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壹名教師,必須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具有較高的人格魅力, 怎樣做個好老師心得體會
。教育家陶行知曾說過,“德者師之魂。”教師是學生崇拜和模仿的對象,教師只有以身作則,才能有效引導學生怎樣去做人和學習。學高為師,身正為範,這是對教師職業特征的概括,也是對現代教師人格塑造的要求。
做壹名好老師應該有職業之愛。幹壹行,愛壹行,既然自己選擇了教師這壹職業,就要把自己的這份職業當成壹種事業來對待,從而會產生壹種對事業的執著和熱愛,並且具有著壹種強烈的責任感。只有有了對事業的執著和熱愛,崇高的使命感和責任心才會油然而生;只有有了對事業的執著和熱愛,才會熱愛學生;在工作過程中高標準要求自己,時刻規範自己的言行。為人師表,以身立教,樂於奉獻,不計個人得失,壹切服從工作需要,自覺地積極地為每壹位學生的健康成長盡心盡力,盡職盡責。
做壹名好教師,還要具有愛崗敬業的精神,而敬業與愛學生是分不開的。要愛學生,要讓學生喜歡妳。春雨能溫暖冰封的泥土,朝陽能撫慰心靈的湖水,生命的歌聲能喚醒壹粒粒沈睡的種子。愛學生,就要像春風化雨般無聲,讓他成為莘莘學子心目中的壹種看得見,摸
得著的最為催人奮進的有效情愫,讓他成為人的壹生中壹道最賞心悅目的亮麗景致。師愛應該是每個學生都能充分享受的權利,充分沐浴愛的霞光。留有死角的師愛是壹種不公平的師愛,不成熟的師愛,因此我特別關註那些有“問題”的特殊孩子,我用心去體會孩子的心情,孩子的感受。所以我從來沒有因為他們學習或行為習慣差而放棄他們,因為他們就像是壹顆蒙著塵埃的珠子,作為教師的我有責任去發現他們,重視他們,為他們擦拭,幫他們發亮。也許他們的光是微弱的,但是我們要相信有光就會有希望。他們的接受能力差,我們要不厭其煩地壹遍又壹遍地為他們講解。讓這些孩子不斷地取得進步,慢慢跟上班集體前進的腳步。
二、加強學習,提升自身素質
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更何況壹名小學教師,要給學生壹杯水,自己必須先有壹桶水。我認為要做壹名好老師,甚至要有壹河的活水。這就要求我們不斷學習,具備紮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和淵博的文化知識。教師的專業知識是教書育人的資本,是將學生培養成才的必備條件,是教師必備的業務素質。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高素質的對社會有用的人才。此外,教師更應具有淵博的知識。有學者說“ 教師知道的東西,要大大超過他要教給學生的範圍,要具有寬闊的科學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