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以身作則,引導學生
大教育家烏申斯基曾有過這樣壹段話:“教師個人的範例,對於學生的心靈是任何東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陽光。”小學生,對班主任有著壹種特殊的信任和依賴情感。班主任的自身素質,道德修養,班主任的壹言壹行,壹舉壹動,無形之中會成為全班幾十個孩子模仿的榜樣。如果老師隨手扔短小的粉筆頭,專撿好用的寫字,學生就會學著挑選、丟掉短鉛筆,扔去小橡皮,外殼破裂的鋼筆不要……因此,為了學生,我們老師要言行謹慎,因此,在班級工作中我時刻註意自身形象,事事從我做起,以良好的形象率先垂範,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的學生。平時,凡要求學生做到的,我首先做到。我曾經在壹次班會上鄭重地向全班同學承諾:“孩子們,向我看齊!”就拿“師生問好”這壹最簡單的禮儀習慣來說。我首先把“見到老師先問好”變為“見到學生要問好”,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培養學生的禮貌習慣,學生看到自己的老師居然向他們主動問好,他們很快就學會了。每壹次的班級大掃除,我不是站在現場“指揮”,更不是坐在辦公室裏“遙控”,而是和我的學生壹起揮汗如雨,老師這樣,學生會不認真打掃嗎?在教室裏或校園中,我只要看見地上有紙屑,都會主動彎腰撿起來。還把喝完水的塑料瓶拿到班級積攢起來,孩子們見老師如此,也都紛紛效仿,有的學生在上學的路上看見塑料瓶也不忘撿回教室。有壹次,學校在操場上召開全校家長會,會議結束後,其他班的學生都帶著家長陸續離開了,只有我們班的孩子們在滿操場地跑來跑去,幹什麽呢?原來是在收集家長丟棄的塑料瓶子呢?不壹會兒,郭雙倩、崔文娟、王新魁等幾個學生就興奮地跑到我跟前說:“張老師,妳看我撿了兩塑料袋的瓶子!”看著孩子們由於興奮而變得紅紅的小臉,我笑了。這壹行為,我們班學生已堅持三年多了,壹周我們都能賣五元錢,其他班主任都說我是“大財主”。我利用這些錢為孩子們購買壹些獎狀、墨水、垃圾鬥等。所有這些,不就是榜樣的說服力和感染力嗎?
二、批評壹個缺點,先表揚兩個優點
“當心妳的教鞭下有瓦特、冷眼裏有牛頓,譏笑中有愛迪生”,這是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的壹句話。告誡我們教育學生的班主任們,在教育那些“問題”學生時壹定要講究方式方法,不能簡單粗暴。我的方法是-------要批評壹個缺點,先表揚兩個優點。也就是老師在批評孩子不對之前壹定要註意先肯定他壹、兩點成績,再批評他的缺點不足,效果會很好。因為這讓學生明白,老師不但看到自己的缺點,也看到了自己的成績,是實事求是的,切記誇大孩子的錯誤,這是他們最反感的。
三、深深的愛,感動學生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世界上什麽東西會越分越多?那就是愛。十幾年來,我努力的做到於細微之處見真情,真誠的關心孩子,熱心的幫助孩子。當教師真誠的付出愛時,收獲的必定是孩子更多的愛!平日裏,學生病了,我會打個電話通知家長,或者親自把他送回家;並且時時註意天氣情況,提醒學生添減衣服。每到幹燥的季節,我還會“強迫” 孩子將自帶的水喝完……這些雖然都是小事,但在學生的心目中留下的記憶卻是很深的。我送出的是真情,收獲的是更多的真心回報:今年冬天天氣極冷,幾場大雪下來,路滑難走,壹日,我手提皮包出門上班,壹不小心壹個趔趄,這時,我聽到了人間最美妙的聲音:“張老師,您小心點兒。”那聲音帶著急切,帶著無比的關愛,競使我心頭壹熱。 又有壹日,我推開教室的門準備上第壹節語文課,剛要走上講臺,壹雙小手伸了過來,我低頭壹看,啊!是羅漢果。“張老師,這是羅漢果,下了課妳就把它掰開泡茶喝,可以治嗓子,特別是您的咽炎。”當時,我的眼睛就濕潤了,當時,妳就是給多少錢我也不會和他交換那個羅漢果的。那壹節課,我的心情好極了。下了課,我給家長發了壹條感謝他們培養了這麽壹個懂得愛的孩子的短信。不久,家長就給我回了信,這是孩子的母親寫的:張老師妳好!要說感謝的應該是我們,妳和孩子們壹起六年了,為學生們付出的心血不比父母少,對孩子的了解堪比父母,是妳的教誨使學生把妳已當作了親人,並學會了關心,懂得了愛,要說謝謝的應該是我們家長。那天我因嗓子不適只是說了句羅漢果清嗓子,沒想到孩子就馬上說要給您拿去,孩子知道關心和愛我也很欣慰。其實有些父母養孩子不圖回報,有時是會害了孩子的。試想壹個連父母都不知回報的人對別人,對國家又會好到哪兒去呢?我經常會問我的孩子壹句話:“我養妳何用?”而孩子呢,每次都是在幫我做了壹些事情後,得意地對我說:“看!妳養我很有用吧!”讀著家長給我發來的短信,有壹種幸福的感覺充盈心頭。在班級裏,我經常會肯定這種懂得感恩,懂得關愛的言行,孩子們也慢慢地體會到了老師的良苦用心。這不,2008年的鼠年春節,班級裏有近三分之壹的孩子給我發來了祝福的短信,我也壹壹給予了回復,雖然費事勞神,但我卻樂此不疲。那種被關愛的感覺真好。
四、多樣的活動,豐富學生
班集體,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壹方沃土。我從來都把我教的班級,看作是壹個大家庭,我們的班級標語就是:六壹是我家,幹凈整潔靠大家。在這個大家庭中,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是這個家庭中的壹員,而這個大家庭,要有豐富的家庭活動!在本學期,為鼓勵學生增加語言的積累,我班的四面墻壁上,開辟了展示自己的舞臺,那壹張張習作、小報、資料等,都是學生的得意之筆,充分發揮自主,促進其不斷提高!元宵佳節到了,在班裏舉行個“猜燈謎慶元宵”的活動,要求孩子們自制燈籠,並寫上謎語,準備好糖果。壹則展示誰的燈籠有創意,二則是瞧瞧哪個同學的燈謎寫得妙。獲勝的同學會得到棒棒糖壹根的獎勵。我們班葛暢同學自制的燈籠------小桔燈,獲頭獎。郭林之的謎語獲創意獎。“三八節”到了,給媽媽和老師做壹張賀卡。召開班級溜溜球大賽、籃球比賽。讀書交流會等等。多樣的氛圍,使學生的生活豐富了,也十分願意融入到班級這個大家庭之中了!
