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10月5日,壹個繁星閃爍的夜裏,福州烏石山下隆普營的壹座風火墻包裹著的大院裏,誕生了壹個取名謝婉瑩的女嬰,她就是中國當代的文壇祖母———冰心。冰心出生7個月後就離開了故土,11歲時又回到福州,住進南後街與楊橋巷(今楊橋路)交接處的古老大院(今天的辛亥革命紀念館),並在這“三坊七巷”文化圈裏生活了近兩年,以第壹名的成績入福州女子師範預科班(校址在今天的花巷幼兒園)就讀。以後,她的壹生都在山東、北京乃至大洋彼岸讀書、教學、寫作,但她終身未忘故鄉福州。
冰心的壹生以文學的心,以愛的力量關愛著這世界的山水、花木、人生,形成她獨特的、博大的愛。她的愛世界、愛祖國、愛人民,都從愛家鄉、愛身邊的人開始。冰心在晚年寫下了《我的故鄉》、《故鄉的風采》、《妳的父母之鄉》等散文名篇,傾註著她對故鄉的愛戀之情。在冰心百年誕辰之際,我們摘錄冰心描寫故鄉的美麗文字,配以照片,與讀者***賞,並以此作為對冰心的紀念。(唐希)
最健美的福州的農婦
……她們皮膚白皙,烏黑的頭發上插著左右三條刀刃般雪亮的銀簪子,穿著青色的衣褲,赤著腳,袖口和褲腳都挽了起來,肩上挑著的是菜筐、水桶以及各種各色可以用肩膀挑起來的東西,健步如飛,充分揮灑出解放了的婦女的氣派!……這以後的幾十年中,我也見到了日本、美國、英國、法國和蘇聯的農村婦女,覺得天下沒有壹個國家的農村婦女,能和我故鄉的“三條簪”相比,在俊俏上、在勇敢上、在打扮上,都差得太遠了!———《故鄉的風采》
烏石山的“桃瓣李片”
福州城內還有三座山:烏石山、於山和屏山———我只記得我去過烏石山,因為在那座山上有兩塊很平滑的大石頭,相倚而立,十分奇特,人家說這叫做“桃瓣李片”,因為它們像是壹片桃子和壹片李子倚在壹起,這兩片奇石給我印象很深。———《故鄉的風采》
望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