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統計,每3個美國人就有1人有糖尿病,糖尿病人口達上億,但可怕的是,很多人並不知道自己有糖尿病;另外,糖尿病造成失明、心臟病、腦中風與腎功能衰竭,甚至會有周邊神經病變,以及手腳被迫截肢的可怕後果。
運用芳療及藥草,有助緩和糖尿病帶來的不適,特別是周邊神經病變伴隨的疼痛及減少傷口感染及造成截肢的機會。同時精油還有抗發炎、幫助傷口愈合、平衡荷爾蒙、紓緩壓力、緊張及焦慮,幫助入睡等多項功能。
以下精油可紓緩糖尿病癥不適。
止痛(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薄荷精油: 2002年,壹名76歲的老太太因為飽受帶狀皰疹後的神經痛,使用未經稀釋的薄荷精油(內含10%薄荷腦),塗上後,立即感染疼痛減輕,而且疼痛減緩的效果持續4~6小時。
同時容易有大腸激躁癥及消化不良如易脹氣者,薄荷精油也是便宜又有效的精油選擇。值得壹提的是,壹般專業芳療師會用基底油稀釋精油再使用於皮膚上,以免產生紅腫、過敏。
同時薄荷精油是容易氧化的精油,平常未使用時最好放於低溫處;如果室溫超過25℃度時,可存放於冰箱。
抗發炎洋甘菊精油: 洋甘菊精油分成羅馬洋甘菊及德國洋甘菊2種,羅馬洋甘菊匍匐在地面上,德國洋甘菊是直立生長。前者氣味比較宜人,有蘋果的花果香;後者的精油帶有草席味。羅馬洋甘菊精油能夠減少人體氧化的壓力,改善發炎不適。
德國洋甘菊精油具有特別的抗發炎物質「天藍烴(Chamazulene) 」成分,具有很好的止痛及消炎作用,這個成分是其花草新鮮時「母菊素(matricin)」經過加熱後,才生產的精油成分。
2017年《臨床研究輔助療法(Complementary Therapies in Clinical Practice)》期刊,針對有腕隧道癥候群的病患分成兩組,壹組僅使用護腕,另壹組使用護腕外,並使用德國洋甘菊精油,經過4周的追蹤,有使用德國洋甘菊精油組,疼痛及發炎情況大幅下降。
(推薦閱讀:釋放緊繃情緒 試試洋甘菊安眠抒壓茶!)
舒眠減壓(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薰衣草精油: 已有很多研究證實,薰衣草精油能夠舒眠及減輕壓力,「真正薰衣草」精油能夠增加腦電波儀中α波,只要吸入薰衣草精油3分鐘,α波就會增加,α波跟人體放松,進入冥想狀態,有昏昏欲睡的感覺。
同時經常值班及夜班工作者,可以在上工前先嗅聞薰衣草精油。壹項對經常值夜班的工作人員研究也發現,在上班前30分鐘,給他們薰衣草精油薰香嗅聞幾分鐘(研究人員給受試者聞薰衣草的蒸氣,以30滴與20ml熱水混合),夜間上班期間及值完夜班後,其可體松(壹種壓力荷爾蒙)的濃度會下降25%,表示焦慮的情形較低,血壓也較穩定。但未使用薰衣草精油者從開始上工時可體松就比較高,下班後也比未使用者高23%。有些研究認為長時間可體松過高,是造成免疫失調、憂郁、過敏及疼痛的因素,甚至會造成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
足部病變復合精油: 2010年壹項雙盲研究發現,使用含有聖約翰草浸泡油及5種精油包括玫瑰天竺葵、薰衣草、茶樹、尤加利及佛手柑等 *** 油,用於足部神經病變,接受精油組的60人,有56人反映疼痛在30分鐘內減輕,另壹組是使用安慰劑的控制組,只有26人覺得有改善,使用精油組效果明顯大於安慰劑組。
建議配方:
精油12滴(可以從上述的精油選擇混合)。 30ml有機聖約翰草浸泡油。 0.5~1ml迷叠香萃取物,有助 *** 油的穩定性,不易氧化。 將精油與聖約翰草油混合,加入迷叠香萃取物,洗好澡後,身體微溫時,輕輕 *** 塗擦於雙足。洗澡後,精油最易吸收。 千萬不要使用凡士林混合精油,精油不易透過凡士林被人體吸收。除此之外,許多糖尿病保健的藥草都不起眼,價格也不高,妳可能都在生活中就看過,只是不知它是寶。以下列舉常見的糖尿病的保健藥草。
