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義:用於反映總體的構成或者結構,比例是壹個總體中各個部分的數量占總體數量的比重。
基本性質:
若a:b=c:d(b.d≠0),則有
1) ad=bc (即比例的基本性質:兩個外項的積等於兩個內項的積)
2) b:a=d:c (a.c≠0) (交換比較,結果仍然相等)
3) a:c=b:d ; c:a=d:b
4) (a+b):b=(c+d):d
5) a:(a+b)=c:(c+d) ( a+b≠0,c+d≠0)
6) (a-b):(a+b)=(c-d):(c+d) ( a+b≠0,c+d≠0)
若a:b=c:d(b.d≠0),則有
1) ad=bc (即比例的基本性質:兩個外項的積等於兩個內項的積)
2) b:a=d:c (a.c≠0) (交換比較,結果仍然相等)
3) a:c=b:d ; c:a=d:b
4) (a+b):b=(c+d):d
5) a:(a+b)=c:(c+d) ( a+b≠0,c+d≠0)
6) (a-b):(a+b)=(c-d):(c+d) ( a+b≠0,c+d≠0)
應用:
壹個長方形,比為5:3,長方形的周長是80米,求它的長和寬。
假設長方形長為5X,寬為3X,那麽:
(5X+3X)*2=80
8X=40
X=5
長:5X=5*5=25(米) 寬:3X=5*3=15(米)
答:這個長方形的長是25米,寬是15米。
擴展資料:
比例的美術術語:
比例通常指物體之間形的大小、寬窄、高低的關系;另外比例也會在構圖中用到,例如妳在畫壹幅素描靜物就要註意所有靜物占用畫面的大小關系。
畫素描的過程中把握比例的幾個技巧:
1.橫著比:當妳要畫某壹個物體的位置時就以此做壹條貫穿整個畫面的橫線,看到所有在這條線上的物體。
2.豎著比:做壹條貫穿畫面的垂線,註意觀察所有在這條線上的物體。
3.多看物體、少看畫面:為的是形成觀察的意識,拋棄大腦中的原始概念。看物體5秒,看畫面2秒,眼睛要在畫面和物體之間反復的觀察比較。
4.總的說就是放長線、看整體、多比較。把這些想象成經線緯線壹樣會比較簡單,初學者要多畫輔助線,等功底深厚了妳會發現妳畫面中的輔助線會越來越少,而妳心裏假象的輔助線會越來越多。
在構圖中要註意的比例關系技巧:
壹般被畫物占畫面百分之八十左右,看上去飽滿。
人物相關比例:
1.三庭五眼:發際線-鼻底-下巴為三庭,這三段之間每段的距離大約相等;耳根-外眼角-內眼角-內眼角-外眼角-耳根為五眼,它們之間距離大約相等。
2.站七坐五蹲三半:壹個站著的成年人身高大約等於他七個頭長(站七),當他座上時就等於五個頭長(坐五),蹲著時剛好是三個半頭長(三頭)。
3.小孩的頭部比例較大,站著時壹般為三到四個頭高。
4.張開雙臂,兩個中指之間的長度大約等於這個人的身高。
5.手臂的長度為兩個頭長。
6.手掌為三分之二頭長。
7.當舉起胳膊時胳膊肘剛好到頭頂。
8.肩寬為兩個頭寬。
9.腳掌為壹個頭長。
10.男人肩比胯寬,而女人跨比肩寬。
百度百科-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