屙的讀音kē。
1、屙(拼音:kē),漢語漢字,筆畫10畫,左上包圍結構。詞性是名詞,指從疒chuáng,表示與疾病有關,可聲。組詞有沈屙、屙恙。相關古文有“時即有口屙。”出自《洪範·五行傳》。
2、屙疾:疾病。舊唐書元行沖傳譬貴家儲積,則脯臘膎胰以供滋膳,參術芝桂以防屙疾。
3、屙恙:疾病。北周庾信謝滕王集序啟比年屙恙彌留,光陰視昔,桑榆已迫,蒲柳方衰。
4、屙癢:疾病痛癢。宋蘇軾決壅蔽策疾痛屙癢動於百體之中,雖其甚微,不足以為患,而手隨至。喻事之緊要者,猶痛癢。清龔自珍武進莊公神道。
5、屙禍:人畜生長畸形。
以屙結尾的詞語:
1、疾屙:疾病。比喻禍害。後漢書西羌傳論羌雖外患,實深內疾,若攻之不根,是養疾屙於心腹也。
2、積屙:久病。南朝宋謝靈運鄰裏相送至方山詩含情易為盈,遇物難可歇。積屙謝生慮,寡欲罕所闕。
3、沈屙:亦作沈痾。亦作沈痾。重病久治不愈的病。南朝宋鮑照自礪山東望震澤詩以此藉沈痾,棲跡別人羣。
4、起屙:猶起病。柴萼梵天廬叢錄祝由科以其術考之,又渾似催眠起屙,屢中者,無他,略誘心理變動生理耳。
5、宿屙:舊病。清陳康祺郎潛紀聞卷四公方臥疾,聞命束裝,星夜兼程,宿屙益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