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伯強的門道很多,在講壇上叫賣;創意營銷;辦第六媒體;整合傳播;孵化老板,這些“非常道”的營銷方式是“小器大王”梁伯強獨創的。
正因為這些“獨門武功”,梁伯強獨辟蹊徑,想常人不敢想,做常人不敢做,用非常道的營銷理念將小小指甲鉗做成了中國第壹,世界第三的“巨無霸”。
非常道壹:群眾路線
2008年8月,壹款名為“俏牙冤家”的指甲鉗新鮮出爐。“只想‘鉗’妳手,壹生伴妳走!”成為當下最動人的情話,該產品瞬間暢銷全國。
它的設計者之壹、非常小器的長期合作夥伴——25歲小夥子黃偉鋒告訴記者,起初設計這麽個俏牙的形象,是想讓幽默感強烈些。但當這個情侶圖案的指甲鉗設計出來後,卻壹直沒有想到合適的語言來描述它。“所以就找了非常小器公司采購部經理壹起討論這個問題,兩個人每人想了壹句,籌起來就成了這款產品要表達的語言。”黃偉鋒說。“它現在賣得挺火的,我很多朋友也非常喜歡,每個月我們都能拿到這款產品營業額1%的傭金提成。”
2006年,重慶女孩傅妍因為壹句“‘鉗’系緣分,今生約定”奪得非常小器廣告語大賽亞軍,賽後沒多久,新產品就問世了。“當時公司不敢大批量生產,只生產小批量樣品用於做市場調查,結果發現這款被加註了‘愛’的產品在18-25歲年輕消費者中大受歡迎,以該廣告語為命題的產品投放市場僅壹個多月,銷售額已經超過16萬元。也因為這句創意語,傅妍每月就從該款產品的銷售額中收到1600多元提成。”梁伯強說。
在中國,大部分商家會把廣告創意或點子交由廣告公司或企業本身的策劃部門來做,但梁伯強不這樣。他認為群眾的智慧才更有力量,實際生活中的人才最有感悟,在生活中觸發的靈感就是好創意。
其實,面向社會征集創意並不是新鮮事,但多數都會選擇壹次性買斷的方式,能將營業額的1%或3%拿出來作為傭金直至該產品停止銷售為止,非常小器是為數不多的壹家。“我們不提倡壹次性買斷,這會讓彼此都有風險。另外,我希望有創意的人每個月從我們公司都能收到錢,妳來我往,相互交流。雖然每月可能只有幾十、幾百或者幾千不等,但彼此能建立起壹個有效的合作機制,這壹點是非常有價值的。”梁伯強如是說。
梁伯強的指甲鉗從不請明星做代言,但卻總有名人主動為他“做廣告”。這其中就包括了前總理朱镕基、廣東省省長黃華華、“世界隱形冠軍之父”赫爾曼·西蒙、《藍海戰略》作者W·錢·金教授等。而這些人,使梁伯強成為知識經濟體系下的直接受益人。
“不論在什麽場合或活動上,認識了名人,想辦法把指甲鉗送到他手上,讓他拿著拍照,再根據這壹場景寫出感人的故事,這就是商機。最近著名歌星、搖滾樂手邁克·傑克遜去世,如果我們將他的漫畫做在指甲鉗上,他的眾多粉絲肯定會買,也是壹個商機。”說到這,梁伯強為我們舉了壹個例子:2006年3月8日,廣東代表團所有女代表、女工作人員和女記者都收到了壹份省委書記、省長送的“三八”婦女節禮物。禮物到手了,女代表卻直嚷著:“非常‘小氣’!”記者也當場起哄,說“省長送禮,非常‘小器’!”這讓現場送禮的黃華華省長很是“尷尬”,連說“禮輕情意重”。但他打開了禮物才明白,原來禮物是壹份名為“非常小器”的化妝工具禮盒。這個小笑話被廣東媒體競相報道,使這個產品家喻戶曉。
非常道二:辦“第六媒體”
“我們指甲鉗可以定位為‘第六媒體’。”說到這,梁伯強給我們講起了壹個小故事:“有壹年,我用2萬多塊錢在北京飯店請壹桌人吃飯,那些人的素質都很高,我每人發了壹張名片。最後酒喝好了,飯吃飽了,大概有1/3的人把我的名片放進兜裏,有1/3的人把名片拿在手上,還有1/3的人把名片放在桌上不帶走。最讓我痛心的是,有壹位在出飯店的時候居然把我的名片扔到垃圾桶中。”
