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 旅遊 我還是喜歡帶7O壹2OO鏡頭,即方便又實用,近拍特寫遠拍景成功率遠遠大於其它的鏡頭。沒有這支鏡頭下面的畫面是拍不到的。
很高興回答妳的問題。
這個問題壹直困擾著出門 旅遊 的人,帶多了鏡頭,負擔太重,帶少了鏡頭又不夠用。
我的建議是:
如果妳是專業攝影人士,那妳需要帶上大三元或者小三元,以保證作品的畫質。
如果妳是以 旅遊 中想拍些畫質較好的照片,24壹70可以基本夠用,人文和風景都能對付。
如果妳是以 旅遊 為主,又不想負擔太重,帶壹個28壹300的鏡頭,也可壹鏡走天下,還可以帶上壹個小定焦35或85鏡頭,可以確保畫質。
去 旅遊 ,就攝影來講,無非就是風景、人像和人文。
風景和人文甚至到了某壹個有特色的地方來點街拍,壹個小廣角鏡頭就要以解決了,人像的話,焦距可以長壹些,所以,如果只帶壹只鏡頭,24-70就差不多了,廣角端拍風景、人文,長焦段拍人像。
不管是長焦端還是廣角端,如果用的是半幅機身,24-70的焦距是需要乘以壹個系數的(尼康1.5,佳能1.6),這個時候,廣角端的24可能就不是太廣,視野會變小,但風景就是風景,不需要抓拍,完全可以做接片。
其實 旅遊 中用廣角拍人像也是不錯的,只要別讓人站在太靠邊的時候。需要說明的是,既然是 旅遊 ,人像跟平時的那種人像是有區別的,不是那種小景深、完全以人物為主的人像, 旅遊 人像我覺得還是應以風景為主,人物應作為陪體,當然,任何人都有不同意見,歡迎討論。
廣角端可以拍類似上圖這樣的人文片。
長焦端就可以拍壹些環境人物類照片。
所以,沒有特殊要求的話,壹只24-70就差不多了,或者是壹只從廣角到長焦變焦鏡頭就可以。
純屬個人想法,歡迎討論。
我是南方之面,歡迎關註。
我壹般就是兩個,壹個廣角,壹個28-300長焦
去 旅遊 第壹原則是輕便和方便 ,如果不是專門去拍攝采風,不建議帶太多鏡頭:
因為題主沒說機器型號,不好做具體推薦。個人比較熟悉尼康,以便攜性相對突出的半幅單反為例說明壹下吧,拋磚引玉, 題主結合本人機器品牌和規格自行參照:
壹、壹鏡配置:18-140
焦段廣、素質尚可,相對輕便,壹般 旅遊 各種題材都可以拍到 。
二、雙鏡配置:適馬17-50+尼康55-300
如果對畫質有進壹步要求,可以考慮適馬17-50,綜合畫質強過騰龍a16:
旅遊 可以1750掛機,中長焦可以使用尼康55-300做補充,如果去草原等地 旅遊 ,強烈建議配個長焦頭,會有需求:
以我的經驗,現在出門只帶壹個機身,壹個80-200mm的長焦鏡頭,壹個16-35mm的廣角鏡頭,壹個35mm定焦。另外還有壹個無人機。
在去年之前,我還背著兩個機身,分別配兩套鏡頭,再加上三腳架、電腦、充電器什麽的,壹個背包少說也有十幾斤重,背著這些玩具爬山過河的,壹天下來,倒床上就會睡著。
除非拍攝人文紀實類的題材,有些場景必須去抓拍才可以完成,這時候需要兩個機身外,我現在有時候已經“懶”到只帶壹個長焦鏡頭、壹個定焦鏡頭,外加壹個無人機和壹部手機。
您也看岀來了,長焦鏡頭已然是我的標配。 原因很簡單,它在旅行攝影中的方便性,無可替代。 不管是拍攝風光,還是抓拍人文,長焦鏡頭都是 可以擔當重任的。
鑲黃旗的早晨。(80-200mm)
對旅行來說,長焦鏡頭是不可或缺的,用來拍攝風光,是再好不過的鏡頭。 有時,妳擰到200mm焦段,也不過剛好可以完成整座雪山的構圖。遇到 人很多的地方,很難靠近被拍攝對象,這時長焦鏡頭就是最好的抓拍利器。
而廣角鏡頭,其實壹天使用頻率也不過壹兩次。用得最多的還是長焦段。
有時,我會把手機當作廣角鏡頭使用。利手機的全景拍攝功能,出來的圖片視角會比廣角鏡頭更加寬廣。
此外,無人機也可以擔當大視角的拍攝重任。
手工制作馬頭琴的工匠(35mm)
35mm定焦也是我每次出門必須帶的壹支鏡頭。我的很多人文題材的圖片都是使用這只鏡頭完成的。
很多朋友問,出去旅行帶什麽鏡頭,如果您只有壹個相機,那麽長焦鏡頭是必備品。如果您有兩臺以上的相機,壹臺相機掛長焦鏡頭,另外壹只掛個廣角或定焦,就大部分時間不用考慮換鏡頭了。
如果您是準備上高原,還是輕裝上陣吧。壹部相機,壹只長焦鏡頭,壹個手機,足矣!
