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處湘雲合,郎從何處歸? 樂府 , 遊子懷古 鑒賞
這是壹首樂府詩,郭茂倩《樂府詩集》卷八十《近代曲辭》收錄《鷓鴣詞》三首,有李益的這首和李涉的兩首。李涉詩雲:“湘江煙水深,沙岸隔楓林。何處鷓鴣飛,日斜斑竹陰。二女虛垂淚,三閭枉自沈。惟有鷓鴣鳥,獨傷行客心。”李益與李涉在詩中都用了湘江、斑竹、鷓鴣等形象來烘托氣氛,為所要表現的主題服務。可見《鷓鴣詞》在內容上均是表現愁苦之情的,而且都須用“鷓鴣”的飛鳴來托物起興。也就是說,《鷓鴣詞》中少不了鷓鴣,此外鷓鴣在詩中還有切題、破題的作用。
兩首詩不同之點是:李涉的《鷓鴣詞》由懷古兼及遊子行客之情。他充分運用聯想:看到湘江水深,想到屈原的沈江自殺;看到斑竹陰陰,想到舜之二妃娥皇、女英的故事;聽到鷓鴣的啼叫,觸動自己羈旅的愁懷。所抒之情,並非集中於壹點,而是泛詠愁情。李益的《鷓鴣詞》,寫壹位女子對遠方情郎的思念,抒情較強烈,也更集中。
李益詩中的主人公是壹位生活在湘江壹帶的女子。詩的開頭寫她懷遠的愁情,不是用直陳其事的方法來正面描寫,而是用“興”的手法烘托和渲染,使愁情表現得更加含蓄而有韻致。
如前兩句都是用興的手法。首句“湘江斑竹枝”又兼用典。舜之二妃娥皇、女英,為舜南巡而死,淚下沾竹。這種染上斑斑淚痕的竹子,稱為“湘妃竹”,又稱“斑竹”。詩中人看到湘江兩岸的斑竹,自然會想到這個優美而動人的愛情傳說,連類而及,勾起自己懷念情郎的愁緒。正在這時,詩中人又看到引動她愁緒的另壹景物,那長著錦色羽毛的鷓鴣,振翅而飛,且飛且鳴,其聲淒清愁苦,聽到鷓鴣的啼叫,更加重了她的愁緒。鷓鴣喜歡相對而啼,俗謂其鳴曰“行不得也哥哥”。大凡遊子、思婦,都怕聽鷓鴣的啼叫。看到聽到鷓鴣的飛鳴,自然會使這位思婦的愁懷,壹發而不可收了。
接著詩句自然地過渡到“處處湘雲合”壹句,以籠罩在湘江之上的陰雲,來比喻女主人公郁悶的心情。以陰雲喻愁懷,這是古典詩歌中常見的藝術手法。《文鏡秘府論·地·六誌》引《贈別詩》曰:“離情弦上急,別曲雁邊嘶,低雲百種郁,垂露千行啼。”釋曰:“……上見低雲之郁,托愁氣以合詞。”《鷓鴣詞》的“處處湘雲合”,既是對實景的描寫,又巧妙地比喻女子愁悶的心情。
詩的前三句,詩人用湘江、湘雲、斑竹、鷓鴣這些景物構造出壹幅有靜有動的圖面,把氣氛烘托、渲染得相當濃烈,末句突然壹轉,向蒼天發出“郎從何處歸”的問語,使詩情顯得跌宕多姿而不呆板。它寫出了主人公的無可奈何的心情,我們仿佛看到她佇立湘江岸邊翹首凝望的身影,感覺到她盼郎歸來的急切心情,人物與周圍的環境達到和諧壹致,繪出了壹幅湘江女子懷遠圖來。
李益(約750—約830), 唐代詩人,字君虞,祖籍涼州姑臧(今甘肅武威市涼州區),後遷河南鄭州。大歷四年(769)進士,初任鄭縣尉,久不得升遷,建中四年(783)登書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後棄官在燕趙壹帶漫遊。以邊塞詩作名世,擅長絕句,尤其工於七絕。李益