正因這件事,觸動梁伯強算了幾筆賬:壹個人每天可能會收到大量名片,也會發出大量名片,但這其中很少有第二次被拿出來看的;如果指甲鉗只是作為個人護理工具,要想賣出10萬個,即使放在北京王府井生意最好的商場,1萬人排隊沒日沒夜地買,到賣完最後壹個,也需要整整10天;而每個人平均4天會剪壹次指甲,那就說明每四天會看到自己的指甲鉗壹次。
根據這幾筆帳,梁伯強得出了兩個結論:第壹,把指甲鉗當成個人護理用品賣的市場十分有限;第二,指甲鉗雖然不起眼,但卻是能適時讓人們“想起”的東西。
就這樣,梁伯強想出了壹個新點子——將名片刻在指甲鉗上。這麽壹個小點子,又壹次為非常小器帶來了巨大的收益。接下來的時間裏,非常小器將個人名字、電話、公司名印在不銹鋼兩片式指甲鉗上,做成名片指甲鉗。壹經推出,市場反響異常火爆,業務員名片、公司小禮品、商品促銷信息等訂單絡繹不絕。
“我們除了把它當做剪指甲的工具外,還將它升華為壹個信息的載體,專門裝載歷史重大信息。可以說我就是做媒體的,我們把自己定義為第六媒體,雖然我們裝載的信息比較小。”說到這,梁伯強呵呵壹笑。
梁伯強辦“第六媒體”上癮了。“豬堅強”、“裸奔男”、“青藏鐵路”、“奧運火炬”、“神州七號”這些裝載中國近年來發生的重大事件信息的指甲鉗孕育而生。至於銷量如何,梁伯強不計較,“有的創意可能壹出來就夭折了,但是能記錄下這些事情,我覺得非常有意義。”
營銷與傳播的互通性在梁伯強這裏體現的尤為鮮明,除了指甲鉗是信息載體,非常小器的網站、內刊以及“小器博客”都成為傳播渠道。在“小器博客”上,可以看到梁伯強記錄下的個人心路歷程和企業的發展足跡。每天,他都會到自己的博客上看看,適時的灌點水,與“博友”們交流。“這對我個人形象和公司品牌提升所起到的作用同樣不可低估。”梁伯強說。“網民在瀏覽博客記住公司的品牌,加深對公司的認識,接受公司的文化,成為現實的客戶是遲早的事。”
非常小器總是不斷地為客戶創造些奇特的增值服務,比如在企業的月刊上開辟客戶的友情宣傳欄,免費為客戶登廣告等方式,讓非常小器擁有了更多客戶。“我們長期地花大筆成本投入到‘壹網壹刊壹論壇’的運作與維護上,直接傳達到客戶終端的並非是感性的廣告,而是實實在在的服務。服務做到有口皆碑的時候,非常小器再出大單就不那麽奇怪了。”
現如今,大部分企業品牌的傳播主要依靠外力,如平面媒體、影視媒體、網絡媒體等。但在今天,媒體受眾日漸分散、媒體傳播成本越來越高,廣大中小企業要想依靠大眾媒體廣告來獲得傳播已經難上加難。怎麽辦?“只有依靠‘爆發式果實’的自力傳播!”梁伯強說。“要依靠企業網站或自身產品來做廣告宣傳及信息傳播。不為大眾傳媒所關註的小企業、小產品,要想贏得眼球,獲得註目,應該想想如何創造有寓意、有新聞價值的經典故事,以前所未有的新鮮事來獲得傳播機會。”
非常道三:孵化老板
2004年,聖雅倫商學院成立,它是中國第壹家由民營企業創辦的民間商學院。它的目標是:出資1000萬元,在3年內分批培養500名“非常小器”專賣店的老板。
梁伯強說“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所以,他開始建設“315老板孵化器工程”,他要讓每個“小器”員工都成“大器”,都當上老板。
只要有壹顆創業的雄心,認可這個創業平臺,擁有3萬-5萬可控資金,熟悉辦公軟件和網絡,年齡25-38歲,中專以上學歷的人,帶著自備手提電腦就可以來到聖雅倫商學院進行為期壹周的初級培訓。
初級培訓的這壹周主要由非常小器公司各部門經理(包括銷售服務部、文宣部、財務部、采購部、工藝部)擔任培訓講師,帶著學員熟悉公司營運流程。“這壹周屬於戀愛磨合期。”梁伯強笑著說。壹周後根據自己的判斷權衡是否留下。對於留下的學員非常小器公司會為其開設“CRM150”客戶管理系統,再由前輩帶著跑市場、跟單,傳授同客戶打交道的技巧。
