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春節放鞭炮的由來

春節放鞭炮的由來

春節放鞭炮的由來有:驅逐山臊、驅逐年獸。

1、驅逐山臊

陰歷元旦,俗稱大年初壹。人們很早就起來放鞭炮,相傳此舉是為了驅逐山臊。山臊,據說是古時深山裏的壹種兇惡的獨角鬼怪,但是它最怕聲響,人們就用燒竹子的爆破聲來嚇跑它。有了火藥後,人們就用火藥裝入竹筒,做成爆竹,後用紙制筒,也稱爆仗或炮仗。

2、驅逐年獸

傳說,很多很多年前有種非常兇惡的野獸,叫做年。每年農歷臘月除夕那天,它都要出來專門吃人和牲畜。當時沒有人能制服它。直到有壹天壹家的竹樓失火了,火燒得竹子劈劈啪啪地亂響。年聽到這突如其來的響聲,嚇得逃回森林去了。從那以後也就有了放鞭炮的習俗了。

放鞭炮的安全常識

鞭炮威力大小不同,所產生的爆炸聲響不同,對人的危害程度也不同。有的含炸藥量多、有的含炸藥量少,大人們應當讓孩子去放壹些含炸藥量少的鞭炮。

鞭炮壹般被編在壹起,大人們應當告訴孩子讓其每次少放幾個,不可讓其壹次齊放多個,這樣的話很有可能因為多個鞭炮爆炸而迸濺到孩子身上或臉上,造成嚴重疼痛感。

大人應當做好看護工作。放鞭炮過程中,可能稍不註意就會傷著孩子。所以大人們應當時刻看護著孩子,指導其怎麽玩、禁止去做哪些事情,都要及時告訴他或幫助他,防止安全事故發生。

在玩的過程中,不要讓其將鞭炮投放在易碎的容器中,若將鞭炮投放在易碎的容器中,很可能會因鞭炮爆炸將容器爆破,壹些碎片可能會迸濺到孩子臉上、眼中等,導致嚴重的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