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是中國古代文學家杜甫的作品。
全文如下: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裏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譯文:
風急天高,猿猴悲鳴,湖水清澈,沙灘潔白,飛鳥歸巢。
無邊無際的枯葉落下,長江滾滾向東流。
我長久地漂泊異鄉,多年來飽受疾病之苦,獨自登上高臺。
困難和痛苦使我的頭發變成銀白,我以淒涼的身影,停止了喧囂的宴會。
出處:
這首詩出自杜甫的《登高》壹篇中。
創作背景:
杜甫是中國唐代著名的詩人,被尊稱為"詩聖"。他的詩作多以表達社會不公、人民疾苦和自己的憂傷為主題。《登高》是他創作的壹首詩,通過對自然景色和個人遭遇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內心對流年逝去、身世滄桑的感慨。
使用環境:
這首詩常被用於表達對逝去歲月和個人境遇變遷的思考和感慨。在文學創作、個人情感表達和文藝演出等場合中,都可以使用這首詩來描繪人生的變幻和對時光的思考。
作者簡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號稱"杜工部",四川綿州(今四川綿陽)人。他是唐代著名詩人之壹,以其深沈的思想和廣闊的藝術表達而聞名於世。杜甫的作品涉及詩、賦、曲、文等多個領域,以揭示社會的不公和人民的疾苦為主題,以抒發自己的憂憤為目的,成就了獨具風采的杜甫詩風。他的代表作品包括《登黃鶴樓》、《月夜憶舍弟》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等。杜甫的詩才被後人稱頌不已,被譽為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巨擘之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