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面試官的技巧和註意事項

面試官的技巧和註意事項

面試官的技巧和註意事項

 面試官從應聘者處得到的信息可以分為三類:

 工作背景/教育背景/資歷/技能應聘者廣泛的、壹般的背景。了解這壹類信息可以直接從求職者的簡歷中獲取。

 具體的經驗應聘者在過去的工作中或相關歷史中做過的具體事情。關於應聘者資歷的了解應該是面試過程中的要點。

 興趣/動機應聘者想從工作、組織和工作地點中得到什麽。在面試的過程中,面試官應記錄下這些信息並要求應聘者用實例壹壹說明。

 接下來妳的任務是回顧從招聘表、簡歷、電話考察等來源得到的關於應聘者的信息。在這壹步,面試官可以記下應聘者過去的工作和經驗中妳不清楚的部分,或者使妳想進壹步了解的部分。比如說求職者工作經歷中的斷層部分。然後根據這些背景信息整理出面試指導。面試指導包括面試實際實施的具體流程以及面試問題的安排。 面試官在背景回顧方面應盡量不要浪費時間。可以集中精力與應聘者的教育和工作史中近期的、顯著的以及與目標工作類似的方面。不要問應聘者年代久遠的問題。當應聘者談到他以前工作中令他滿意和不滿意的地方時,註意那些有助於評估其工作合適度、組織合適度以及地點合適度的信息。不要把斷層和工作變換想當然地視為不太好的,要找出原因才能判斷。只用必要的主要背景回顧結果。假如某位應聘者在同壹職位上呆了10年,那麽他更早期的信息的使用價值很小。

 為了得到壹個正面的印象,面試官需要安排好壹個專業的面試,並可以增強應聘者的自尊。這些安排包括消除潛在的幹擾,比如電話、傳呼以及突然闖入的其它人。因此盡可能的把面試安排在專用的面試地點,如安靜的辦公室或者是會議室裏。

 二、面試官應了解的面試流程

 1、握手、自我介紹

 這是面試的第壹步,也是大多數面試官往往忽視的壹個細節。作為面試官,首先伸出手來主動與應聘者握手,會讓對方感到幾分親切,也會消除壹些應聘者的緊張心理。

 接下來就是雙方落坐,給求職者斟茶倒水,面試官進行自我介紹。面試官的開場白壹般不要超過兩分鐘。開場白壹般包括以下內容:

 歡迎應聘者,告訴他妳的名字和職位,為接下來的面試打下積極的基調:明確表示妳歡迎應聘者來應聘本單位的某項職位。贊揚應聘者的經驗和成就,表示妳壹直想進壹步了解他。感謝應聘者安排時間來面試。

 解釋面試的目的,告訴應聘者:面試是雙方深入了解的機會。有助妳進壹步了解應聘者的背景和經驗。有助於應聘者了解應聘的職位和組織。

 描述面試計劃,告訴應聘者妳將:回顧應聘者的工作和經驗,然後問他在過去的工作/經驗中做過的事情的實例,以及他是如何做到這壹點的。

 提供有關信息,並回答應聘者提出的有關職位和組織的問題。可以簡單介紹壹下公司概況、職位要求以及公司的基本工作規範。

 在面試過程中做紀錄。妳可以向應聘者解釋紀錄只是為了幫助妳以後能記住面試的細節。

 簡要描述工作說明。把話題轉到主要背景了解部分,告訴應聘者妳將開始回顧了解他的背景情況,要告訴他在了解他的.背景概貌後,妳將主要會問他更詳細的信息。這將使應聘者大致明白妳想要的信息的詳細程度。

 2、面試提問

 而後轉入面試正題。對於簡歷表上的疑點,事先要列出面試問題。對此,面試前面試官壹定要認真細致地閱讀求職表,努力找出求職者的疑點。提問疑點的目的就是設法搞清事實真相。壹般來說,疑點有以下幾條:工作時間是否存在空白段,為什麽頻繁跳槽,離職的真正原因,最近獲得哪些新技能等。

 對於職位要求的提問,是面試的重點。

 事先,面試官要根據每壹項職位要求列出對應的問題,問題不必太多,

 2、3個即可。 這樣,多項職位要求的問題累計起來可以達到10個左右。耗時也不要太長,大約15-20分鐘。 對於職位要求的提問,要滿足STAR原則,即每個問題都要涵蓋情形(SITUATION)、任務(TASK)、行動(ACTION)和結果(RESULT)。

 例如,我們首先要了解應聘者是在壹個什麽樣的情形(SITUATION)之下取得銷售業績的。接著,我們要了解應聘者為了完成工作,上司賦予了哪些工作任務(TASK)。接下來,我們要了解應聘者為了完成這些任務采取了哪些行動(ACTION)。最後,我們才來關註結果(RESULT)。

 3、結束面試

 當妳覺得應該結束本次面試的時候,妳可以這樣告知應聘者:?您還有什麽問題要問嗎。詢問應聘者壹些緩沖問題,如?給妳兩分鐘,請妳仔細考慮,妳還有什麽優點我們沒有談到等,利用緩沖問題時間,回顧記錄。