您好,這個問題是困擾很多人的壹個事情。我自己經常 旅遊 拍攝,自己也嘗試過不同的鏡頭組合,有壹些經驗,我來為您解答壹下。
壹. 壹機壹鏡
可以只帶壹支鏡頭,那麽這支鏡頭可以是24-105這樣的鏡頭,也可以是壹鏡走天下那樣的18-200這樣的鏡頭。這樣會非常省事,免去更換鏡頭的煩擾。
二. 壹機兩或三鏡
這個組合是我 個人比較推薦 的,因為上面那個組合有點不太容易出片,而第三種我要說的組合又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做得到,所以這個組合是我覺得最好的。
兩鏡:16-35或者11-24+70-200或者100-400。 這樣的搭配能夠拍攝氣勢恢宏的大景風光,也能夠拍攝壹些特寫、遠景,或者是小景風光,人文。
三鏡: 就是在上面的基礎上,再加壹支大光圈鏡頭,比如 50定焦 ,能夠兼顧小景、人像這些。
三. 兩機兩或三鏡
在第二的基礎上再加壹個機身,這樣可以大大減少換鏡頭的時間,能夠快速切換拍到心儀照片。
但是這樣的組合會增大重量,壹般出行不建議搭配。
以上就是自己的壹點經驗,希望對您有幫助~
很多朋友都問我外出旅行的時候,如何帶器材。今天在這裏和大家說說我的經驗。
我給大家三個旅行裝備方案以供參考,請按需選擇:
1.只是拍個到此壹遊照:手機;
2.想拍點效果更好的 旅遊 紀念照:高性能卡片相機;
3.對照片質量和效果有比較高的要求:小三元廣角鏡頭 + 旅行鏡頭 或 小三元廣角鏡頭 +50mm定焦 + 小三元長焦
4.對照片質量和效果有商業需求:大三元廣角鏡頭 +50定焦 + 小三元長焦 或 全套大三元都帶上吧。
要我個人而言,旅行中的圖片,除了要提供給旅行和攝影雜誌之外,還要滿足高端圖片庫的需求。所以,像素、畫質和便攜性,都是我要考慮的。
目前我在旅行中使用的是尼康D850,16-35 F4, 70-200F4,50MM F1.4鏡頭。隨身再攜帶壹個小機器富士的X-T2,配23MM F1.4鏡頭。
D850畫質和像素,是目前單反裏面最好的,二只F4的鏡頭,都支持高像素,光學質量好,體積和重量適中。50MM 大光圈拍攝人文和小清新。三只鏡頭焦段合理,搭配完整。
至於富士小微單,更是人文和風光通吃,而且個頭小,街拍更輕松,隨身攜帶的利器。
我壹直建議大家輕輕松松旅行,簡簡單單攝影。攝影器材的輕量化是發展方向,目前微單的畫質和像素,完全可以滿足大多數人的需要。針對普通旅行攝影愛好者,我建議壹臺微單相機,幾只小巧的鏡頭足以。不要讓沈重的攝影包成為妳旅行攝影的負擔。
本人出去 旅遊 。壹般只帶35mm鏡頭壹個。
外出 旅遊 ,不能讓器材成為負擔。如果妳的鏡頭帶的少了,妳更會專註的用好手裏的鏡頭,把他最佳性能發揮出來。
說實話,也可以帶壹個長焦鏡頭。長焦鏡頭可以捕捉景物的細節。我看有些朋友外出拿的鏡頭非常多,而真正使用的就那壹兩款。輕裝上陣才是 旅遊 攝影的最佳選擇。
有些朋友會問,可以帶變焦鏡頭嗎?當然可以,最實用的要說24-70。這個鏡頭外出 旅遊 最實用。可以應付多種場合的拍攝。(我為什麽外出 旅遊 不帶這個鏡頭呢?因為我沒有這個鏡頭,呵呵)
匯總:如果有24-70,那就帶它,如果體力允許,可以帶個長焦,如果沒有,帶上35或50定焦,依然可以拍好片!
我就是劍舞影像,歡迎關註,我們壹同交流攝影!純 旅遊 就帶2470或微單em10 1240,方便攜帶。其他放在車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