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新海誠的動畫總是帶著心酸的感覺,保持在妳要哭卻沒有哭的痛覺裏。妳知道絢爛多彩的美景是真的,妳知道轉瞬即逝的殘酷是真的,妳知道念念不忘必有回響是真的,但妳總會淹沒在人潮中。
除非妳們去找到彼此,否則連夢境也會將妳湮沒在龐大的孤獨感中。
在《雲之彼端約定的地方》裏就已經涉及平行世界,但比較《妳的名字》,前者重心更多放在對約定的堅守上,而在後者時空穿梭於不同時空已是推動故事情節的重要因素。可以說《妳的名字》混合了《雲之彼端》和《秒速五厘米》的優點並將之發揚光大,在大格局把握優良之余穿插經典的愛情拯救故事,讓《妳的名字》不再停留在個體情緒的渲染裏,而是真正有了大家風範。
夢裏相逢人不見
若知是夢何須醒
縱然夢裏常幽會
怎比真如見壹回
妳會為了夢中追尋的人,等待多久?出現在妳靈魂纏繞的時空裏的人,醒後要有多艱難才得壹見?更重要的是,如果僅僅是似曾相識的感覺,手握不住、眼瞧不得,妳可以為了它抵擋住近在眼前的生活的誘惑和逼迫麽。
從喜入悲再以喜劇結尾,或許就是新海誠這部動畫熱賣的重要原因。它不會像《秒速》那般用糾結纏繞的心事訴說不可避免的哀傷,不會像《言葉之庭》在片尾曲中試想壹個難以付諸的未來。它明確指明了要堅守所付出的代價:孤獨、迷茫、困惑、失落......每分每秒的回憶都如煎熬,每時每次的思考都是折磨,所以多數人選擇淡忘和放棄,所以多數人都熱愛這種?再相聚不分離?的結尾。
鄉村高中女生三葉某天醒來發現和東京高中男生瀧互換了身體,彼時壹刻壹千五百年難遇的彗星正在緩緩靠近,他們的相遇伴隨著彗星滑過而休止。不甘心莫名其妙斷絕關系的瀧通過自己的殘存的記憶找到了三葉生活的小鎮,原來三葉和他的生活跨越了三年的時空,真正的三葉已經在三年前彗星分裂的隕石墜落中隨著小鎮被毀滅而死亡。
渴望再見三葉壹面的瀧來到了三葉家族世代供奉的神位前許願,於是回到三年前彗星降落的當天,以三葉身份醒來的瀧聯系了三葉的朋友試圖拯救小鎮,而在三年後的神位前,三葉以瀧的身份蘇醒,二人在傍晚時交換身體,世世代代守護著小鎮的巫女三葉要親自履行自己的職責......
每壹個撲朔迷離的謎團都隨著兩個不拋棄、不放棄的孩子的堅持而大白,突然出現的結繩、貢獻給神的口嚼酒、絢爛而危險的彗星,都牽系著三葉家族守護小鎮的信念。她們以世世代代的穿越為誓、以愛情作賭,只為改變這個小鎮的命運。虔誠的儀式、堅定的信仰、善良的初心、堅定的愛意,終於得以讓這座小鎮得救。把故事設定在高中時期,也迎合了這個年齡段的性意識、叛逆意識萌芽時期,最美好的沖動和最珍貴的回憶都在這裏。
結繩的含義也很符合我國古代?千裏姻緣壹線牽?的說法,紅繩的糾結纏繞在這裏被賦予了時間的神秘與永恒,漫長反而證明了情比金堅的可貴,如果要相信冥冥中自有天註定,不如更相信命運是被自己那壹點固執所改變。去追尋壹個人,或壹個地方,或是壹段回憶,再艱辛都不重要,讓我們從頭開始,從?妳是誰?開始。
古韻的祭祀碰撞時空的穿梭,寧靜的田園擁抱喧囂的都市,被遺忘的記憶尋覓舊時的眷侶,這麽巧,我也壹直在等妳。
妳的名字影評精選3篇2可以肯定的是但凡我早四五年看《妳的名字》,定能感動得死去活來。只是時光荏苒,不允我復當年動容之勇。畢竟抱著愛情童話空歡喜的年紀壹過,不再是孩子,也無余力去追逐虛無縹緲的風箏。任她們飛啊飛啊,韶顏稚齒是在水壹方的壹抹芬芳,不含半點瑕疵,如遇至寶,叫人耽溺得慌張。清新至此,也不妨煞風景哼上壹句?來啊,快活啊,反正有大把愚妄?。
這應該是到歲數之人的通病。冷暖嘗透,唱反調反而有了理。我曾以為只因自己男性,才被賦予了?鐵石心腸?之權利,但當我轉過頭問陪同而來的女同事,有否被感動,她似乎更在意之後的晚餐要去哪裏吃。天下之大,《妳的名字》的受眾還是分明的。不可置否這部電影的好看,但過了青春期的可人兒們輕易不要期望過高,若真想求個觸動,重溫遍《十二夜》吧。
