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莉的《煩惱人生》作為新寫實小說的代表之壹,無疑再現“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的這壹命題。以下我為大家整理了煩惱人生的讀後感範文,歡迎閱讀。
煩惱人生的讀後感範文1淡的風,淡淡的吹。吹走的是壹種年少輕狂,吹出的是壹種淡淡的真實,淡淡的人生。所以我很喜歡這篇小說。
小說中描述的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武漢中的壹個平凡家庭的尋常生活片段,作者池莉用她細膩的筆觸合入微的觀察,娓娓的道出生活的真實,也同是透出她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對待人生,應該如對待茶壹般,細細地去品。平淡中融合了簡單的浪漫,煩惱中也折射著靜靜的幸福。這就是生活,這就是人生。
“早晨是從半夜開始的”,這是文中的第壹句話,不僅引起了我的好奇,也預示了某些事情的發生,也暗暗的揭示了生活的忙碌。兒子在昏蒙蒙的半夜裏“咕咚”壹聲掉在地上,拉開了印家厚壹天生活的序幕。兒子的哭,老婆的不滿,生活環境的窘迫狹窄,煩惱和辛酸撞擊著壹個男人的心。
所謂家,就是壹架平衡木,他和老婆搖搖晃晃的在平衡木上保持著平衡。這就是印家厚在平息與老婆的風波後的思考。接著,叫小孩起床,洗漱,等待廁所,然後是跑月票,擠公***汽車。生活就是如此的往復,如同不受阻尼的簡諧振動,從波峰到波谷,再到波峰,又回波谷。如此往復,沒有變化。可現實畢竟是現實,妳可能猜出的結果,但是猜不到結尾。往復中帶著變化,重復中帶著期待,生活就是如此。
“兒子揮舞著小手,老婆也揚起了手,印家厚頭也回,大步流星匯入了滾滾的人流之中。他背後不長眼睛,但卻知道,那排破舊老朽的平房窗戶前,有個湯了雞窩發式的女人,她披了件衣服,沒穿襪子,趿著鞋,憔悴的臉上霧壹樣灰暗。她在目送他們父子。這就是他的老婆。妳遺憾老婆為什麽不鮮亮壹點呢?然而這個世界只有她壹個人在送妳和等妳回來。”
作者用壹個中年男人的口吻道出了生活中的壹個重要的道理,懂得珍惜。許多平淡的,不起眼的東西往往是最值得珍惜的。不過這些領悟,往往在失去之後,才會明白!長江正在漲水,江面寬闊,波濤澎湃。輪渡走的是下水,確實有乘風破浪的味道。太陽從前方冉冉升起,壹群潔白的江鷗追逐著船尾犁出的浪花,姿態靈可人,這是多少日向往的長江之晨,船上的人們卻熟視無睹。是生活的磨練了他們的茫然嗎?我覺得是太多的人不懂得生活,只有少部分地才會去品嘗生活的豐富。品位生活,品位自然,品位人生。這是消除煩惱的最好方法,可是多少人做得到呢?
生活是什麽?網?夢!
印家厚在對生活重新定義後,顯示出對以後生活的信心。誰能料知往後的日子有怎樣的機遇呢?誰又敢斷言這小子將來不是壹個將軍?
生活中原本充滿了希望和信心。壹個多麽晴朗的五月的早晨!
