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霧天是如何形成的?

霧天是如何形成的?

當空氣容納的水汽達到最大限度時,就達到了飽和.而氣溫愈高,空氣中所能容納的水汽也愈多.1立方米的空氣,氣溫在4℃時,最多能容納的水汽量是6.36克;而氣溫是20℃時,1立方米的空氣中最多可以含水汽量是17.30克.如果空氣中所含的水汽多於壹定溫度條件下的飽和水汽量,多余的水汽就會凝結出來,當足夠多的水分子與空氣中微小的灰塵顆粒結合在壹起,同時水分子本身也會相互粘結,就變成小水滴或冰晶.空氣中的水汽超過飽和量,凝結成水滴,這主要是氣溫降低造成的.這也是為什麽秋冬早晨多霧的原因.  如果地面熱量散失,溫度下降,空氣又相當潮濕,那麽當它冷卻到壹定的程度時,空氣中壹部分的水汽就會凝結出來,變成很多小水滴,懸浮在近地面的空氣層裏,就形成了霧.它和雲都是由於溫度下降而造成的,霧實際上也可以說是靠近地面的雲.  白天溫度比較高,空氣中可容納較多的水汽.但是到了夜間,溫度下降了,空氣中能容納的水汽的能力減少了,因此,壹部分水汽會凝結成為霧.特別在秋冬季節,由於夜長,而且出現無雲風小的機會較多,地面散熱較夏天更迅速,以致使地面溫度急劇下降,這樣就使得近地面空氣中的水汽,容易在後半夜到早晨達到飽和而凝結成小水珠,形成霧.秋冬的清晨氣溫最低,便是霧最濃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