奩的讀音是[lián]。
lián的聲母是l,韻母是ian,聲調是第二聲。
奩,中國古代女子存放梳妝用品的鏡箱。圓形,直壁,有蓋,壹般腹較深,,下有三獸足,旁有獸銜環耳。流行於戰國至唐、宋間。
基本字義
會意。字從大,從區。“區”意為盛裝食物的容器。“大”指“尺寸大”。“大”與“區”聯合起來表示“大號的盛食器具”。
本義:大號盛食器具。
引申義:大號匣子等容器。
說明:
1.本字原指食品容器的遺跡是“壹奩飯”(壹盒飯)和“茶奩”等的說法。
2.本字指《說文》所無。
擴展資料
奩組詞
妝奩、寶奩、嫁奩、鏡奩、香奩、陪奩、奩資、箱奩、裝奩、奩具、奩田、奩匣、果奩、金奩、奩箱、衣奩、奩幣、緗奩、奩侉、奩房、霜奩、盒奩、奩體、印奩、冰奩、壓奩、文奩、閨奩、賠奩、局奩、詩奩、資奩、重奩、奩贈。
脂粉奩、胭脂奩、陪奩房、魏宮妝奩、妝奩之喜、銅盤奩子、索奩焚妻、妝奩豐厚。
造句:
1、我又怎能抱愧地說我的妝奩就是貧窮。
2、在離婚後的妝奩與撫養費用上,婦女的合法權益壹般得到了法院的保護。
3、先前埃及王法老上來攻取基色,用火焚燒,殺了城內居住的迦南人,將城賜給他女兒所羅門的妻作妝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