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團結合作的著名事例簡短是什麽?

團結合作的著名事例簡短是什麽?

1、將相和

趙王封藺相如為上卿,職位比廉頗高。廉頗很不服氣,他對別人說:“我廉頗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立下許多大功。他藺相如有什麽能耐,就靠壹張嘴,反而爬到我頭上去了。我碰見他,得給他個下不了臺!”

這話傳到了藺相如耳朵裏,藺相如就請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頗見面。

有壹天,藺相如坐車出去,遠遠看見廉頗騎著高頭大馬過來了,他趕緊叫車夫把車往回趕。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順眼了。他們說,藺相如怕廉頗像老鼠見了貓似的,為什麽要怕他呢!藺相如說:“諸位請想壹想,廉將軍和秦王比,誰厲害?”

他們說:“當然秦王厲害!”藺相如說:“秦王我都不怕,會怕廉將軍嗎?大家知道,秦王不敢進攻我們趙國,就因為武有廉頗,文有藺相如。如果我們倆鬧不和,就會削弱趙國的力量,秦國必然乘機來打我們。我所以避著廉將軍,為的是我們趙國啊!”

藺相如的話傳到了廉頗的耳朵裏。廉頗靜下心來想了想,覺得自己為了爭壹口氣,就不顧國家的利益,真不應該。

於是,他脫下戰袍,背上荊條,到藺相如門上請罪。藺相如見廉頗來負荊請罪,連忙熱情地出來迎接。

從此以後,他們倆成了好朋友,同心協力保衛趙國。

2、郭子儀和李光弼

唐玄宗時,郭子儀和李光弼曾同是朔方節度使安思順的屬下部將。兩人之間有矛盾,平時互不講話。後來安祿山叛亂,郭子儀升任朔方節度使,統兵抵禦。

李光弼就成了郭子儀的部將。皇帝命令郭子儀率部出征,李光弼擔心郭子儀會利用手中權力尋機報復。

李光弼硬著頭皮對郭子儀說:“我過去得罪您,是我的不是,今後不管處置我,我無怨言,只希望高擡貴手放過我妻兒。”

沒等李光弼說完,郭子儀緊緊抱住李光弼,滿眼流淚地說:“國家危急,百姓遭殃,正需要我們同心協力,眼下正需要妳這樣人才,此時,怎能計較個人恩怨?”

從此,郭李同心,將帥協力,在平息安史叛亂中,戰功卓越顯著。

3、管仲和鮑叔牙

管仲家貧,自幼刻苦自學,通“詩”、“書”,懂禮儀,知識豐富,武藝高強。他和摯友鮑叔牙分別做公子糾和公子小白的師傅。

齊襄公十二年(前686年),齊國動亂,公孫無知殺死齊襄王,自立為君。壹年後,公孫無知又被殺,齊國壹時無君。

逃亡在外的公子糾和小白,都力爭盡快趕回國內奪取君位。管仲為使糾當上國君,埋伏中途欲射殺小白,箭射在小白的銅制衣帶鉤上。小白裝死,在鮑叔牙的協助下搶先回國,登上君位。他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齊桓公。

桓公即位,設法殺死了公子糾,也要殺死射了自己壹箭的仇敵管仲。鮑叔牙極力勸阻,指出管仲乃天下奇才,要桓公為齊國強盛著想,忘掉舊怨,重用管仲。桓公接受了建議,接管仲回國,不久即拜為相,主持政事。管仲得以施展全部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