 最後告知應聘者招聘的以下步驟,並且感謝應聘者。

 三、面試官應知道的面試技巧

 1、行為面試法 行為事件面試(Behavioural Event Interview,簡稱BEI)是基於行為的連貫性原理發展起來的。其假設前提是,壹個人過去的行為能預示他未來的行為。正如壹個經常遲到的人,下次開會還會遲到壹樣。面試考官提出的問題應該讓應聘者用其言行實例來回答,通過了解他過去經歷中的壹些關鍵細節,來判斷其能力,而不要輕信他自己的評價。

 行為面試法的另壹個假設前提是:說和做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與應聘者自稱?通常在做能夠做?的事情相比,其過去實際的所作所為更為重要。面試官要了解應聘者過去的實際表現,而不是取得未來表現的承諾。如果應聘者說:?我總是積極主動地從事各種工作。?這句話說明應聘者確實做了些什麽嗎?什麽也說明不了除非應聘者能舉出某個工作的具體例子,詳細地說明他所擔負的責任,妳才會明白這壹回答是什麽意思。

 面試考官首先要了解與行為有關的回答是什麽樣的。它是指應聘者描述自己在具體情景下的言行,包括背景情況,應聘者采取的行動以及結果等。在應聘者回答的時候,要註意那些與行為無關的回答。與行為無關的回答指理論性的、含糊的,或僅僅是某種觀點。如面試問題是:請告訴我壹件最近妳在工作中與他人***同解決問題的事。與行為無關的回答壹般是這樣的:?這樣的事情是很多的,我基本上都是和同事壹起完成工作的。我這個人不會和同事發生爭執,基本上都是大家壹起做,也沒有什麽矛盾。有時我們也會加班,大家在壹起是比較愉快的?非行為事件的描述中,會出現較多內容空泛、含糊不清、指代不準的詞語:應該、我會、我想、可能、經常、有時、我們、每個人、大家 當遇到這樣的詞語時,面試人員要進行引導,比如追問:?這件事發生在什麽情況下?與妳壹起工作的是什麽人(進壹步了解其合作的動機)?妳當時承擔什麽職責?妳們采取什麽方式工作?在這壹過程中妳們對問題的看法有沒有不同(深層次的了解)?任務完成後,妳的合作者如何評價妳

 具體來講,行為面試法有幾個技巧需要註意:

 ●引導應聘人員按事件發生的時間順序來報告。壹旦發現應聘人員的報告中有跳躍,就提出問題請其詳細介紹。 因為這些時間上的?空白點?往往是應聘者最不想為人所知的?軟肋?,壹般都是比較失敗或潦倒的經歷。

 ●盡量使用簡單的問話引導應聘人員講出事件的細節,而且要讓應聘人員講過去而非現在的看法或行為。

 ●如果應聘人員在敘述中提及?我們?,壹定要問清楚?我們?是指誰,目的在於了解應聘人員在當時做了什麽,甚至可以追問應聘人員行為背後的想法。如:?您是如何作出那個決定的或?您當時是怎麽想的 ●如果應聘人員在面談中變得很情緒化,就要暫時停止發問直到他平靜下來。比如有些應聘者的職業經歷很坎坷,在回憶過去的經歷時,有可能會流淚。

 ●不要過多地重復應聘人員的話,壹是得不到新的信息,二是很可能被應聘人員理解為壹種引導性的提問。

 ●行為面試中所提的問題,都是從工作分析中得到的,也就是說,招聘方應當有的放矢地向應聘者提問。

 2、情景模擬

 針對註重實戰的壹些崗位,面試官可以選擇情景模擬這種面試方法。

 情景模擬可以使我們直觀地看到應聘者在將來要面對的環境中的表現。作為面試過程中的壹個部分,情景模擬可以在以下情況下提供行為類信息:有的素質僅靠壹般面試無法準確評估。有的關鍵素質需要更多的信息。應聘者缺乏工作經驗。應聘者從另外的職業剛剛轉來。

 3、對動機素質進行面試

 招聘中對應聘者動機的評價和對其技能和能力的評價壹樣重要。動機可以分為三類:工作合適度、組織合適度、工作地點合適度。目前,引起對工作不滿和員工流失的壹大主要原因就是?合適度?不足。員工有能力做好工作,可是因為他(她)對有些事情不滿意,所以不願已做好工作。動機素質可以幫助面試官考察應聘者的?合適度? 工作合適度壹個人能夠做好工作,但可能不喜歡這項工作。

 組織合適度壹個人可 能喜歡他(她)的工作,但是可能對企業的管理方式和企業文化不滿。

 工作地點合適度壹個人可能對他(她)的工作地點不滿意。 對動機素質的面試和其它素質的面試形式上不同,但也是在收集關於應聘者動機的行為類事例。為了達到這壹點,妳應該詢問具體的動機特征,包括應聘者滿意和不滿意的工作/角色、組織和地點分別是什麽。和應聘者的技能和能力實例結合在壹起,我們可以更全面地考察應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