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高中語文語言文字運用答題技巧

高中語文語言文字運用答題技巧

 語文語言文字運用考查內容以 成語 為主,兼考實詞和虛詞。考查成語主要是辨析成語運用正誤,考查實詞或虛詞則主要考查對近義實詞或虛詞的辨析。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高中語文語言文字運用答題技巧,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1高中語文語言文字運用答題技巧

 壹、修辭格與體會 文章 表達。

 1、讀出佳句在文章中的位置及地位。

 2、公式:

 ①比喻:……采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地描寫了……,表現了作者對……的感情,形象生動。

 ②擬人:……采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將……賦與人的情感與性格來寫,表現了作者對……的感情,十分形象,生動(或栩栩如生,逼真)。

 ③誇張:……采用了誇張的修辭手法,描寫了……,表達了作者……的情感,聯想奇特,富於形象感。

 ④反問:……采用了反問的修辭手法,用反問的句式把作者……的感情表達出來,語氣更強烈,表達的思想也更強烈。

 ⑤排比:……采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描寫了……的情景,集中地表達了作者……的感情,節奏明快,增強了語言的氣勢。

 ⑥對偶:……采用了對偶的修辭手法,描寫了……,抒發了作者對……的感情,節奏明快,富於音樂美。

 二、插敘的作用。

 1、讀出插敘的語段的位置及和全文的聯系。

 2、公式:……采用了插敘的寫法,既對文章……的內容加以補充,又突出了文章的……的主題(或豐富了主人公……的性格)。

 三、歸納文章的中心。

 公式:

 ①寫人為主:記敘了……贊揚了……表達了……

 ②記事為主:記敘了……(批評了)歌頌了……表現了……

 ③寫景狀物:采用了……手法,借助……描寫,贊揚了……抒發了……

 ④遊記:描寫了……表達了……感情

 ⑤ 議論文 :文章論述了……闡明了……

 2高中語文語言文字運用答題的技巧

 壹、詞語(包括熟語)考查的命題規律

 (1)考查內容以成語為主,兼考實詞和虛詞。考查成語主要是辨析成語運用正誤,考查實詞或虛詞則主要考查對近義實詞或虛詞的辨析。

 (2)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這壹考點的常見題型主要是選擇題(包括正誤判斷題、填充辨析題),但近年來出現了壹些新的題型。如2008年天津卷所選填的詞語包括古詩句、雙音節詞和成語,2009年浙江卷要求考生用括號裏的成語去替代語句中的熟語,2010年廣東卷把四個成語放在—個語段中進行考查,突出了活的語言環境。

 二、辨析並修改病句考查的命題規律

 (1)辨析並修改病句是高考語文考查的 熱點 之壹,每年必考。從近幾年的考查情況來看,高考側重於考查辨析病句,偶爾出現修改病句題。

 (2)考查的病句類型主要有兩大類:壹類是結構類病句,它包括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贅余、結構混亂;另壹類是語意類病句,它包括表意不明和不合邏輯,主要考查指代不明、歧義句。

 (3)辨析並修改病句的命題材料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和濃郁的生活氣息,壹般都是選自新報刊上的語段。

3高中語文語言文字運用答題 方法

 “語言表達運用”是整個高考試卷中時代感最強、變化最繁妙、樣式最靈轉的壹片風景,做這類題,讀題要細心,對所用的語言材料要逐字認真看,忌壹目十行。尤其是對選對與選錯的題幹要求,壹定要把握正確,不能大意。

 成語使用的主要考慮角度:

 切忌望詞生義、註意成語的感情色彩、註意成語的使用範圍、註意使用時的重復等。有些成語從意義上看似乎符合句意,沒有錯誤,但從邏輯事理的角度推敲則存在問題,主要表現為前後矛盾。四個選項權衡比較,選出認為最符合要求的。壹般是選擇正確的壹項,但也得註意是不是選擇不正確的壹項。

 語病部分要掌握合理的判斷順序:

 ① 句子 成分分析法。可以找出搭配不當、結構混亂、成分殘缺贅余、語序不當等錯誤;

 ② 邏輯思維 判斷法。可以找出不合邏輯、表意不明等錯誤。

 語言表達與運用部分要註意仿句。仿句是壹種綜合能力的考查。它不僅涉及到語言連貫、簡明、得體,句式和修辭三個方面的內容,而且涉及到學生的模仿、創造能力。①話題要統壹,②句式要統壹,③修辭要統壹,④色調要統壹。語意連貫題則要註意排除法的運用,上下文之間的連接是解題的關鍵。

 其實,這類題型有明顯的規律可循,盡管考點較為零碎,但只要抓住特征就能有效應對。

4高中語文語言文字運用答題的方法

 壹、整散句互換

 1.整散句互換多為散句變整句,既是對句式變換的考查,又是對排比、對偶修辭手法的考查。

 2.整句與散句互換的思考點主要是重復性用詞。整句改為散句時將整句中重復使用的提示詞去掉,使相關內容變為細小成分。要使散句變成整句,就要使句子的結構相同或相似。能夠體現結構相同或相似的句子最常見的是排比句和對偶句。做題時可對句子進行分析綜合,找出其相似點,從而劃類歸壹,變成對偶句或排比句。整句變散句的要求則與散句變整句的要求相反。

 二、填充詞語或句子

 填充句子:註意語境的特點,壹定要結合上下文和所給材料寫句子。

 填充詞語:註意句子之間的語意關系,積累常見關聯詞語:

 ①並列關系:既……又……,又……又……,有時……有時……,同樣,另外,而是,不是……而是……,是……不是……

 ②順承關系:前後分句按時間、空間或邏輯事理上的順序,說出連續的動作或相關的情況,分句之間有先後相承的關系。首先……然後,剛……就……,便,才,於是,後來,終於

 ③選擇關系:分句間是選擇關系。常用的關聯詞語有:或者……或者……,是……還是……,不是……就是……,與其……不如……,寧可……也不……

 ④解說關系:分句間有解釋或說明、總分的關系。解說關系不用關聯詞語表示。

 ⑤遞進關系:後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更進壹層,壹般由輕到重,由小到大,由淺入深,由易到難。遞進關系必須用關聯詞語。常用的關聯詞語有:不但……而且……,不但……反而……,尚且……何況……,況且,反而

 ⑥轉折關系:前後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對。常用的關聯詞語有:雖然……但是……,可是,只是。

 ⑦條件關系:偏句提出條件,正句表示在滿足條件的情況下所產生的結果。常用的關聯詞語有:只要……就……,只有……才……,……否則,無論……都……

 ⑧假設關系:偏句提出假設,正句表示假設實現後所產生的結果。常用的關聯詞語有:如果……那麽……,即使……也……

 ⑨因果關系:偏句說出原因,正句表示結果。常用的關聯詞語有:因為……所以……,既然……那麽……,因此,以致

 ⑩目的關系:偏句表示行為,正句表示行為的目的。關聯詞語都單用。常用的關聯詞語有:以,以便,為的是,以免,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