控制血糖4藥草蒲公英Dandelion: 蒲公英花、葉及根部都是寶貝,2016 年《營養生態及食物 研究期刊(Journal of Nutritional Ecology and Food Research)》研究發現:蒲公英根及葉能夠大幅下降血糖,有助糖尿病的血糖控制,這個研究針對60名40~70歲的第2型糖尿病患進行,研究人員將受試者分成3組,第壹組每天服用5公克蒲公英葉粉末、第二組每天服用5公克蒲公英根粉末、第三組沒有接受任可治療,因為第三組沒有接受任何治療,所以研究只持續9天,進行空腹血糖測試,但僅9天即顯示差異。
第壹組的空腹血糖從192 mg/dL降到135mg/dL,第二組的空腹血糖從189 mg/dL降到154mg/dL,第三組反而血糖上升。服用蒲公英葉及根部均能在短時間達到血糖下降的程度,兩者改善程度相近。
此外,蒲公英是很重要的排毒藥草,在中醫典籍也記載「性味功能:甘,微苦,寒。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常用於 *** 生長異常腫囊如纖維囊腫、腫瘤。西方也研究發現,蒲公英有利尿消水腫、凈化血液、強化肝腎排毒,加速藥物及化學物代謝排出,降血壓、降膽固醇、黃疸、結石,穩定血糖、皮膚濕疹、膿瘡、青春痘,淡化因肝臟解毒不好形成的皮膚斑點,並可緩解長期關節炎、痛風,預防癌癥或作為癌癥化療調養。
蒲公英最主要有3大功能:提供腸道好菌生長的「食物」菊糖(Inulin)、強化肝臟健康、有助癌癥預防;許多科學研究蒲公英用於肝癌、乳癌及攝護腺癌抑制作用,同時若有膽囊發炎、脂肪肝,最好在吃飯前20分鐘飲用,效果最佳,因蒲公英有助膽囊釋放膽汁,幫助脂肪消化分解,同時它會再促進肝臟制造膽汁,經常飲用蒲公英茶或花草精(酊劑,Tincture),衣物會有金屬味,大小便也會有藥水味。
為何我們要排毒?凈化排毒妳的身體,是歐美在春天最流行的養生活動,會讓身體感到輕盈,疲勞感消除,由於現代人飲食文化的改變,排毒凈化已非只在春天進行,隨時都需要進行,特別是外食或對食材來源不了解者,當感覺早上精神不好、皮膚無光澤,易過敏,失眠、易酸痛,表示需要進行身體排毒。
(推薦閱讀:咖啡替代茶飲:蒲公英拿鐵)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蕁麻葉 Nettle: 臺灣中高海拔常見此草野生,俗稱「咬人貓」,美國在春天時,潮濕的區域也常見此野草,但在野地采集時要註意戴手套,以免徒手摸到造成過敏起疹,同時為了永續生長,只采集1/3量,這個植物誤觸時會造成蕁麻疹,蕁麻疹的英文也是蕁麻葉的拉丁學名。
壹項雙盲研究發現,每天服用500mg的蕁麻葉,壹天3次,結果顯示,蕁麻葉有助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三酸甘油酯及肝功能控制,好的膽固醇也會上升,因為蕁葉具有胰島素分泌促進劑(insulin secretagogue)、胰島素增敏劑(PPAR gamma agonistic)、甲型葡萄糖酶抑制劑(α-glucosidase inhibitors)。
另外,蕁麻葉也有助糖尿病婦女降低尿道感染及會 *** 感染的機會,同時有助 *** 的菌種平衡,多飲用蕁麻葉能夠利尿並穩定血壓,同時皮膚也會透亮,因為蕁麻葉號稱「天然的抗組織胺」,能夠改善過敏癥狀。
山桑子Bilberry: 山桑子的果實很像藍莓,也很像美國山區的越橘莓(huckleberry),深藍色的果實具有豐富花青素,壹般必須使用其果實及葉子,其最有名的作用是控制血糖,若與銀杏***用,特別適用眼底及末梢循環如靜脈曲張,能夠改善夜間視力、手腳末梢酸麻、視網膜剝離及黃斑部病變的情況,特別適合現代的手機電腦族及糖友,因為久病的糖友容易並發黃斑部病變。
歐夏至草Horehound: 是美國2018年最熱門的草本保健食品,它屬於薄荷的壹種,具有幫助身體排痰的功能,含有抗微生物及抗黴菌的作用,能用於咳嗽、支氣管炎,有助呼吸道消腫;它是終年生的香草植物,也是天然的蚱蜢驅避植物。除此還有研究認為可能有助血糖控制。可以入菜、調酒、做成喉糖及泡茶使用。
註:根據美國及英國相關規定,所有內容為藥草教育,不作為個人診斷及處置之參考,若有疾病請與醫師及相關藥草芳療專業人員咨詢。
<本專欄反映專家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