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地進行本次綜合性學習:輕叩詩歌的大門,老師特地帶領我們去圖書閱覽室借閱了有關詩歌的書回來,讓我們用心品讀。老師告訴我們:詩歌對於壹個人的影響力,甚至壹個世界文學界的影響力是巨大的。所以說:我們務必要認真讀詩歌,有感情的朗讀詩歌,多收集詩歌,還可以增長我們的見識。
這壹次綜合性學習,我們不僅學到了很多詩歌,還學會了詩歌的分類,這樣更有助於我們學習詩歌,也收集了很多有關詩歌的故事,更重要的是,我們學會了自己寫詩歌,因為是個充滿了詩情畫意,充滿了自己的渴望,在詩歌裏,我們可以放飛自己的心靈,我們的思維可以跳躍,我們的想象力得到了豐富的伸展,我們可以在詩歌裏表達自己的渴望與情感。
例文:
六(1)班花欣然
這學期,我們開展了“輕叩詩歌大門——與詩同行”的活動。在這壹次綜合性語文學習活動中,我們廣泛地閱讀了詩歌,不僅拓展了知識面,而且還深深地感受到祖國詩歌文化的博大精深,體會詩中所蘊含的美麗與感情,了解詩歌的內涵,真是受益匪淺。
首先,我們小組的四名同學制定了活動計劃,進行了明確的人員分工,各自回家搜集唐詩、宋詞、元曲與現代詩,並將搜集來的資料聚集在壹起,在組長的帶領下,進行閱讀與交流。在交流中,我們感受到了古詩與現代詩的不同之處:古詩的語言比較凝煉、內涵豐富;現代詩的寫法則比較自由,更適合抒發詩人的情感;我們還了解到了詩歌的分類與詩歌的表現手法……總之,我們學到了許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識。這次活動,使我們在詩歌的海洋中暢遊的同時,也大開了眼界。
當然,我們也學會了許多閱讀詩歌、體會詩歌的技巧。例如:我們在讀詩的時候,知道了去聯系生活實際讀、不同的詩比較著讀、邊描繪畫面邊讀等,這些都是我們通過學習自己總結出來的經驗,這些經驗不僅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詩歌,也可以讓我們走進詩的意境中去,感受詩人當時的情感。
在學習了寫詩歌的方法之後,我們還試著自己寫了幾首童趣盎然的小詩,感受了壹回當“小詩人”的感覺。我們的詩中雖然還有著欠缺的地方,但字裏行間都洋溢著童趣,令我們自己贊嘆不已。
雖然這次活動時間很短暫,但輕叩詩歌大門,在我們面前展出了壹個美麗的詩歌的世界,從而讓我們挖掘到了詩歌海洋中的無數珍寶。讓我們徜徉在詩歌的百花園中,讓生活充滿詩意,讓詩歌陪伴我們成長!
