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二·九運動又稱為壹二·九抗日救亡運動。
1935年12月9日,北平(北京)大中學生數千人舉行了抗日救國示威遊行,反對華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國主義,要求保全中國領土的完整,掀起全國抗日救國新高潮。
12月12日,北平學生舉行第5次示威遊行,高呼"援助綏遠抗戰"、" 各黨派聯合起來"等口號。這是中國***產黨領導的壹次大規模學生愛國運動。
壹二九運動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國***產黨領導的壹次大規模學生愛國運動。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占領中國東北後,接著向華北發動了新的侵略。
1935年5月,日寇向國民黨政府提出了對華北統治權的無理要求,並以武力相要挾。國民黨政府對日寇完全屈服,與日簽定了喪權辱國的《何梅協定》,使中國在河北、察哈爾的主權大部喪失。10月,日寇策動“華北五省自治運動”。
11月25日,日寇指使漢*成立"冀東防***自治政府",冀東20多個縣的國土便脫離了中國的統轄。國民黨政府繼續堅持不抵抗政策,竟準備成立“冀察政務委員會”以適應日寇“華北政權特殊化”的要求。
在嚴重的民族危機面前,中國***產黨於8月1日發表宣言,號召全國人民團結起來,停止內戰,壹致抗日。12月9日,北平學生6000余人在中國***產黨領導下舉行示威遊行,高呼“停止內戰,壹致抗日”、“打倒日本帝國主義”等口號。
反動軍警進行鎮壓,許多學生被捕或受傷。第二天北平各校學生宣布總罷課以示抗議。
16日是冀察政務委員會準備成立的日子,學生和市民2萬多人在天橋和前門火車站廣場分別召開市民大會,通過了反對冀察政務委員會、反對華北任何傀儡組織、停止內戰,壹致對外、收復東北失地、爭取抗日和愛國自由等決議案。
會後舉行示威遊行。反動軍警再次鎮壓,學生30多人被捕,400多人受傷。北平學生的愛國行動沈重打擊了日寇的囂張氣焰和國民黨政府的賣國主義,迫使“冀察政務委員會”不得不延期成立。
杭州、廣州、南京、天津、上海、武漢、長沙等地學生相繼舉行示威遊行,各地愛國人士紛紛成立各界救國會,要求國民黨政府停止內戰,實現抗日,形成全國人民愛國民主運動的新高潮,推動了抗日民族統壹戰線的建立。壹二九運動成了推動中國人民抗日救亡運動走向高漲的起點。
擴展資料:
壹二九事件成果
大會通過了反對冀察政務委員會,反對華北任何傀儡組織,要求停止內戰、壹致對外,收復東北失地,爭取抗日和愛國自由等8個決議案。會後,遊行隊伍奔向冀察政務委員會預定成立的地點——東交民巷口的外交大樓舉行總示威。隊伍走到前門,遭到大批警察和保安隊的攔截。
經學生代表反復交涉,軍警才讓遊行隊伍分批分別由前門和宣武門進入內城。在宣武門,愛國學生遭到上千名軍警的血腥鎮壓,有二三十人被捕,近400人受傷。北平學生的抗日救國示威遊行,沈重地打擊了國民黨政府的賣國活動,迫使冀察政務委員會不得不延期成立。
壹二九運動得到全國人民的支持和響應。天津、上海、南京、武漢、廣州、杭州、西安、開封、濟南、太原、長沙、桂林、重慶等城市的愛國學生舉行請願集會、示威遊行,或發表宣言、通電,聲援北平學生的愛國行動。
陜甘蘇區學生聯合會也發出響應的通電,蘇區各界民眾集會聲援全國各地學生的抗日救國運動。12月18日,中華全國總工會發表《為援助北平學生救國運動告工友書》,號召全國各業、各廠的男女工友起來召集群眾會議,發表宣言和通電,抗議漢奸賣國賊出賣華北與屠殺、逮捕愛國學生。
12月21日,上海市總工會通電聲援北平學生,呼籲全國同胞壹致興起,集合民族整個的力量,反對任何偽組織之存在,以維護主權而保國土。廣州鐵路工人、上海郵務、鐵路工人舉行集會,發通電,要求對日宣戰。
魯迅、宋慶齡等愛國知名人士贊揚愛國學生的英勇奮鬥精神,捐款支持學生抗日救國運動。海外華僑也以各種方式支援愛國學生。壹二九運動廣泛地宣傳了中國***產黨與國民黨停止內戰、壹致對外的抗日主張,掀起了全國抗日救國運動的新高潮。
百度百科—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