每當上帝關上壹扇門的時候,他總會為妳打開壹扇窗。生活中不應該有絕望這個字眼,所以我們應該快樂的面對。
雖然煩惱在繼續,但是生活還是充滿希望的。壹切都會解決,等明天醒來之後壹切都會好的。
煩惱人生的讀後感範文2我壹直非常喜歡作家池莉的作品,特別是其《煩惱人生》,作品將印家厚平淡無奇的日常生活巨細無遺地以原始記錄的風格顯現出來,形成了所謂“生活流”的創作特點。小說第壹句是“早晨是從半夜開始的”。這就把這壹家壹天的那種忙亂揭示了出來:生存空間的狹仄,生活和工作的緊張忙碌。小說從淩晨三點五十分兒子摔下床時的壹聲哭叫,驚醒了印家厚的睡夢寫起,然後是排隊上廁所,帶孩子趕輪渡,上班工作評獎金,買生日禮物,讀朋友來信,下班後忙家務,直到深夜才休息。在這壹天中他遇到了許多事情“公***衛生間兩個十戶人家***用,壹起床就得為上廁所、洗漱傷腦筋;擠公交時被壹個姑娘罵為“流氓”;因遲到壹分半鐘只得了五元錢的月獎;徒弟雅麗、幼師曉芬、初戀情人聶玲所激起的心靈震蕩與感慨;食堂就餐時扒出了半條青蟲;物價上漲,買不起給嶽父祝壽的賀禮;被人栽贓挨了批評,報考電大的事泡了湯;賀同事結婚、救熊貓;住房要拆遷,姑媽的兒子還要來家裏住等等。作品雖然寫了是印家厚壹天的生活經歷,實際上則是揭示了他壹生的周而復始的人生軌跡。
《煩惱人生》以其特有的瑣屑、平淡、雞毛蒜皮的羅列和不故作小人物狀的樸實展現了現實人生、日常生活及婚姻關系中的困窘、辛酸和艱辛,真正搔到了生活的癢處、痛處、煩心處、苦惱處。《煩惱人生》雖說是壹篇虛構的小說,但更象壹部新聞記實短片,長長的鏡頭聚焦於工人印家厚壹天的生活。他的煩惱正代表著那個群體千千萬萬人內心壓抑的苦惱,那煩惱本身錐心隱痛,卻又無能為力。煩惱與木然的生活摩擦,生出無端的矛盾,形成壹種悲哀。作者沒有去寫哈姆雷特的悲哀,那樣的'悲哀又幾人有?
在《煩惱人生》中,池莉以平靜、冷峻的寫實風格,極力仿真平民世界中艱難的生活現狀,表現著他們活著的艱難和生命的卑微。在生活層面的描寫上,池莉用“奔跑”框定了人生的基本姿態。主人公印家厚作為工人階級的代表人物,他對工作充滿自豪感,他的精神狀態極好,但他壹天的生活內容就是從早到晚不停地奔忙,從淩晨壹直馬不停蹄地跑到深夜。印家厚在這種無暇喘息的奔忙中顯得渺小、無奈、孤立無援、處處受制約,始終置於生活的困窘和煩惱之中。縱然如此,他依然無法主宰生活中的壹切。隨著空間的不斷轉換,他不斷地變換著父親、丈夫、兒子、鄰居、工人、情人、女婿、乘客、拆遷戶等身份。同時也經歷了許多煩惱,既是生計的煩惱,也是生命的煩惱;既屬於他個人的,也是社會的,特定時期的。從印家厚的煩惱中,不只感到了他個人生活的困窘,生命的焦灼,心靈的疲憊,還感受到了人類某些***通的困擾。那單調的、漫長的、周而復始的人生之路,那生命力點點滴滴無可奈何的耗損,是當今這個特定社會歷史時期人們所難以超越和擺脫的。惟其如此,人物那善良的心地,那煩惱中並不放棄的追求,才顯得實實在在,既讓人深思,也讓人感動。這正是普通人在現實生活中的真實寫照,這就是現實的此岸:“不再是苦海中的涉渡,不再是朝向黃金彼岸的暢想;而是壹幅困窘而豐滿、瑣屑而真切的市井眾生圖。不是被擊毀的海市蜃樓背後顯現出的骯臟世相,而是果敢撕碎的虛幻景片的裂隙間呈現出的現實人生。”這份煩惱人生不僅別無選擇、不可逾越,而且是他——印家厚壹個普通人的全部擁有和財富。
池莉在作品中表現了普通市民的家庭生活,反映世態人情,下層人民的生活壓力和精神心理;追根溯源,又影射起和包含了社會的、政治的、歷史的意味,讓讀者真切的咀嚼了生活,認識了生活,在品讀《煩惱人生》的同時,對人生的煩惱有了更為深刻的反思,並最終將得到有益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