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羽毛球的比賽規則是什麽?

羽毛球的比賽規則是什麽?

羽毛球基本規則:21 分制,3局2勝為佳;每球得分制;每回合中,取勝的壹方加 1 分;當雙方均為 20 分時,領先對方 2 分的壹方贏得該局比賽;當雙方均為 29 分時,先取得 30 分的壹方贏得該局比賽;壹局比賽的獲勝方在下壹局率先發球。

羽毛球完整比賽規則:

壹、比賽計分:

1、每場比賽采取三局兩勝制。

2、比賽開始前,雙方選手通過投擲硬幣方式確定由哪壹方來選擇是先發球或後發球。

3、率先得到21分的壹方贏得當局比賽。

4、如果雙方比分打成20比20,獲勝壹方需超過對手2分才算取勝。

5、如果雙方比分打成29比29,則率先得到第30分的壹方取勝。

二、發球規則:

1、發球時任何壹方都不允許非法延誤發球。

2、發球員和接發球員都必須站在斜對角發球區內發球和接發球,腳不能觸及發球區的界線;兩腳必須都有壹部分與地面接觸,不得移動,直至將球發出。

3、發球員的球拍必須先擊中球托,與此同時整個球要低於發球員的腰部。

4、擊球瞬間,球拍桿應指向下方,從而使整個拍頭明顯低於發球員的整個握拍手部。

5、發球開始後,發球員的球拍必須連續向前揮動,直至將球發出。

6、發出的球必須向上飛行過網,如果不受攔截,應落入接發球員的發球區內。

7、壹旦雙方運動員站好位置,發球員的球拍頭第壹次向前揮動即為發球開始。

8、發球員須在接發球員準備好後才能發球,如果接發球員已試圖接發球則被認為已做好準備。

9、壹旦發球開始,球被發球員的球拍觸及或落地即為發球結束。

10、首局獲勝壹方在接下來的壹局比賽中率先發球。

三、單打發球規則:

1、發球員的分數為0或雙數時,雙方運動員均應在各自的右發球區發球或接發球;發球員的分數為單數時,雙方運動員均應在各自的左發球區發球或接發球。

2、如“再賽”,發球員應以該局的總得分來站位。

3、球發出後,由發球員和接發球員交替對擊直至“違例”或“死球”。

4、接發球員違例或因球觸及接發球員場區內的地面而成死球,發球員就得壹分。隨後,發球員再從另壹發球區發球。

5、發球員違例或因球觸及發球員場區內的地面而成死球,發球員即失去發球權,對方得壹分並獲得發球權。

四、雙打發球規則:

1、壹局比賽開始和每次獲得發球權的壹方,都應從右發球區發球。

2、只有接發球員才能接發球;如果他的同伴去接球或被球觸及,發球方得壹分。

3、自發球被回擊後,由發球方的任何壹人擊球,然後由接發球方的任何壹人擊球,如此往返直至死球。

4、自發球被回擊後,運動員可以從網的各自壹方任何位置擊球。

5、接發球方違例或因球觸及接發球方場區內的地面而成死球,發球方得壹分,原發球員繼續發球。

6、發球方違例或因球觸及發球方場區內的地面而成死球,原發球員即失去發球權,對方得壹分並獲得發球權。

7、每局開始首先發球的運動員,在該局本方得分為0或雙數時,都必須在右發球區發球或接發球;得分為單數時,則應在左發球區發球或接發球。

8、每局開始首先接發球的運動員,在該局本方得分為0或雙數時,都必須在右發球區接發球或發球;得分為單數時,則應在左發球區接發球或發球。

9、上述兩條相反形式的站位也適用於他們的同伴。

10、如有再賽,則以該局本方總得分來站位。

11、發球必須從兩個發球區交替發出。

12、任何壹局的首先發球員失去發球權後,由該局首先接發球員發球,然後由首先接發球員的同伴發球,接著由他們的對手之壹發球,再由另壹對手發球,如此傳遞發球權。

13、運動員不得有發球順序錯誤和接發球順序錯誤,或在同壹局比賽中連續兩次接發球。

14、壹局勝方中的任壹運動員可在下壹局先發球,負方中的任壹運動員可先接發球。

15、發球員或接發球員的同伴站位不限,但不得阻擋對方發球員或接發球員的視線。

五、重發球規則:

