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達斡爾族有哪些傳統節日

達斡爾族有哪些傳統節日

阿聶節:就是壹年壹度的春節,是達斡爾族最大的節日,家家戶戶都認真對待。全家從過了臘八就開始忙,母親仍給子女趕制過年的新鞋新衣,做“西日格勒”點心等;男子漢們則進城辦年貨—酒、年畫、對聯紙、鞭炮等。二十九那天,忙著寫對聯,貼對聯。大小門上、隔柵上,到處貼上新鮮的對聯,墻上的年畫和窗戶上佛龕下的彩色掛箋,更是給家家戶戶增添了節日的氣氛。——摘自 華夏民俗文化網

除夕,即大年三十,達斡爾人稱“布圖”。“布圖”有兩層意思。壹層是封閉的意思,壹層是完成的意思。全年過完了,老天爺把這壹年在三十夜裏封閉掉了;全年過完了,壹年的事情至這最後壹天全完成了。除夕的高潮要從傍晚開始到深夜。傍晚,太陽未落之前,各家各戶就點燃上了大門正前方的糞垛。壹屯十家百戶的煙火,使整個屯子籠罩在層層繚繞、徐徐升騰的藍灰色暮霞之中,呈現出壹種和睦吉祥、安居樂業的節日氣氛。男女老少都換上節日盛裝,家家戶戶都在吉祥、和偕的氣氛中圍坐炕桌,進入過年的第壹餐——除夕晚餐。並禱告新的壹年裏人畜安康,五谷豐收。初壹是春節的高峰。清晨人們爭先早起。在院內西置壹桌子,擺上供品,祭祀天神,並開始拜年活動,直到初五。首先是晚輩到長輩前拜年問安,長輩用吉祥語言祝福,然後互相串門,走親戚拜年。節日期間,文娛活動豐富多彩,有打曲棍球、跳舞、唱歌、玩踝骨、玩紙牌等等。

歡度阿聶的活動:壹直延續到正月十五這壹天,正月十五,達斡爾人稱“哈欽”,認為這壹天是天神“恩都日巴日肯”歸界的節日,是小年。哈欽壹過,阿聶的活動就要收尾了,人們相遇也不再請安了。從正月十六日起就該幹活了。

達斡爾族的其它節日還有:?

清明節:達斡爾人叫“寒稀”。這壹天,家家戶戶都去莫昆或貝功墓地掃墓,上墳,擺供,叩頭。

五月初五:被認為是天下之水復活的日子。人們在早晨早早起來,給小孩身上掛壹條紅布,頭上戴彩色紙花,大人領著小孩壹塊去江河淋浴,認為從這壹天起就可以遊泳了,或用露水擦臉,認為病人用這壹天的露水擦身子,可以去病。

七月十五:認為是陰間節日。掃墓,上墳,燒紙,有的還哭上壹場。

八月十五:吃好的飯菜,如酥餅或餃子,用月餅和西瓜等供月,供神。

十月二十五:千燈節。做“米揚幹桌拉”(千盞燈)去廟裏點燃,認為點得越多越吉利,海拉爾地區的達斡爾人過此節日,大概是受了蒙古族影響。

臘月初八:吃蕎麥芯子(尼吉)或黃米(皮斯格依)做的“拉勒”(臘八粘稠粥),盛在碗裏後,用筷子鉆個洞,放進黃油白糖或奶油蘸著吃,別具異香。

臘月二十三:認為是小年,吃得好壹點。晚上祭竈,供酒肉點心,認為竈王爺要上天了,所以給他嘴巴上粘上麻糖,求他上天言好事,然後燒化他的偶像。人們從這天起停止幹大活兒,全力準備過大年,天天打掃房屋院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