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是暮春季節。
唐代·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原文: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壹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譯文:京城大道上空絲雨紛紛,它像酥油般細密而滋潤,遠望草色依稀連成壹片,近看時卻顯得稀疏零星。這是壹年中最美的季節,遠勝過綠柳滿城的春末。
首句點出初春小雨,以“潤如酥”來形容它的細滑潤澤,準確地捕捉到了它的特點。造句清新優美。與杜甫的“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有異曲同工之妙。
第二句緊跟第壹句,寫雨後的風景。以遠看似有,近看卻無,它描繪了雨後初春草色朦朧的景象。寫出來的春草剛剛發芽,若有若無,稀疏,矮小的特點。這句話在整篇文章中都很精彩。早春二月,在長安,冬天還沒有過去,春天還沒有到來。但如果小雨過後,第二天,春天來了。
最初的春草芽兒就冒出來了,作者遠遠望去,朦朧的,仿佛有壹種很淡的綠色,這就是早春的草色。看著它,作者心裏頓時充滿欣欣然的生意。然而,當作者帶著無限的喜悅走近時,仔細地看了壹眼,地上是稀稀朗朗的極為纖細的芽,卻反而看不清什麽顏色了。
詩人像壹位才華橫溢的水墨畫家壹樣,灑下那美妙的畫筆,隱約露出壹點綠色,即初春的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