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朝花夕拾》的讀後感400字

《朝花夕拾》的讀後感400字

 捧著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不禁對魯迅先生以前發生的事情,年少時的童真產生興趣。從紛擾的生活中找到壹絲閑靜來寫已實屬不易。心裏又是這樣的復雜……

  《朝花夕拾》的讀後感_第1篇

 之前在語文課本上,陸陸續續讀過壹些《朝花夕拾》裏的壹些文章,這些文章讀起來特別有味道,往往讀過之後就很難忘記。這次,我翻開《朝花夕拾》這本散文集,細細地讀著,裏面的每篇文章都特別精彩,讀後令我有感而發。

 童年是美好的,魯迅的童年卻特別精彩,每讀裏面的壹片文章,就讀出了真實的感情,猶如親身經歷著魯迅童年裏發生的每壹件事。而且,我將魯迅的同年和我的童年相對比,發現我們的童年有壹些相似之處。

 魯迅童年的時候,家道已經衰落,大人們必須為生活奔波。魯迅由於做錯事情,經常被長輩責備,這些都讓他感到難過。

 我出生在平凡的家庭,爸爸媽媽必須為柴米油鹽、衣食住行而辛勤工作,根本沒時間陪我,在我做錯事後,他們會大聲責備我。魯迅,在文中流露出渴望得到家長的理解,我也希望家長理解我。

 這坌書中,最吸引我的壹篇是《狗、貓、鼠》,魯迅沒有朋友,只有小狗、小貓、小老鼠陪他玩。文中寫道,魯迅和壹只貓結仇,其實,和魯迅憂愁的不是貓,而是他生活的那個家庭環境。

 讀了這本書,我讀懂了魯迅的童年生活,也思考著自己的童年生活。

 這是壹本值得壹度的好書。

  《朝花夕拾》的讀後感_第2篇

 這周我閱讀了《朝花夕拾》這本名著,這本書用壹種巧妙卻毫不粗魯的方式深刻的抨擊了當時社會的黑暗和人們心中的蕪雜。

 而數篇文章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便是《父親的病》壹文,讓我感觸頗多。文中的兩位醫生貪婪、自私,愛故弄玄虛,在人命危急的關頭不發揮醫生自己救死扶傷的精神,還在那裏錙銖必較的要錢,開著毫無用處的方子,在病人壹病嗚呼後假惺惺的唏噓壹把,問心無愧的接過錢,隨後再昂首闊步的離開。總之,這兩位醫生是披著好人皮衣的小人。可其實,作者筆下的這兩個人,只是當時那個金錢至上的社會的壹個微乎其微的縮影。

 《阿長與仙海經》作者的.寫作目的實際上是為了懷念這位勞動婦女,可在長媽媽在給他講那些繁瑣的禮節時卻表現出了魯迅先生自小就對古制封建的反感。《朝花夕拾》壹書雖從頭到尾沒有壹篇文章是專門批判和咒罵古代的封建的。可在很多文章中的字裏行間,都表現出了作者對於古典封建制度的不屑壹顧與厭惡。

 《朝花夕拾》中還有幾篇是專門諷刺和唾罵那些道貌岸然的“正人君子”的;如《無常》壹文,寫出了普通百姓對於這個“鬼而人,理而情”形象的喜愛,其原因是在當時的社會,人間是沒有公正的,金錢至上,又惡無惡報,以至於陰間都比人間公正。文章的語言力透紙背,字裏行間對舉著“公理”、“正義”旗號的小人給予了辛辣的嘲諷,以及尖銳的批評。

 《朝花夕拾》中的文章都記敘回憶,但並不只是刻板、單調的記錄,而是加入自己成長後的理解,再通過文學的藝術加工,最後才躍然紙上。

 魯迅先生的壹生雖談不上萬分坎坷,卻也絲毫不壹帆風順,可在文章中他從不將筆墨用在自己的情感之上,而是突出他所想表達的東西層面上。也可由書中看出魯迅先生的偉大。

 《朝花夕拾》讓我收益良多,而書之趣遠不止這麽多,書無疑是我們的良師益友,只願它可以伴隨我們壹直到老。

  《朝花夕拾》的讀後感_第3篇

 在這兩個星期中,我閱讀了魯迅先生所著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在這本書中,壹篇篇充滿著時間記憶的故事,壹系列的經典回憶,使我難以忘懷。

 同時這本書中也向我們描繪了亂世百姓的生活,封建社會的規章制度,社會對人民的壓迫,而書中的批判、諷刺、嘲笑等,都表現了魯迅先生對當時社會的反感與不滿,希望民族進步,社會安定。

 在書中有壹個讓我難以忘記的人物:“阿長”,阿長是壹個很不幸的又渴望著壹生平平安安的勞動婦女。她的名字不為人知,又出生低下,她不識字也沒文化。更不幸的是,還是青年的她,卻不幸地守了寡,為養活自己和兒子在別人家中做女工,卻壹年才能請幾天假回家。

 但她相信,自己的不幸算不上什麽,繼續堅持並熱愛生活,希望自己能平平安安,當魯迅先生回憶時對她的祝福“仁厚黑暗的地母啊,願在妳懷裏永安她的魂靈”。

 然而阿長對孩子傾註了壹片心血。前半部分基本寫得比較壓抑,但寫的是兒時的心理。其實阿長對孩子關愛是壹直不變的,從沒有改變過。

 魯迅是壹輩子跟書打交道的大文學家,而他寶貴的第壹本圖書就是阿長買的,魯迅紀念阿長,也是理所當然的。

 這本書的經典回憶,與每壹篇故事裏的經典人物,都描寫得無比詳細,並且描寫得無比精致,讓我永生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