1、遇到不能預見或意外的情況。

2、除發球外,球過網後掛在網上或停在網頂。

3、發球時,發球員和接發球員同時違例。

4、發球員在接發球員未做好準備時發球。

5、比賽進行中,球托與球的其他部分完全分離。

6、司線員未看清,裁判員也不能做出決定時。

7、“重發球”時,最後壹次發球無效,原發球員重新發球。

六、發球區錯誤:

1、發球順序錯誤。

2、從錯誤的發球區發球。

3、在錯誤的發球區準備接發球,且對方球已發出。

七、發球區錯誤的裁判的方法:

1、如果錯誤在下壹次發球擊出前發現,應重發球;只有壹方錯誤並輸了這壹回合,則錯誤不予糾正。

2、如果錯誤在下壹次發球擊出前未被發現,則錯誤不予糾正。

3、如果因發球區錯誤而“重發球”,則該回合無效,糾正錯誤重發球。

4、如果發球區錯誤未被糾正,比賽也應繼續進行,並且不改變運動員的新發球區和新發球順序。?

八、違例細則:

1、發球不合法違例。

2、發球員發球時未擊中球。

3、發球時,球過網後掛在網上或停在網頂。

4、界外球:①球落在球場邊線外。單打的邊線,是在邊界的裏面壹條。雙打的邊線就是最外面壹條。單打的前發球線,就是最前面的壹條線。後發球線就是底線。發球在這兩條線之間才有效。雙打的前發球線和單打壹樣,都是最前面壹條,後發球線是底線前的那壹條線。發球在這兩條線之間才有效。②球從網孔或從網下穿過。③球不過網。④球碰屋頂、天花板或四周墻壁。⑤球碰到運動員的身體或衣服。⑥球碰到場地外其他人或物體。

5、比賽時,球拍或球的最初接觸點不在擊球者網的這壹方(擊球者擊球後,球拍可以隨球過網)。

6、球網附近的違例:①運動員球拍、身體或衣服觸及網或網的支持物。②運動員的球拍或身體,以任何程度侵入對方場區。③妨礙對手,如阻擋對方緊靠球網的合法擊球。

7、比賽時,運動員故意分散對方註意力的任何舉動,如喊叫、故作姿態等。

8、連擊違例:①擊球時,球夾在或停滯在拍上緊接著又被拖帶。②同壹運動員兩次揮拍連續擊中球兩次。③同壹方兩名運動員連續各擊中球―次。④球碰球拍繼續向後場飛行。

9、運動員違反比賽連續性的規定。

10、運動員行為不端。

九、死球:

1、球撞網並掛在網上,或停在網頂。

2、球撞網或網柱後開始在擊球者壹方落向地面。

3、球觸及地面。

4、“違例”或“重發球”已被宣報。

十、交換場地:

1、第壹局結束。

2、第三局開始。

3、第三局中或只進行壹局的比賽進行至壹方達到11分時。

4、運動員未按以上規則交換場區,壹經發現立即交換,已得分數有效。?

十壹、賽中休息:

1、當壹方在比賽中得到11分後,雙方隊員休息1min。

2、兩局比賽之間的休息時間為2min。?

十二、裁判:

1、裁判長:對比賽全面負責。

2、臨場裁判:主持壹場比賽並管理該球場及其周圍。臨場裁判員應向裁判長負責。

3、發球裁判員:應負責宣判發球員的發球違例。

4、司線裁判:對球在其分管線的落點宣判“界內”或“界外”。

十三、臨場裁判員的工作方法:

1、對其所分管職責內的事實的宣判是最後的裁決。

2、維護和執行羽毛球比賽規則,及時地宣報“違例”或“重發球”等。

3、對申訴應在下壹次發球前做出裁決。

4、使運動員和觀眾能隨時了解比賽的進程。

5、與裁判長磋商後撤換司線或發球裁判員。

6、在缺少臨場裁判員時,對無人執行的職責做出安排。

7、在臨場裁判員未能看清時,執行該職責或判“重發球”。

8、將所有與規則有關的爭議提交裁判長(類似的申訴,運動員必須在下壹次發球擊出前提出;如在壹局比賽結尾,則應在離開賽場前提出)。

羽毛球的簡介:羽毛球(Badminton)是壹項隔著球網,使用長柄網狀球拍擊打用羽毛和軟木制作而成的壹種小型球類的室內運動項目。羽毛球比賽在長方形的場地上進行,場地中間有網相隔,雙方運用各種發球、擊球和移動等技戰術,將球在網上往返對擊,以不使球落在本方有效區域內,或使對方擊球失誤為勝。?

