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民不信不立”是什麽意思?

“民不信不立”是什麽意思?

是 “民無信不立”

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百姓對國家都沒有足夠的信任,那麽這個國家就不能很好的建立起來.

民無信不立 [ 原文 ] 出自《論語》,是孔子所言. 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 譯文 ] 子貢問怎樣治理政事.孔子說:“備足糧食,充實軍備,老百姓對政府就信任了.”子貢說:“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壹項,在這三項之中去掉哪壹項呢?”孔子說:“去掉軍備,飯還是要吃的.”子貢又問:“如果迫不得已還要去掉壹項,在這兩項之中又去掉哪壹項呢?”孔子回答說:“去掉糧食.因為,自古以來誰也免不了壹死,沒有糧食不過是餓死罷了,但壹個國家、壹個政府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就要垮掉.” 而且老百姓不受,國家也會壹天壹天的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