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中國馬的郵票有哪些

中國馬的郵票有哪些

有《庚午年》(特種郵票)、《壬午年》(特種郵票)、《甲午年》(特種郵票)、《天馬》(工藝品)、《天馬》(工藝品)、《馬踏飛燕》個性化郵票。

1、《庚午年》

發行時間: 1990年1月5日

《庚午年》特種郵票采用了中國傳統的剪紙和皮影畫手法。票面采用綠底色,使紅鬃黑馬顯得鮮明而又充滿生機。

設計者采用了中國傳統的民間剪紙和皮影畫的手法,綠底色上的黑色馬身、火紅的馬鬃、雪白的三蹄、飾紅荷花圖案的鞍韉、鮮紅的轡頭以及脖子上帶穗的鈴鐺等十分醒目,更顯得色彩繽紛。整個畫面表現出辭舊迎新的喜慶的氣氛。

2、《壬午年》

發行日期:2002年1月5日

《壬午年》特種郵票也體現了中國民間藝術的特色。2002年中國郵政賀年(有獎)明信片於2002年2月27日公布中獎號碼,《壬午年》特種郵票的版式二為三等獎,不出售。

3、《甲午年》

發行日期:2014年1月5日

《甲午年》特種郵票的設計則參考了中國古代馬雕塑,特別是唐三彩馬的特征。同時發行《甲午年》郵票版式三(整張枚數:4枚;整張規格:120×130毫米),用於贈送給預訂2014全年紀特郵票的預訂戶。

5、《天馬》(工藝品)

發行日期:2013年5月19日

天馬昂首揚尾,四蹄騰空,尾巴末梢還打了壹個結。馬的壹只後足踏在壹只龍雀的背上。據說,龍雀是傳說中的神鳥,也叫飛廉。龍雀是風神,飛行的速度特別快,而這匹馬卻踏著它,賽過了它。

6、《馬踏飛燕》個性化郵票整版

發行日期:2013年5月19日

郵票主票圖案為中國旅遊的標誌馬踏飛燕--銅奔馬的側影,同時發行的附票圖案為“中國旅遊日”的標誌和宣傳口號。這是馬踏飛燕第五次入郵。?

1973年11月20日發行的《文化大革命期間出土文物》編號郵票,其中第六枚圖案“銅奔馬”,圖案為淺棕色襯底上的馬踏飛燕側面造型。這是馬踏飛燕首次進入我國郵票。

1992年4月17日發行的《'92中國友好觀光年》紀念郵資明信片,全套1枚。郵資圖是圓形的中國旅遊標誌中間長城上方為馬踏飛燕的剪影;片圖為著名的“泥人張”第四代傳人、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副教授張昌先生創作的水粉畫“92中國友好觀光年”吉祥物“阿福”。

1996年,聯合國發行了壹枚“馬踏飛燕(銅奔馬)”郵票,圖案為淺棕色襯底上的灰白色的馬踏飛燕側影。

1997年1月1日發行的《中國旅遊年》紀念郵票,全套1枚。圖案為長城上空騰飛的馬踏飛燕側面剪影。

1983年10月,“馬踏飛燕”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為中國旅遊標誌。把天馬行空、快速騰飛的“馬踏飛燕”造型作為自己的標誌,象征改革開放後前程似錦的中國旅遊業如神馬騰飛,預示旅遊業燦爛輝煌的美好明天。

2002年1月10日發行的《馬踏飛燕》普通郵資明信片,全套1枚。郵資圖為馬踏飛燕的側影。

2012年8月1日發行的《絲綢之路》特種郵票,其中第三枚“大漠雄關”,圖案中的近景配圖為“馬踏飛燕”。

7、《奔馬》

發行日期:1978年5月5日

中國珍郵—奔馬為紀念奔馬郵票發行35周年,永恒紀念徐悲鴻大師悲鴻人生及藝術成就,重溫經典郵票的文化魅力,經徐悲鴻紀念館獨家授權,廖靜文女士題字,徐悲鴻長孫徐小陽先生作序。

中國第壹代郵票設計大師劉碩仁大師設計並題名,由國家權威機構中國郵政和中鈔長城聯合出品,中國珍郵系列之扛鼎之作——《奔馬》純金/純銀珍藏版面世,含貴金屬郵票金銀磚和紀念珍藏冊。

擴展資料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十二生肖,即: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十二生肖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十二地支呈現壹壹對應關系,分別為:子鼠、醜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關於十二生肖的記載,現有文獻資料中,以《詩經》為最早。《詩經·小雅·吉日》裏有 :“吉日庚午,即差我馬”八個字,意思是庚午吉日時辰好,是躍馬出獵的好日子,這是將午與馬相對應的例子。

在中國,主要包括每到馬年發行的生肖紀念郵票。在外國,也有以馬為題材的郵票。近年來,部分外國郵政也開始發行生肖馬的紀念郵票。

1950年2月1日,日本發行了賀年郵票壹套,這是世界發行的第壹套生肖郵票。中國的十二生肖早在壹千多年以前就流傳到日本,已融入日本的主體文化之中,日本至今仍有同中國完全相同的十二生肖民俗傳統;

隨著宋明清三代下南洋,十二生肖又傳播到了東南亞各國;鴉片戰爭後,中國結束閉關鎖國,十二生肖也隨之傳播到世界各地。外國發行的生肖郵票上,壹般都印有中文或英文或中、英文“馬年”、“狗年”等文字,主題都很明確,壹眼就可以看出。

2014年1月7日,澳大利亞郵局推出了中國農歷新年馬年設計的郵票,此套郵票***2枚,壹枚面值1.8澳元,相當於人民幣9.7元,上面印有中文“馬”字,壹枚面值60澳分,約合人民幣3.2元,上面印有藝術設計的馬。

2014年1月為了迎接中國農歷馬年,列支敦士登公國再次發行了生肖郵票,面值1.90瑞士法郎,由史蒂芬·厄恩設計。郵票選用紅色,因為紅色是中國象征好運的色彩。

設計者采用了金銀絲剪影的馬圖形象,並在工藝上采用體現當前工藝水平的激光技術,使得票圖呈縷空狀,宛若中國傳統春節常見的剪紙窗花。為了更加實用和方便,郵票采用了不幹膠的自粘形式,4枚郵票組成壹個小全張,小全張為異型剪紙馬圖。

百度百科-馬郵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