《妳的名字》的好,源自從前只識畫得最好風景的人,突然用這本領頓悟了漫畫語言,從此每壹幀皆賞心悅目的'畫面有了值得領會的用武之地,明媚景致頃刻喚醒生機,姹紫嫣紅看上去都散發著仙氣。然而,啞巴突然開口唱,總有不適感緊隨驚喜。《妳的名字》的故事,只不過是相對於新海城無病呻吟的過往,堪稱質的飛躍,尚算完整的情感表達,支撐著壁紙級畫面以外所需的可看性,但大體上仍不夠順暢。明眼人都能看得出,它那並不新鮮的身體互換設定之後,是《觸不到的戀人》與《妳眼中的世界》相加,又帶些《穿越時空的少女》色彩的《秒速五厘米》。新海誠依然在講他的情愫,只不過換了個更引人入勝的講述方式,用以上套路的疊加來制造的反轉,使影片前段時刻維持著懸疑氛圍,還相應留下伏筆,但不夠純熟的處理,最終呈現的效果難掩故事上的幾處斷層,任由演變為片中突如其來的配樂和快剪,打破了連貫性。這不太在乎敘事技巧的簡單粗暴,好像已是壹種風格體現於新海誠,恰如其逼近寫實的筆觸下細節勾勒,像水珠滴落、物體陰影等細微處的苛求,精益求精到了病態的地步。
即相較宮崎駿的蕩氣回腸,新海誠的?小家子氣?則著重真實。動及南北戰爭的《雲的彼端》,視角集中於主角們的日常上,哪怕此刻故事背景裏的日本已被蘇聯分裂,新海誠仍有心情作純情。只是他好似將自己的想象力都揮霍在精妙構圖上,唯獨對故事細節考慮不周。他時常會創作壹個象征性符號貫穿故事,《言葉之庭》用雨譜詩情畫意,《妳的名字》用發帶表前因後果。可當回過頭看《星之夢》,2047年的?諾基亞?倒是能把現如今智能機黑得體無完膚。直到《妳的名字》裏兩位主角也配置了?iPhone?,只是二人相隔三年,壹個生於東京,壹個在某村鎮生活,互用手機竟毫無違和,勿忘壹年換代兩部的?iPhone?,連app都該更新了四五次。新海誠擁抱真實,可二次元裏的真實,盡他所能,還是付諸壹笑吧。
二次元教會我們的事情,有正能量者要居多數。《妳的名字》裏的愛情沒有重蹈《秒速五厘米》覆轍,新海誠此番手下留情,循循善誘,是有著出於商業化的考慮。所謂的小清新小格局都僅為表象,實則在影片上映前,最受矚目的要數其豪華的幕後團隊,田中將賀及安藤雅司的加入,在真正意義上達到了電影級制作規模,無疑令小資的新海誠有了成為大熱的資本;搖滾樂團Radwimps耗時壹年半打造的配樂;以及不容忽視的高顏值配音陣容神木隆之介,《千與千尋》起便是吉蔔力工作室的常客;上白石萌音和長澤雅美是非專業聲優,後者配過《虞美人盛開的山坡》。藝人擔任配音,吸精效果不俗,好似木村拓哉之於《哈爾移動城堡》的高票房。據實說,我看《妳的名字》壹半動機是為長澤雅美。往往,遇見壹部好電影的起因好單純。
而遇見壹個好情人,真需搭上?難得?二字。從難得好情人,到難得去做好情人;從妙不可言到有苦難言,當中的差之分毫,當真是交往過後沾了不少壞情人的壞習氣所致。《妳的名字》有趣於它本末倒置,讓倆個主角先滲入彼此習氣,再生情愫。當愛妳亦是愛自己,是能抹掉差異的親昵,憶不起君之名字,但曾相遇,已然是我之幸事。
情愛中的男男女女的確似足天使,待熱度冷卻,折翼歸人間,亦順其自然。想想片中二人追尋著的,正映襯了現實世界裏人們對真命天子的心之所向,越尋不到越把對方理想化。然而,我們總是輸給?然而?,這個童話裏覓不到,現實裏常致我們傷痕累累的詞,於《妳的名字》當然也不會出現。電影的天馬行空至少贈予我們夢壹場,總好過甜言蜜語得天花亂墜。而能被新海誠賞心悅目地騙壹次,縱如我已無動於此,仍期待著下次下次。
妳的名字影評精選3篇3從《星之聲》《雲之彼端約定的地方》《秒速 5 厘米》《追逐繁星的孩子》到《言葉之庭》再到《妳的名字》,新海誠壹直在努力嘗試突破自己,《妳的名字》便是他辛苦耕耘的收獲。這部雖然有著很多缺陷,但依然可以讓大部分中國動畫電影汗顏的作品,為觀眾編織了壹個美妙的夢境,夢中,是無數人經歷過的青春,那裏,有悸動、有成長、有期待、有憂傷、有遺忘、有拯救、有選擇、有追尋、有溫暖、有浪漫 我覺得,這樣壹部畫風明麗清新,畫面清晰逼真,細節處理到位,配樂恰到好處,風格細膩委婉的影片,在中國大陸上映不到 4 天,票房 3 億元也是毫不意外的。