羽毛球的歷史:羽毛球運動的起源有很多說法,但最認可的是起源於14—15世紀的日本。而現代羽毛球運動是起源於印度,形成於英國。1875年,羽毛球運動正式出現於人們的視野中。1893年,英國的羽毛球俱樂部逐漸發展起來,成立了第壹個羽毛球協會,規定了場地的要求和運動的標準。1939年,國際羽聯通過了各會員國***同遵守的第壹部《羽毛球規則》。2006年,國際羽毛球聯合會(IBF)的正式名稱更改為羽毛球世界聯合會(BWF),即世界羽聯。羽毛球運動的最高組織機構是世界羽聯,1934年在倫敦成立。

中國最高組織機構是中國羽毛球協會,1958年9月11日在武漢成立。對於羽毛球運動的起源,人們說法不壹。在第14—15世紀時,最初的羽毛球拍形態在日本首次出現,這是壹種用木頭制作的球拍,同時櫻桃核上插上羽毛做成羽毛球。這便是歷史上第壹次羽毛球運動的形成。但是這種設計由於堅固性較低,飛行速度緩慢,所以不久後便逐漸在人們的視野中消失。18世紀左右,印度開始出現了壹種與日本最初的羽毛球運動相似的遊戲。他們的球是用直徑為6厘米的硬紙板做成,中間設有小孔,在羽毛的襯托下,變成了羽毛球。在印度這項運動被稱為普那。

而現代羽毛球運動起源於印度,形成於英國。

19世紀60年代,壹批英國退役軍官從印度孟買帶回國壹種類似羽毛球運動的名為“蒲那”的遊戲。

1870年,英國人開始用軟木頭和羽毛的組合進行了球拍的研究。

1873年,有壹些英國國爵在明頓鎮的莊園裏進行了羽毛球的運動,當時的運動場地是在壹個葫蘆形的綠地中,中間掛上網狀欄桿,從此之後,羽毛球的運動便開始普及起來。

1875年,羽毛球運動正式出現於人們的視野中。

1877年,第壹本羽毛球比賽規則在英國出版。

1878年之後,英國人制訂了更加完善和統壹的運動規則,整體的內容與當今的羽毛球運動相差不多。

1893年,英國的羽毛球俱樂部逐漸發展起來,成立了第壹個羽毛球協會,規定了場地的要求和運動的標準。

1899年,英國羽毛球協會舉辦了第壹次羽毛球錦標賽。

1910年,現代羽毛球運動傳入中國。

1934年,由丹麥、愛爾蘭、荷蘭、新西蘭、加拿大、英國等國家聯合舉辦的國際羽毛球運動,正式在全世界人民面前亮相,這是壹場將總部建設在英國倫敦的聯合會議,這項運動逐漸在歐洲興起,並且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註。

1939年,國際羽聯通過了各會員國***同遵守的第壹部《羽毛球規則》。

1978年,在香港成立了世界羽毛球聯合會(簡稱世界羽聯)先後舉辦了兩屆世界羽毛球錦標賽。

1981年5月,國際羽毛球聯合會重新恢復了中國在國際羽聯的合法席位,從此揭開了國際羽壇歷史上新的壹頁。

1985年6月5日,國際奧委會第90次會議上決定將羽毛球列為奧運會的正式比賽項目。1988年,羽毛球被列為漢城奧運會的表演項目取得了成功。

1992年,在巴塞羅那奧運會上羽毛球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設男、女單、雙打4塊金牌。

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上,增設了混合雙打比賽項目,使奧運會羽毛球項目金牌總數增至5塊。

2005年,國際羽聯總部搬至吉隆坡。

2006年,國際羽毛球聯合會(IBF)的正式名稱更改為羽毛球世界聯合會(BWF),即世界羽聯。同年,在試行了3個月的羽毛球新規則後正式實施。在該年湯姆斯杯和尤伯杯賽中首先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