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圓的意思無規矩不成方圓是什麽意思出自哪裏

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圓的意思無規矩不成方圓是什麽意思出自哪裏

1、無規矩不成方圓是壹個漢語詞匯,拼音是Wúguījǔbùchéngfāngyuán。形容沒有規矩,就不會有規整的方圓。出自戰國·鄒·孟軻《孟子·離婁上》。

2、“沒有規矩不能成方圓”是句俗語,常強調做任何事都要有壹定的規矩、規則、做法,否則無法成功。它本來來自木匠術語,“規”指的是圓規,木工幹活會碰到打制圓窗、圓門、圓桌、圓凳等工作,古代工匠就已知道用“規”畫圓了;“矩”也是木工用具,是指曲尺,所謂曲尺,並非彎曲之尺,而是壹直壹橫成直角的尺,是木匠打制方形門窗桌凳必備的角尺。

3、沒有規和矩,當然無法做成方形或圓形的東西,於是出現了那句俗語。不過,這俗語已不再是木工專用,而變成了人們泛指任何事情若無壹定規則,便會出錯的告誡用語了。“規”和“矩”合並成壹個新詞,“規矩”可解作壹定的法則、標準、規範或習慣。“方圓”不再指方形圓形東西,而指特定事物了。中國有句話叫做:“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說的是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要有規矩和行為制度。制度是***同遵守的辦事的規程和行為準則。無論多麽復雜的事情都可以用簡單的的事例加以說明。如有些人就不明白,就拿亂占交通要道的事情來說,就是有人不顧交通要道的劃分,不守規矩,自行其是,亂闖交通要道,不僅阻礙他人出行,還有可能也危及他人的人身安全。沒有交通法則,事情就不會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