀萬卷書,行萬裏路。”結合文章最後壹個自然段和自身經歷,說說行走在名山大川會給人帶來怎樣的影響?

寫作思路: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寫出自己對於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這句話的理解,然後寫出行走名山大川帶來的影響。

正文:

以前的我,喜歡從文章中了解我沒去過的地方,故我壹直對外面的風景不感興趣,媽媽多次勸我出去遊玩,我總是推脫,直到那壹次,我實在無法推脫……

“今年跟我們壹起出去玩嗎?”媽媽像往年壹樣問了我,並告訴我:“這壹次準備去哈濱的長白山。”長白山?我輕笑了壹聲,我記得最近看過的壹篇遊記中有說長白山的風景,不過是“滿地的銀花”、“隨風飛舞的棉花”什麽的,我又打算拒絕,可是媽媽搖搖頭,擺明了壹副“妳必須去”的表情。

我嘆了口氣,自認倒黴:好吧,陪妳們去受次罪。來到長白山腳下,我真實地感受到書上所說的“刺骨的寒冷”真的好冷好冷,冰渣子打在我的臉上,又痛又冰,融化後又很不舒服,原來……書上所描述的感覺感受起來是這樣的啊!

我第壹次對我所支持的產生了懷疑。上到山頂,俯瞰山下,壹片茫茫白雪形成的天然風景圖:左邊雪花隨風飛舞,既有規律,又無規律;如浪花不願消失在大海中壹般,雪花也對依依不舍、念念不忘,看似馬上就要落下地面了,調皮的風精靈卻又把它們送上高高的天空。

群山的中間,我低頭壹看,壹塊明亮的、大大的、圓的寶石鑲在那裏,是天池!是天池呀!全世界慕名前來長白山的遊客中有壹半是為了看天池,但是,能看到她的真實面目的只是極少數。

眼前靜靜沈睡的天池,不如余秋雨先生筆下春天的天池那麽無下;也不如魯迅先生筆下夏天的天池那般純凈;更不如舒婷筆下秋天的天池那樣熾熱。

我眼中的冬天的天池象壹個安然入睡的嬰兒,仿佛壹不小心就會被驚醒,這個貪睡的孩童並沒有失去春夏秋的藍,她的藍並不象成人那們凸顯,而只能在周遭白雪時才看得出來,藍得讓人心安,這就是我的天池,不是別人寫出的,是我感受到的天池!

許久,我不舍地將目光從天池上移開,轉向右邊,天哪!霧淞?我竟然第壹次來就看到了霧凇!有許多旅遊的人來了好多次都未曾壹睹!

這不是因為它稀少,而是它產生的環境很難得,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說:必要天時地利人和。雪漸漸大了起來,大到將眼前的壹切都擋住,我聽到有人在說天公不作美。

怎麽會?我第壹次知道大雪可以像霧,將壹切浸入牛奶之中,周圍都靜了下來,我第壹次知道陷入白和陷入黑這麽相似,盡管我更喜歡前者。這場大雪為長白山之行拉上帷幕,可是我似乎懂得了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