五、家校聯系,幫助學生
帶好壹個班,只靠教師的工作是不夠的,更應該得到家長的協助。因此,我認真閱讀了家庭教育的多本書目,充實的理論支持,多種方法的掌握,豐富了我在具體實施環節的經驗。每學期的班級工作中我都有目的地聯系學生家長,使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密切配合。定期召開家長會,個別家長培訓班等。在個別家長的培訓班上,我提議家長在孩子提出不合理要求時采用冷卻法:就是任憑孩子施展各種手段,只要不合理,家長就置之不理,使他的手段不能奏效,自討沒趣。幾次下來,他就會認識到任性是無效的手段,不能滿足他的願望,他就會放棄,而努力調整自己,使自己的要求合理化。這是糾正孩子不良習慣的關鍵,也需要家長橫下心來,積極配合教育。公布老師電話,為家長24小時開通,我把它叫做,家校聯系熱線。這條熱線方便那工作忙而不能到學校的家長,可通過電話詢問孩子在校的表現情況。“小手拉大手------父母孩子同成長”,在家長會上,我告訴家長要做壹個愛讀書的家長,為孩子做出榜樣,家長什麽樣孩子就什麽樣。我們班裏的孩子要求每月讀壹本好書,家長壹定要和孩子壹起讀這本書,並讓孩子在書後簽字證明。孩子接到這樣的作業很是興奮,終於有壹個可以管爸爸媽媽的機會了。最近,我針對目前離婚率較高的現象,我為家長推薦了《愛的五種語言》壹書,沒有買到此書的李皓旭同學的家長,焦急地給我打來電話,詢問在哪裏可以買到此書,他的孩子對他不按時完成讀書作業,很是不滿意,希望父母給他做個好榜樣。堅持按要求讀書的家長,紛紛給我寫來了讀後感,其中劉誌鵬的媽媽在信中這樣寫到:我的孩子劉誌鵬用了兩天時間就讀完了《青銅葵花》這本書,平時讀書他總是在應付,而這次妳叫他出去他都不出去。我也讀了這本書,可以說,我是流著眼淚讀完了這本書,您為孩子們推薦的這本書寫得太好了,太感人了。真希望我的孩子能從這本書中學到什麽是愛?該怎樣去愛?如何去愛身邊的每壹個人?我壹定要把此書推薦給我們家其他人讀。感謝張老師的良苦用心。來自劉誌鵬的家長。讀了這封信,妳還能否認:小手拉大手的作用嗎?有了家長的配合,我們班的每月讀壹本好書的活動開展的轟轟烈烈。
六、優良學風,塑造學生
身為班主任,抓好班級學風,是義不容辭的責任,因為,優良的學風,是班集體的生命線。壹個班集體,是否優秀,最主要的是看它在學習上的表現。勤奮的學風是促進班級不斷發展的動力,可以有效地增強班級的凝聚力和戰鬥力。針對課程改革的理念,我在班級管理中鼓勵學生多問,使學生養成善思好問的習慣。期末結束時,我會設立“勤學好問獎”。樹立互愛互幫的風氣,經常教育男生要像紳士,女生要像淑女,男子漢要保護弱小者。設立“紳士風度獎”和“淑女儀表獎”。久而久之,班級裏男生欺負女生,以強淩弱的現象少多了,尤其是男生和女生發生矛盾,會被看作是很丟男人面子的事情,為男生所不齒。並在班級裏下大功夫,樹立壹個班級人人讀書的好風氣------建立班級圖書角、每周五召開班級讀書交流會、每月寫壹篇讀後感等。課下,打鬧得現象少了,在教室裏安靜地讀書多了。
記得著名青年詩人汪國真有這樣壹句詩:
既然選擇了方向,
便只顧風雨兼程。
那麽,既然我選擇了教師,我便會義無返顧,壹路走下去。“癡心壹片終不悔,心血澆開希望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