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首陶淵明最有名的詩:《歸園田居·其三》、《四時》、《飲酒·其五》、《飲酒·其七》。
1、《歸園田居·其三》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翻譯:南山下田野裏種植豆子,結果是草茂盛豆苗疏稀。清晨起下田地鏟除雜草,暮色降披月光扛鋤回去。狹窄的小路上草木叢生,傍晚時有露水沾濕我衣。身上衣沾濕了並不可惜,只願我不違背歸隱心意。
2、《四時》
春水滿四澤,夏雲多奇峰。
秋月揚明暉,冬嶺秀孤松。
翻譯:春水溢滿了田野和水澤,夏天的雲變幻莫測,如奇峰驟起,千姿萬態。秋月朗照,月光下壹切景物都蒙上了壹層迷離的色彩,冬日高嶺上壹棵嚴寒中青松展現出勃勃生機。
3、《飲酒·其五》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翻譯:居住在人世間,卻沒有車馬的喧囂。問我為何能如此,只要心誌高遠,自然就會覺得所處地方僻靜了。在東籬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間,那遠處的南山映入眼簾。山中的氣息與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飛鳥,結著伴兒歸來。這裏面蘊含著人生的真正意義,想要辨識,卻不知怎樣表達。
4、《飲酒·其七》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憂物,遠我遺世情。
壹觴雖獨進,杯盡壺自傾。
日入群動息,歸鳥趨林鳴。
嘯傲東軒下,聊復得此生。
翻譯:秋菊花盛正鮮艷,含露潤澤采花英。菊泡酒中味更美,避俗之情更深濃。壹揮而盡杯中酒,再執酒壺註杯中。日落眾生皆息止,歸鳥向林歡快鳴。縱情歡歌東窗下,姑且逍遙度此生。
作者簡介
陶淵明(約365—427年),名潛,字元亮,別號五柳先生,私謚靖節,世稱靖節先生,東晉末到劉宋初傑出的詩人、辭賦家、散文家。陶淵明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最後壹次出仕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
陶淵明是中國第壹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被譽為“隱逸詩人之宗”“田園詩派之鼻祖”。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陶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