漁舟逐水愛山春,兩岸桃花夾古津。坐看紅樹不知遠,行盡青溪不見人。山口潛行始隈隩,山開曠望鏇平陸。遙看壹處攢雲樹,近入千家散花竹。樵客初傳漢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居人***住武陵源,還從物外起田園。月明松下房櫳靜,日出雲中雞犬喧。驚聞俗客爭來集,競引還家問都邑。平明閭巷掃花開,薄暮漁樵乘水入。初因避地去人間,及至成仙遂不還。峽裏誰知有人事,世中遙望空雲山。不疑靈境難聞見,塵心未盡思鄉縣。出洞無論隔山水,辭家終擬長遊衍。自謂經過舊不迷,安知峰壑今來變。當時只記入山深,青溪幾度到雲林。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唐代·王維《桃源行》桃源行
唐代 : 王維
漁舟逐水愛山春,兩岸桃花夾古津。坐看紅樹不知遠,行盡青溪不見人。
山口潛行始隈隩,山開曠望鏇平陸。
遙看壹處攢雲樹,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傳漢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住武陵源,還從物外起田園。
月明松下房櫳靜,日出雲中雞犬喧。
驚聞俗客爭來集,競引還家問都邑。
平明閭巷掃花開,薄暮漁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間,及至成仙遂不還。
峽裏誰知有人事,世中遙望空雲山。
不疑靈境難聞見,塵心未盡思鄉縣。
出洞無論隔山水,辭家終擬長遊衍。
自謂經過舊不迷,安知峰壑今來變。
當時只記入山深,青溪幾度到雲林。
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 ▲ 唐詩三百首 , 樂府 , 寫景寫狗古詩18首門有車馬賓,金鞍曜朱輪。謂從丹霄落,乃是故鄉親。呼兒掃中堂,坐客論悲辛。對酒兩不飲,停觴淚盈巾。嘆我萬裏遊,飄飄三十春。空談帝王略,紫綬不掛身。雄劍藏玉匣,陰符生素塵。廓落無所合,流離湘水濱。借問宗黨間,多為泉下人。生苦百戰役,死托萬鬼鄰。北風揚胡沙,埋翳周與秦。大運且如此,蒼穹寧匪仁。惻愴竟何道,存亡任大鈞。——唐代·李白《門有車馬客行》
門有車馬客行
唐代 : 李白
門有車馬賓,金鞍曜朱輪。謂從丹霄落,乃是故鄉親。
呼兒掃中堂,坐客論悲辛。
對酒兩不飲,停觴淚盈巾。
嘆我萬裏遊,飄飄三十春。
空談帝王略,紫綬不掛身。
雄劍藏玉匣,陰符生素塵。
廓落無所合,流離湘水濱。
借問宗黨間,多為泉下人。
生苦百戰役,死托萬鬼鄰。
北風揚胡沙,埋翳周與秦。
大運且如此,蒼穹寧匪仁。
惻愴竟何道,存亡任大鈞。 ▲ 樂府 , 歸鄉 , 無奈憤慨天地無窮極,陰陽轉相因。人居壹世間,忽若風吹塵。願得展功勤,輸力於明君。懷此王佐才,慷慨獨不群。鱗介尊神龍,走獸宗麒麟。蟲獸猶知德,何況於士人。孔氏刪詩書,王業粲已分。騁我徑寸翰,流藻垂華芬。——魏晉·曹植《薤露》
薤露
天地無窮極,陰陽轉相因。人居壹世間,忽若風吹塵。
願得展功勤,輸力於明君。
懷此王佐才,慷慨獨不群。
鱗介尊神龍,走獸宗麒麟。
蟲獸猶知德,何況於士人。
孔氏刪詩書,王業粲已分。
騁我徑寸翰,流藻垂華芬。 樂府 , 人生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