《妳的名字》采用三葉和瀧雙主線的敘事方法,運用倒敘、插敘和蒙太奇等多種手法,講述了兩個高中生在夢裏互換身體,隔著時空相知相戀、相愛相忘,彼此尋找的愛情故事。電影的前半部分,以三葉的視角為主,描述了三葉的日常生活以及她對東京都市生活的向往,講述了三葉與瀧的相遇相知,相戀相離。後半部分則以瀧的視角為主,講述了三葉與瀧之間的身體互換因為彗星的到來而中斷,瀧便勇敢地踏上了尋找三葉之路。最終,瀧和三葉壹起成功地拯救了糸守鎮的居民。在同壹時空短暫的相逢之後,便是長久的分離與遺忘。災難之後的三葉來到東京生活,和繼續在東京生活的瀧壹樣,他們壹直都隱隱記得在追尋壹個人,壹個重要的,絕不能忘,也絕不想忘的名字。最終,在無數次擦肩而過之後,他們終於在東京的尋常陌裏相逢,含淚微笑著問彼此:" 妳的名字是?"
整部電影懸念叠起,層層推進,雖說男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依然不夠豐富,情感線索略顯突兀比如瀧最初喜歡的是前輩奧寺,但因為和三葉交換身體,才慢慢被三葉所吸引,對奧寺情感的轉移和對三葉的愛缺乏鋪墊,略顯突兀。至於三葉為什麽喜歡瀧,片中也缺乏交代。此外,劇情中也有不少漏洞,有些情節也不夠順暢。但總體來說,片中人物形象個性鮮明,情感細膩,真實動人,而片中配角地位的強化與形象的立體,使劇情變得更為飽滿厚重,比如青梅竹馬並終成眷屬的早椰香和敕使,三葉的妹妹四葉,瀧的朋友司、前輩奧寺等(這壹點在近期《我不是潘金蓮裏》也有體現,集中體現在秦玉河這個人物身上)。雖說片子是 " 交換時空 " 的老題材,但在表達的過程中卻展現出了許多有趣的新意,比如電影裏對時間的解讀和對神靈的供奉,以及對繩結、女巫、口嚼酒等眾多日本傳統文化元素的加入,反映出日本民間社會的傳統以及文化內涵反觀中國的動畫電影,不由得感慨良多,不論是票房驚艷的《大聖歸來》還是評論兩極分化的《大魚海棠》,中國的國產動畫電影恐怕還有漫漫長路要走。
《妳的名字》中的很多場景取材於現實世界,營造出壹種真實的氛圍,而這些場景的刻畫又是在現實基礎上的美化,那些絢麗的色彩和強烈的光影對比,給日常景象披上了壹層唯美的外衣,給人亦真亦幻之感。影片中多次作為空鏡頭出現的天空、雲朵、海水等更是炫彩奪目,極富渲染力,如同壹首首清麗的抒情小詩,蘊含著無窮意味,令人回味良久。此外,影片的細節逼真到位,無論是在劇情中起到重要作用的紅頭繩還是維系二人聯系的手機,抑或是和《言葉之庭》中的雪野百香裏非常相像的古文老師(二者同用花澤香菜配音)、黑板上寫下的《萬葉集》,無不顯示出導演的良苦用心。
《妳的名字》最終以三葉和瀧兩人在同壹個時空中的相逢結束,可是,我更希望電影在茫茫大雪中,兩人在天橋上相遇卻擦肩而過的時候結束因為,與其等待雞零狗碎的生活將愛情燃燒殆盡,何不就這樣,讓愛情的煙花在他們模糊的記憶深處璀璨綻放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也許,彼此深深地牽掛與思念,才是最好的結局?不過,對於為生計勞碌奔波,整天壹地雞毛的蕓蕓眾生而言,大約,每個人都需要做壹場像《妳的名字》這樣不願醒來的夢。畢竟,刻骨銘心,不染塵俗,至純至真的愛才是我們瑣碎庸碌人生中的亮光,我們需要愛來豐富我們的生命,需要愛來滋養我們的歲月,需要有壹個我深愛的妳,讓我用世界上最輕最輕的聲音,呼喚妳的名字,如日,如月,如燈,如鉆石,如繽紛的火花,如閃電,如原始森林的燃燒的發光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