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流程:
1、施工前應對設計所提供的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資料進行詳細分析了解,深入細致地作施工調查,制訂相應的施工方案和措施,備足有關機具及材料,認真編制和實施施工組織設計,使工程達到安全、優質、高效的目的。
2、特殊地質地段隧道施工時,應以“先治水、短開挖、弱爆破、強支護、早襯砌、勤檢查、穩步前進”為指導原則。在選擇和確定施工方案時,應以安全為前提,綜合考慮隧道工程地質及水文地質條件、斷面型式、尺寸、埋置深度、施工機械裝備、工期和經濟的可行性等因素而定。
3、在隧道開挖方式選擇上,無論是采用鉆爆開挖法、機械開挖法,還是采用人工和機械混合開挖法,應視地質、環境、安全等條件來確定。如用鉆爆法施工時,光面爆破和預裂爆破技術,既能使開挖輪廓線符合設計要求,又能減少對圍巖的擾動破壞。
4、隧道通過自穩時間短的軟弱破碎巖體、淺埋軟巖和嚴重偏壓、巖溶流泥地段、砂層、砂卵(礫)石層、斷層破碎帶以及大面積淋水或湧水地段時,為保證洞體穩定可采用超前錨桿、超前小鋼管、管棚、地表預加固地層和圍巖預註漿等輔助施工措施,對地層進行預加固、超前支護或止水。
5、為了掌握施工中圍巖和支護的力學動態及穩定程度,以及確定施工工序,保證施工安全,應實施現場監控量測,充分利用監控量測指導施工。對軟巖淺埋隧道須進行地表下沈觀測,這對及時預報洞體穩定狀態,修正施工方案都十分重要。
6、穿過未膠結松散地層和嚴寒地區的凍脹地層等,施工時應采取相應的措施外,均可采用錨噴支護施工。爆破後如開挖工作面有坍塌可能時,應在清除危石後及時噴射混凝土護面。如圍巖自穩性很差,開挖難以成形,可沿設計開挖輪廓線預打設超前錨桿。
錨噴支護後仍不能提供足夠的支護能力時,應及早裝設鋼架支撐加強支護。
7、當采用構件支撐作臨時支護時,支撐要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能承受開挖後的圍巖壓力。圍巖出現底部壓力,產生底膨現象或可能產生沈陷時應加設底梁。
當圍巖極為松軟破碎時,應采用先護後挖,暴露面應用支撐封閉嚴密。根據現場條件,可結合管棚或超前錨桿等支護,形成聯合支撐。支撐作業應迅速、及時,以充分發揮構件支撐的作用。
8、圍巖壓力過大,支撐受力下沈侵入襯砌設計斷面,必須挑頂(即將隧道頂部提高)時,其處理方法是:拱部擴挖前發現頂部下沈,應先挑頂後擴挖。
當擴挖後發現頂部下沈,應立好拱架和模板先灌築滿足設計斷面部分的拱圈,俟混凝土達到所需強度並加強拱架支撐後,再行挑頂灌築其余部分。挑頂作業宜先護後挖。
9、對於極松散的未固結圍巖和自穩性極差的圍巖,當采用先護後挖法仍不能開挖成形時,宜采用壓註水泥砂漿或化學漿液的方法,以固結圍巖,提高其自穩性。
松散地層結構松散,膠結性弱,穩定性差,在施工中極易發生坍塌。如極度風化破碎已失巖性的松散體;漂卵石地層、砂夾礫石和含有少量粘土的土壤以及無膠結松散的幹沙等。
10、特殊地質地段隧道襯砌,為防止圍巖松弛,地壓力作用在襯砌結構上,致使襯砌出現開裂、下沈等不良現象。因此,采用模築襯砌施工時,除遵守隧道施工技術規範的有關規定施工外,還應註意:當拱腳、墻基松軟時,灌築混凝土前應采取措施加固基底。
襯砌混凝土應采用高標號或早強水泥,提高混凝土等級,或采用摻速凝劑、早強劑等措施,提高襯砌的早期承載能力。仰拱施工,應在邊墻完成後抓緊進行,或根據需要在初期支護完成後立即施作仰拱,使襯砌結構盡早封閉,構成環形改善受力狀態,以確保襯砌結構的長期穩定堅固。
在隧道的施工過程中,應把地質超前預報納入隧道施工的正常工序,使地質超前預報成為促進隧道科學施工的有力手段。
在隧道施工過程中遇到的地質問題往往千差萬別,不盡相同,有時甚至是諸種不良地質疊加和組合。施工中要區別各種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對待,采取有針對性的處置措施,盡可能把不良地質給施工帶來的損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不良地質雖然給隧道施工造成了困難,但只要掌握了不良地質的性質、規模和在隧道的出露位置,所采取的治理措施及時、得當,不僅可以避免任何地質條件下出現的地質災害,而且可以用較小的代價彌補不良地質給施工。
公路隧道:
上海市隧道:上海長江隧道、外環隧道、翔殷路隧道、軍工路隧道、西藏南路隧道、復興東路隧道、上中路隧道、大連路隧道、延安東路隧道、打浦路隧道(中國第壹條水底道路隧道)。
山東省濟南市隧道:漿水泉隧道、龍鼎隧道、老虎山隧道、港溝隧道、小嶺隧道、大嶺隧道、老虎洞山隧道、玉函隧道、石坊峪隧道、開元隧道,濟南已建成世界最長城市八車道隧道群。
江蘇省南京市隧道:南京長江隧道、南京揚子江隧道、玄武湖隧道等。
湖北省武漢市隧道:武漢長江隧道、東湖隧道、水果湖隧道、三陽路長江隧道、二七路長江隧道、後湖長江隧道。
廣東省廣州市隧道:洲頭咀珠江隧道、侖頭隧道、官洲隧道、珠江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