六(1)班李潤芝
詩歌有著悠久的歷史,在二千多年前,我國就有了第壹部詩歌總集——《詩經》。詩歌在中國文化的寶庫中,就像壹顆閃亮的明珠,散發出璀璨的光輝。本學期我們展開了“與詩同行”的活動,在這次活動中,我們走進了詩歌的國度,去欣賞詩歌,體會詩歌所描述的意境,領略詩歌獨有的魅力。
首先,我們自發地分了組,制定活動計劃,確定了每個人應該幹的活,如:我們這組就由馬昕宇等人收集現代詩,柯霽虹等人收集古詩,等壹切都準備就緒後,就開始行動了,大家將收集來的資料按內容進行了歸類整理,在網上將有關詩歌簡介和詩歌背景的資料整理成文,這些對我們理解和欣賞詩歌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如:徐火通(teng)《禦兒舟中別朗公》我們就是通過收集來的資料,品出了作者對朋友依依不舍的情感,詩人將自己對朋友的無限思念融入了鐘聲與雞的鳴叫聲中,將自己的情感抒發得淋漓盡致。
通過這次活動我們還收獲了許多了知識,我們了解了詩歌的起源,學習了如何去欣賞詩歌,嘗試了自己寫詩,在這當中,讓我受益匪淺的是欣賞詩歌的方法。就拿王昌齡的《出塞》來說,這首詩我是通過收集詩歌背景資料來理解欣賞的。在資料的幫助下,我體會到這是壹首慨嘆邊戰不斷,國無良將的邊塞詩。詩的首句耐人尋味,有歷史變遷,征戰未斷的感嘆,第二句寫的是出征的人還未回來,多少個男兒戰死沙場,留下多少悲劇。第三、四句寫出千百年來人們的***同心願,希望有“龍城飛將”的出現,平息胡亂,安定邊防。當然,欣賞詩歌的方法還有很多,這些都需要我們在平時欣賞詩歌時總結出來。嘗試自己寫詩也讓我明白了寫詩不壹定要用多麽華麗的詞語,而是要寫出自己眼中的事物,寫出自己獨特的感受。
活動結束後,我進壹步感受了中國詩歌帶給人美的享受,也讓我明白了讀壹首詩,並不僅僅限於把這首詩背熟,而是要體會詩中所蘊含的情感,掌握並欣賞詩歌的方法,這樣才算真正弄懂了壹首詩。詩歌還有壹大妙處,可以讓人放松心情。當妳覺得很疲倦時,不妨試試,閉上眼睛,跟著詩走進壹個如詩如畫的世界,那種感覺是妳死讀書讀不來的。
這次活動雖然結束了,但我們對詩歌的熱情還沒有消逝,我們要多讀詩,品味其中美好的樂趣,將詩歌陪伴我們壹生。
六(1)班韓宇欣
上個星期,我們開展了“與詩同行”的活動。活動中,我們學會給詩歌分類,欣賞詩歌,還學寫了兒童詩呢!。
活動壹開始,我們先制定了活動計劃。我們計劃在壹周的時間內,搜集關於詩的知識,學會給詩歌分類,能夠正確地賞析詩歌,我們還希望能自己學寫壹首小詩呢!為了完成計劃,我們確定了組長,並給每位同學合理地分了工。。
我是負責查資料的,上網進入了“google”頁面,輸入了關鍵詞“詩歌”。哇!關於詩歌的知識可真不少呀,據google搜索統計現***有2850萬個詞條是關於詩歌的。我立即點開了其中幾個網頁,進入了詩歌知識的海洋——“《詩經》是我國第壹部詩歌總集,距今已有了2000多年的歷史,我國另外兩部詩歌總集分別是——《楚辭》、《漢府樂》……”,“我國的元曲,是壹種小令,興盛於元代,大多由民歌而來……”,“泰戈爾是亞洲第壹位獲諾貝爾文學獎的詩人……”。在詩歌知識的海洋裏,我流連忘返,增長了許多知識。
通過這次活動,我的收獲可不小。我們小組的同學搜集了許多的古詩和現代詩,可這麽多的詩,涉及面這麽廣,怎麽整理呢?當我們學會了給詩歌分類後,這些整理的事情就變得容易得多了,真是小菜壹碟。我知道了詩歌分類可以按作者分、按題材分、按形式分、按體裁分……我們按照作者給搜集來的詩歌分類,不壹會兒,就把小山似的資料整理好了。