非常小器要求每個職員維護150個客戶。即使是剛畢業的學生,沒有客戶也沒關系,公司可以提供很多老板資料,通過電話營銷篩選投緣的客戶,沒有緣分的客戶就退回來,公司再提供資料,直到找到150個投緣的老板為止。
學習期間,每位學員每月將得到“非常小器”給的800元學習津貼,“我們和學員之間非雇傭關系,在這裏的學習期間產生了業績,我們會給他10%的提成,產生不了業績,依然可以拿到800元補貼。但期限為半年,若半年不成功,只有回家了。”梁伯強說,等到學員能獨立完成兩、三萬訂單後,就可以尋找目標城市開專賣店。這時,“非常小器”將對學員進行第二期課程培訓。這時的課程就包括了如何組建團隊,如何打造企業文化,如何領軍打仗,如何凝聚團隊向心力,如何註冊公司等。
“非常小器”會保送優秀學員到中國人民大學去讀MBA,“公司就是這樣成就人的,公司不需要學員有本金,但需要有雄心壯誌,要愛學習,有悟性。”梁伯強經常對學員說:“加盟到非常小器這個團隊,最怕妳不想當老板,最怕妳沒有悟性。只要想當老板,有悟性公司壹定會成就妳。”
絕大部分中國企業每年都會制定當年的銷售目標:“壹年實現X億的增長。”但梁伯強不這樣制定。每年能成就多少人,培育多少人就是他的追求,把小小指甲鉗做到這個行業無可匹敵的狀態就是他的目標。“人成長了,企業也就成長了。”梁伯強摸著光光的頭笑著說。“目前已有100多人成為了老板。”
附件:
梁伯強何許人也?
梁伯強,廣東非常小器有限公司總經理。在指甲鉗行業裏,梁伯強是壹個響當當的名字,因為無意中看到前總理朱镕基當時對我國指甲鉗質量不滿的消息後,開始專註於制造指甲鉗,結果壹舉成名,另他從過去的企業主成為現在的“中國指甲鉗大王”、“中國隱形冠軍”,也將他的企業聖雅倫躍進年銷售額過億元之“龍門”。
光頭、齙牙的梁伯強多次被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人民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著名學府邀請去講學,他把自己戲稱為“叫獸”,出自鄉野,性情較為強悍,雖行走江湖多年,仍擺脫不掉泥土氣息,以實踐見長,為自己的企業“叫賣”,換得壹些銀兩來。但就是這個語不驚人誓不休的小企業主,在臺上演講獲得的掌聲卻往往比真正的教授、學者還多,而他的公司也成為了這些著名學府MBA班的實踐基地。
梁伯強的“門道”很多
說起管理企業、營銷方法,梁伯強的“門道”特別多,總是壹套壹套的。
寧做螞蟻腿,不學麻雀嘴。產品無國界,小王也是王。
先當群眾演員找感覺,次當配角做貼牌,再當明星演員創品牌。
先做朋友後做買賣,買賣不在情意在,朋友就是硬道理。
在梁伯強看來,螞蟻的“生存法則”與他辦企業的理念十分相似。壹只螞蟻談不上有什麽力量,但100萬只螞蟻組成的軍團卻可以橫掃亞馬遜熱帶雨林,所向無敵。“非常小器”的奮鬥目標就是要通過中國的“螞蟻軍團”,打造全球指甲鉗行業的“鋒芒艦隊”。將大企業不願做,小企業做不好的小五金器件——指甲鉗做得出神入化,爐火純青。梁伯強認為,事物都有兩面性。指甲鉗是小,可是小中見大,它的消費人群大,人人都離不了它,市場廣大。任何“大”,都是從“小”積累而來的。“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即便是航母這樣的龐然大物,也是壹點壹點打造而成的。
梁伯強說:“不要小看自己的企業,小看自己的能力,小王也是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