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求關於探險家的壹些故事

求關於探險家的壹些故事

1.大衛·立文斯頓:“闖”入非洲

探險成果:第壹次考察了中部非洲

時 間:1841年至1873年

對於蘇格蘭博士、傳教士大衛·立文斯頓來說,穿越非洲的沙漠、雨林和荒山,意味著實現了他自己的夢想。他曾與獅子搏鬥並差點失去壹條手臂;他發現了世界上最大的瀑布之壹,並以英國女王的名字將它命名為“維多利亞”。

他在尋找尼羅河源頭的路上失明了。5年後,新聞記者亨利·斯丹在壹個小茅屋前找到了立文斯頓博士,並提出了著名的口號:“立文斯頓博士,我想我做!”這句口號,激勵了無數後來的探險家。

2.羅伯特·皮爾瑞:到達北極

探險成果:最早到達北極

時 間:1909年

羅伯特·皮爾瑞和他信賴的夥伴馬瑟·漢森(另壹個天才探險家),以及其他4名隊員壹起向北前進。前往北極的途中,他們鏟除了15米高的冰峰,忍受著極其寒冷的天氣,遭遇過漫無邊際的大霧——那大霧仿佛是整個北美大草原燃燒冒出的黑煙。

當他們最終到達北極時,衣衫破爛的皮爾瑞激動萬分,他揮舞著妻子親手縫制的美國國旗,真實地感覺到自己正站在世界的頂端。

3.羅德·阿蒙森:到達南極

探險成果:最早到達南極

時 間:1911年

在向北極航行的途中,羅德·阿蒙森突然決定前往南極。因為他認為,比起考察已經被開發的土地,成為首先到達南極的人更“酷”。“我將在那裏戰勝妳!”阿蒙森把這個消息傳給了他的競爭者——正在前往南極途中的探險家羅伯特·斯科特。

在世界上最冷的地方,阿蒙森靠狗拖著雪橇在冰雪覆蓋的荒原上滑行。事實證明,這簡直是絕妙的主意。因為,斯科特選擇了小馬做交通工具,結果糟透了,馬蹄在雪地上不停地打滑。最後,阿蒙森比斯科特早四個星期到達南極。

4.龐斯·德·利昂:發現“陽光國度”

探險成果:發現佛羅裏達

時 間:1513年 ……

曾經有壹個傳說,有壹眼泉水叫做不老泉,第壹個嘗到不老泉的人,將得到財富、名譽和再次年輕的機會。但問題是,沒有人知道這傳說中的泉水到底在哪裏。

西班牙探險家龐斯·德·利昂從南美洲啟航,壹直走到土耳其島和聖·薩瓦多島,也沒有找到。雖然龐斯沒有找到不老泉,但是,作為第壹個踏上這片土地、並將它命名為“Pascua Florida”(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佛羅裏達)的歐洲人,他的確獲得了財富和名譽。

5.馬克·波羅:走進中國

探險成果:最早考察中國的歐洲人之壹

時 間:始於1271年

在中世紀,當其他小夥伴還沈迷於彈子遊戲時,馬可·波羅的父親和叔叔問他:要不要同他們壹起騎馬從意大利旅行到中國。現在,讓我們看看真正不可思議的事吧:這個熱愛冒險的17歲男孩,竟然毫不猶豫答應了!

馬可說,在旅行中,他在沙漠裏仿佛聽到了死神的召喚。但是,當他到達龐大而輝煌的元大都(元朝首都)時,他覺得這壹切都是值得的。因為壹切都那麽神奇:可以買東西的紙(幣)、色彩艷麗的紋身,像神話中獨角獸壹樣的犀牛…

馬可把這次旅行寫成了壹本很受歡迎的書《馬可·波羅遊記》。後來,就是這本書喚起了另壹名意大利青年的冒險精神,他就是:克裏斯多福·哥倫布。

6.佛迪南·麥哲倫:環球旅行

探險成果:進行了第壹次環球航行

時 間:始於1519年

在佛迪南·麥哲倫的時代,人們相信地球是圓的,但是,卻沒有壹個人通過環球旅行來證明這個事實。於是,證明地球形狀這件事,就成了麥哲倫義不容辭的責任。

可怕的暴風雨幾乎使他的船隊覆沒。由於食品短缺,他和他的隊員們不得不拿船上的老鼠充饑。3年過去了,只有5艘船勝利到達終點,就是這些船帶回了第壹批環球航行的勇士們。

7.張騫的故事 公元前139年,漢武帝派張騫前往大月氏國。他的使命是幫助該地區人民起來抵抗侵略者。張騫被匈奴族捉去囚禁了11年,但他獲釋後再度前往中國以西的地方探險。他的旅行路線經過阿富汗,當時尚無人到過中國以西這麽遠的地方。張騫回來後,使大漢皇帝第壹次聽到了關於印度、中東以及歐洲諸國的消息。 張騫是第壹位橫穿阿富汗旅行的中國人,後來的中國商人帶著絲綢和玉石,沿張騫所經過的路線,翻山越嶺來到中國西北並穿過了戈壁沙漠。這條路線後來被稱為“絲綢之路”。

8.玄奘的故事 玄奘是壹位前往佛教發源地印度取經的和尚。他從中國出發,旅途歷時16年,行程達6·4萬千米,途經阿富汗、克什米爾和印度北方等地。他的旅行是秘密進行的,因為當時的皇帝尚不允許中國人跨出國門到外界去旅行。 玄奘在旅途中多次遇險,危險主要來自惡劣的天氣和險峻的高山。玄奘有壹次在喝泉水時,差點被箭射死。後來他又在印度北方塔克西拉王國被投入獄中。為了逃命,他幾乎凍死。

9.徐霞客的故事 徐宏祖(1586-1641),字振之,號霞客,江蘇江陰人,是明代傑出的地理學家、旅行家。徐霞客壹生鐘情於神州山水。在“學而優則仕”的封建時代,他克服難以想象的困難,從二十二歲開始,周遊全國。

10.劉雨田的故事 劉雨田,中國歷史上第壹位職業探險家。1942年2月26日生於河南省長葛縣,原是新疆烏魯木齊鐵路局機關的壹名幹部。 面對外國人的挑戰,1984年5月,他毅然舍棄壹切,開始徒步萬裏長城。經過壹年多的艱苦跋涉完成壯舉,成為世界上第壹位徒步走完萬裏長城的人。之後,他又徒步絲綢之路、黃土高原、新疆羅布泊,攀登格拉丹冬和昆侖雪山,考察神農架野人、喜馬拉雅雪人、絨布冰川,沿喜馬拉雅和雅魯藏布江旅行,試登珠穆朗瑪,三次穿越死亡之海塔克拉瑪幹、古爾班通古特等中國五大沙漠。 至今他已經完成四十三個考察旅行探險項目。足跡遍及祖國大陸的山山水水,港臺及世界數百家報刊、雜誌、電視臺報道了他探險事跡,人稱他為“二十世紀世界罕見的旅行家、探險家”。 風風雨雨!近十年來,他只身闖大漠,走戈壁,攀險山,涉大河,用自己的血水、淚水和汗水為祖國填補了壹個以壹個的探險空白。 生生死死!他用自己的雙手拍攝了壹萬多張黑白彩色照片,寫下了兩百多萬字的探險日記,內容涉及政治、歷史、地理、文學、哲學、藝術和考古等多種領域。他的幾部作品已陸續發表,曾多次獲得全國大獎,有的還作為愛國主義教材選進初中課本,待出的書目是《長城漫記》《絲路紀行》《神秘的羅布泊》《穿越死亡之海》《世界第三極探險記》《探險生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