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陳世美比喻什麽樣的人

陳世美比喻什麽樣的人

陳世美比喻忘恩負義的人。

1、人物簡介:

陳世美,又做陳士美,是傳統戲曲《秦香蓮》(又名《鍘美案》)中的人物。在劇中是忘恩負義、拋妻棄子的反面人物,最後被包拯所斬,也因此在後世成為負心人的代名詞。陳世美的形象與故事最早出自明代小說《增像包龍圖判百家公案》。

陳世美的人物原型是明末清初的壹位清官,陳年谷之所以被醜化,是因為清順治十五年,同窗好友仇夢麟、胡夢蝶從均州到京城找陳年谷求官,陳年谷對其講明道理後婉言拒絕。

2、故事簡介

陳世美家境貧寒,與妻子秦香蓮(湖廣均州人氏,今湖北丹江口人)恩愛和諧。十年苦讀,陳世美進京趕考,中狀元後被仁宗招為駙馬。秦香蓮久無陳世美音訊,攜子上京尋夫,但陳世美不肯與其相認,並派韓祺半夜追殺。

韓祺不忍下手只好自盡以求義,秦香蓮反被誤為兇手入獄。在陳世美的授意下,秦香蓮被發配邊疆,半途中官差奉命殺她,幸為展昭所救。

包拯欲治陳世美之罪卻苦無實證。陳世美假意接秦香蓮回駙馬府,又以二子逼迫秦香蓮在休書上蓋印。展昭至陳世美家鄉尋得人證祺朋家夫婦,途中祺大娘死於殺手刀下,包拯找得人證物證,欲定駙馬之罪,公主與太後皆趕至阻擋,但包拯終不讓步將陳世美送上龍頭鍘。

陳世美在明代小說《增像包龍圖判百家公案》中是忘恩負義、拋妻棄子的反面人物,最後被包拯所斬,也因此在後世成為負心人的代名詞。陳世美由於進京考取的功名為了榮華富貴拋棄妻子,最後包青天頂著烏紗不保人頭落地的後果,把陳世美這廝給斬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