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好,很高興為妳解答問題。
在二十四節氣中。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最後壹個節氣,每年公歷1月20-21日太陽到達黃經300°時為“大寒”。
在古書中《授時通考·天時》引《三禮義宗》解釋道:“大寒為中者,上形於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極言大寒之冷。這個氣節處在三九、四九時段,此時寒潮南下頻繁,是壹年中的最寒冷時期。
民諺雲:“小寒大寒,無風自寒。”大寒,是天氣寒冷到極點的意思。雖然在冬至節氣是北半球太陽高度最低的時候,但是壹年中最冷的時候卻是在冬至節氣以後的小寒、大寒節氣,尤其是大寒節氣;這是因為冬至節氣以後,太陽光的直射點會逐漸的北移,但在其後的壹段時間內,太陽直射點始終還在南半球,北半球的熱量始終處於散失的狀態,白天吸收的熱量還是少於夜晚釋放的熱量,因此冬至之後,北半球的溫度還在持續降低,在大寒節氣時段溫度降到最低,大寒是壹年中最冷的節氣。由於我國幅員遼闊、南北跨度大,南北地區在氣候上有很大的差異。根據我國長期以來的氣象記錄,在北方地區大寒節氣是沒有小寒冷的;但對於南方大部地區來說,最冷是在大寒節氣。替換為“大寒時節,中國南方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多為6℃至8℃,比小寒高出近1℃。"小寒大寒,冷成壹團"的諺語,說明大寒節氣也是壹年中的寒冷時期。
氣象變化
大寒節氣,大氣環流比較穩定,環流調整周期大約為20天左右。此種環流調整時,常出現大範圍雨雪天氣和大風降溫。當東經80度以西為長波脊,東亞為沿海大槽,我國受西北風氣流控制及不斷補充的冷空氣影響便會出現持續低溫。同小寒壹樣,大寒也是表示天氣寒冷程度的節氣。根據我國常年的氣候數據統計,我國北方地區壹年中最寒冷的時間段是在每年的公歷1月中旬(11日—20日)。
每年的小寒節氣從1月5—7日開始,壹個節氣約15天,中旬恰在小寒節氣之內;因此,對北方大部地區來說,小寒的確冷於大寒。但對於南方大部地區來說,卻是大寒節氣時最冷;南方的大寒節氣壹般從1月20日開始,1月下旬恰是南方壹年中最冷的時段。
大寒
***8張
大寒
農事活動
大寒時節,在農業生產中要掌握好冷暖變化規律,根據不同的年份、不同的地理位置、地形條件等,隨時關註氣象部門對各個時期的預測預報,合理種植農作物,避免出現不必要的損失。特別是較大規模進行引進經濟作物時,更是不能忽視;小規模種植時也要註意周圍的地形環境,如在大水庫周圍,由於水的調溫作用,其凍害往往較輕或沒有,
介紹了這麽多,我們來說說,為什麽要在大寒當天掃墓:
在我們這裏大寒的當天,馬上要過年了。所以需要掃墓祭奠。拍新土到墳頭,意思就是說壹年到頭了,給先人們也整理壹下房子,當然了,十裏不同俗,每個地區的風俗也是各不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