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衍寫作《包身工》的背景?
作品反映了1932年“壹·二八”事變到抗日戰爭爆發前夕國民黨統治區的社會黑暗情況。 為了創作這篇報告文學,夏衍親自深入東洋沙廠采訪調查。他得到壹位女工的幫助,混進包身工中兩三次,但是這經後,他就被工頭盯住了。從三月初到五月,夏衍為了看到包身工們上班的情景,足足做了兩個多月的夜工。他在深入調查,獲得了大量第壹手材料後,便寫成了這篇膾炙人口的《包身工》。 1929年末,在世界範圍內爆發了資本主義的經濟危機。為了轉嫁損失和度過難關,資本主義各國紛紛加強對外掠奪。日本政府迅速法西斯化,加緊了侵占我國的步伐。1931年發動了“九·壹八”事變,侵占了我國東北後,又於1932年在上海發動“壹·二八”戰爭。戰後,日本帝國主義加緊對我國經濟的掠奪 隨著帝國主義特別是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步步深入,我國人民的反抗情緒也不斷高漲,上海工人運動十分活躍。為了避免罷工的威脅,日本資本家大量雇用沒有任何人身自由的“包身工”代替普通的自由勞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