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東坡畫扇中蘇東坡是壹個怎樣的人

東坡畫扇中蘇東坡是壹個怎樣的人

“東坡畫扇”比喻關心百姓疾苦。(出自何遠《春渚紀聞》和蘇軾《書南史盧度傳》)

北宋蘇東坡極富同情心。他在杭州作官時,有壹次壹位綾絹商人告壹個制扇匠人欠他兩萬綾絹錢不還。匠人說:“前不久他父親死了,花了壹筆錢。今年杭州連日陰雨,天氣寒冷,沒有人買扇子,我壹時拿不出錢來還帳。”蘇軾想了半天,讓那匠人回家把扇子抱來,挑出二十把折扇,拿起公堂上的毛筆,在扇面上題字、作畫,然後命匠人快拿到外面去賣。匠人剛出衙門,扇子就被搶購壹空,每把壹千錢,正好夠還帳的。

四十五歲時蘇東坡在監獄被關了壹百天,幸好皇帝特赦才被放出。後來他在壹片雜記中說:“我從小就不喜歡殺生,可是也沒有完全斷絕過。近年來開始不殺豬羊了,可是生性喜歡吃蟹蛤,免不了有時要殺。去年得罪被關進監獄,開始以為不能脫身了,不想後來獲得幸免,於是從此不再殺壹物。有時買來蟹蛤,都放進江中。

雖然知道蛤在江裏活不了,可也許有個萬壹吧。即使活不了,也比在鍋裏受煎熬要好得多。我並沒有什麽別的想法,只是因為自己也經歷過了患難,和在廚房中的雞鴨沒有區別,不想再因為口腹之故,使生命受到這無窮無盡的恐懼。只是恨自己不能忘記美味,有時買死的蟹蛤來吃。”

相關文閱讀:

東坡畫扇

(宋)何薳

先生職臨錢塘日①,有陳訴②負③綾絹錢二萬不償者。公呼至詢之,雲:“

某④家以制扇為業,適父死,而又自今春已來,連雨天寒,所制不售,非故負之也。”公熟視久之,曰:“姑⑤取汝所制扇來,吾當為汝發市⑥也。”須臾扇至,公取白團夾絹二十扇,就判筆⑦作行書草聖及枯木竹石,頃刻而盡。即以付之曰:“出外速償所負也。”其人抱扇泣謝而出。始逾⑧府門,而好事者爭以千錢取壹扇,所持立盡,後至而不得者,至懊悔不勝而去。遂盡償所逋⑨。

註釋①先生職臨錢塘日:蘇東坡到杭州任職時。

②陳訴:狀告。

③負:這裏是拖欠的意思。

④某:我。

⑤姑:暫且。⑥發市:開張。⑦就判筆:順手拿起判筆。判筆,判案用的筆。

⑧逾:走出。⑨逋(bū):拖欠。

譯文:

東坡到錢塘就職時,有人告狀說有個人欠購綾娟的錢兩萬不還,公差把那人招來詢問,他說:“我家以制扇為生,正好父親亡故,而自今年春天以來,連著下雨,天氣又冷,做好的扇賣不出去,並非故意欠他錢。”東坡凝視他許久,說:“暫且把妳做的扇拿過來,我來幫妳賣。”片刻扇送到,東坡取空白的夾娟扇面二十把,拿起判案筆書寫行書,草書並畫上枯木竹石,壹揮而就。交給那人說:“快去外面賣了還錢。”那人流淚拿扇往外走,剛過府門,就有好事者爭相用千錢購扇,手裏拿的馬上賣完了,而後來的想買,買不到,無不非常懊悔而離開。賣扇人用賣扇的錢終於還清了欠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