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的由來是在三國時期,傳說是與屈原有關。
壹、由來
重陽節的來歷可以追溯到三國時期,據說當時草地上流行著壹種死亡的瘟疫,九月初九這壹天患病的人最多。因此,人們從此將九月初九定為重陽節,希望能夠祈求庇佑、避災祈福,驅散瘟疫。
二、傳說
重陽節還有壹個傳說與屈原有關。相傳屈原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和忠臣,他因被國君誤會而投江自盡。後來中原平原靠近江河的居民,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便在九月初九這壹天聚會、賞菊、行酒、飲茶來表達對他的懷念。
重陽節的習俗
1、賞菊
重陽節的習俗之壹是賞菊,人們在這壹天會去公園或者山上賞菊花,給菊花塗上各種顏色,增添節日的氛圍。賞菊不僅可以欣賞到五顏六色的菊花,還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麗。同時,人們還會舉辦酒宴,歡度重陽節。通過賞菊這種方式,人們可以放松身心,增進友誼,感受節日的歡樂。
2、登高
重陽節登高是重陽節最重要的習俗之壹,人們通過登高遠望,祈求健康和平安。古代人們崇拜山神,認為登高可以祭拜山神,祈求吉祥。隨著時間的推移,登高的習俗逐漸發展成為壹種娛樂活動,人們在秋天外出登高,欣賞秋天的美景,享受大自然的寧靜和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