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書畫歷史在唐朝是怎麽樣

書畫歷史在唐朝是怎麽樣

唐朝是中國美術史上進展最為迅速的時期。

初唐時期,魏晉以來盛行的漆畫和畫磚像不再流行,為自隋朝開始獨立的山水畫、人物畫和花鳥畫的盛行做過渡。

書法上出現了多種字體並行不悖的局面,並由此產生了唐初四家:歐陽詢、虞世南、禇遂良與薛稷,為盛唐以後書法的章程化打下了堅實的文化基礎。

張旭的草書也盛極壹時,到唐文宗時,與李白詩歌、裴文劍舞並稱“三絕”。

盛唐時期,隨著詩歌和音樂的繁榮,中國繪畫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昌盛期。

人物畫最為突出,代表人物有閻立本(《步輦圖》《歷代帝王圖卷》《淩煙閣功臣圖》《職貢圖》《魏征進諫圖》),同時他的作品帶有風俗畫的意味;吳道子(《送子天王圖》《維摩詰像》),號稱“吳帶當風”;張萱(《虢國夫人遊春圖》《搗練圖》);周昉(《簪花仕女圖》《調琴啜茗圖》)。

同時壁畫也進入極盛期,像懿德太子墓壁畫、章懷太子墓壁畫、永泰公主墓壁畫和莫高窟的壁畫。

從壁畫中我們也可以確定,在唐高宗時期,盆景已經進入當時的宮廷生活。

盛唐時期書法以臨摹為主。

中唐以後,人物畫發展進入平穩期,花鳥畫後來居上,但是成就遠不如盛唐的人物畫,像韓滉的《五牛圖》、韓幹的《牧馬圖》。

書法則進入壹個承上啟下的關鍵時期,首先懷素繼承了張旭的草書,人稱“顛張醉素”;顏真卿在楷書和行書上都頗有成就,其中《祭侄文稿》被譽為天下第二行書。

到中唐後期,柳宗元和顏真卿的楷書被稱為“顏筋柳骨”。

青綠山水開始進入宮廷繪畫,但在當時未獲得長足的發展。

晚唐時期,書法的發展基本停滯,準備向宋朝時的新書寫體過渡;繪畫則發生極大的變動,單純的人物畫已經不能滿足統治者的審美需要,人物畫迅速向風俗畫演變。

山水畫則進入發展期,出現了水墨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