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傷病人經過壹系列的治療及護理,創面愈合,但病人出院後,如何做好新生皮膚的護理?很多朋友不是很清楚,下面給予簡單介紹。
1.新愈合燒傷創面的表皮薄而嫩,應避免外傷,皮膚瘙癢時,不可過度摩擦和搔抓,勤剪指甲,小水泡形成後不能擠壓,讓其自行吸收,如破潰,可塗碘伏、富林密或百多邦等。
2.勤註意皮膚清潔,保護新生皮膚,每日用1:5000高錳酸鉀溶液浸泡及清洗,或用75%酒精及消毒石蠟油交替擦洗,有預防破潰及感染的作用。
3.堅持溫水(38-39°C)浸浴,浸浴前應先將浴盆進行消毒處理,浸浴時用柔軟的毛巾塗以中性浴液輕拭瘢痕,去除皮屑,但 需註意不要損傷表皮,同時要註意活動燒傷各關節部位,為防止虛脫,浸浴時間不宜過長,壹般為30分種。
4.皮膚瘙癢及悶熱的處理:愈合皮膚可能出現瘙癢,這是燒傷後常見的現象,勿亂抓,創面可塗潤膚膏、富林密或疤痕舒等保護,夏天局部采用冰敷可使癥狀緩解,室內可裝空調。待及時使用合適的彈力套或彈力繃帶,每日加壓包紮,堅持半年以上(小兒10個月以上),以預防或減輕瘢痕增生的程度,包紮前可塗些疤痕膏,使用時避免擦破皮膚,如有皮膚破損,即停止使用,愈合後再用。
5.深度燒傷創面愈合後的病人,可有瘢痕攣縮或關節活動受限,日久可出現肌肉萎縮及關節疆硬,因此,必須做好關節伸屈、旋轉等功能鍛煉,活動初期,範圍不要過大,用力不要過猛,循序漸進地增加活動量。具體方法應根據燒傷部位及其功能要求,按醫護人員指導的訓練方法,掌握後方可進行。
6.燒傷瘢痕攣縮所致日常生活或職業操作受限的病人,應堅持日常生活自理(如起床、洗漱、飲食、入廁、行走等),堅持職業操作(如持錘、持鋸、切菜、掃拖地、抹桌、書寫、打字、繪畫、編織等)訓練,訓練時除須得到醫護人員的指導外,最關鍵的要樹立信心,從易到難,循序漸進,堅持訓練。
7.盡量避免壹切不利因素的刺激,如塵埃、吸煙、曬太陽、出汗、激烈活動等。
8.註意少食或不食辛辣食品,多食易消化的高蛋白,高維生素,如牛奶、雞蛋、雞鴨、魚肉、蔬菜、水果等。
9.病人親屬的情緒對其心理狀態會產生很大的影響,應給予精神上、生活上無微不至的關心,使其保持有規律的生活和健康的心態,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群號:8474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