我們還學會了欣賞詩歌,知道了欣賞詩歌前,要先把詩多讀幾遍,可以聯系生活實際讀,可以用不同詩人寫的詩對比著讀,還可以邊讀邊在腦海裏描繪畫面,走進詩中讀。學會了這些,欣賞詩時,我們就可以體會詩人創設的意境,更加了解詩歌背後的情感和含義了。比如:讀韓愈的《聽穎師彈琴》“昵昵兒女語,恩怨相爾汝。劃然變軒昂,勇士赴敵場。”短短幾句,讓人感到琴聲初起,仿佛小兒女在耳邊竊竊私語。忽然,琴聲變得昂揚激越起來,就像勇猛的戰士揮戈躍馬沖入敵陣。與敵人奮力拼殺,那驚天地、泣鬼神的情節仿佛就在眼前。
最後,我們還嘗試著當了壹回小詩人,壹首首富有童趣的小詩,就從我們的筆尖流露出來。我也寫了首詩——《四季的樹》。
四季的樹
春天的樹, 秋天的樹,
發了綠芽, 金黃壹片,
歸來的鳥兒 孩子們收到
有了新的家。 秋姑娘送來的信。
夏天的樹, 冬天的樹,
郁郁蔥蔥, 光禿禿的,
炎熱的天氣 像年邁的老人
有了壹絲的清涼。 卻挺直了腰桿。
“與詩同行”的活動,讓我在詩歌海洋中快樂地遨遊。我時時拾起了壹枚枚五彩斑斕的貝殼,那些小小的貝殼就是壹首首詩,它們是詩歌的歷史,是詩歌的未來,也是中華幾千年詩歌文化的見證。通過這次活動,我更加喜歡詩歌了。
六(1)班馬雨童
這段時間裏,我們開展了“與詩同行”綜合性學習活動。在活動中,我們了解了詩歌的起源,學習如何欣賞詩歌,學習在生活中運用詩歌,自己還嘗試寫了詩,從而體會到中外詩歌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活動中,同學們分頭搜集詩詞資料,我負責收集宋詞的資料。我壹打開“google”輸入“宋詞”,馬上進入了詞的世界,屏幕上出現了很多著名的名字:蘇軾、陸遊、辛棄疾、李煜、李清照……我輕快地點擊著,盡情地欣賞著這些詞人的流光溢彩的作品。我被陸遊《蔔算子?詠梅》中的“無意苦爭春,壹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所吸引。讀到李煜的《烏夜啼》時,我默默吟誦著“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往來風”。看到李清照的《如夢令》時,我又沈浸在“爭渡,爭渡,驚起壹灘鷗鷺”的美好意境中……
通過交流,我還閱讀了不少唐詩、元曲、以及現代詩等詩歌資料,了解了以前不知道的許多詩歌知識。
我知道了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距今已有兩千年的歷史,它凝結了我國古代人民的智慧結晶。
我知道了詩歌如何分類。按題材分,有山水詩、詠物詩、邊塞詩;按形式分,可分為格律詩、自由詩;按體裁分,分為童話詩、寓言詩、散文詩……
我知道了從古至今詩人輩出。春秋戰國時最著名的有愛國詩人屈原;在魏晉南北朝時,曹操父子三人為詩歌的發展做出了貢獻;在唐朝這個詩的王朝,像詩仙李白這樣的人不勝枚舉,湧現出了詩聖杜甫、詩佛王維,詩鬼李賀……;在宋朝,豪放詞人蘇軾、辛棄疾、陸遊,具有婉約詞風的柳永、李清照,他們***同造就了輝煌的宋詞;另外還有“元曲四大家”——關漢卿、鄭光祖、白樸、馬致遠,他們使元曲達到了高峰;現代詩人郭沫若、徐誌摩等人的傑出作品影響深遠。
我還揣摩著如何欣賞名家詩篇,我覺得首先要明白這首詩是描寫什麽的,是狀物、寫景、還是詠物記人;接下來,就要逐字逐句地分析、理解其中的含意;最後,體會詩人在詩中要抒發的情感。讀詩有些好辦法,例如,在讀李白的《古朗月行》時可以用邊想象畫面邊感受意境的方法去體會“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雲端”的美妙描寫,可以用已學過的中國地形西高東低的知識來理解“恰似壹江春水向東流”這樣的句子,還可以用對比的手法來讀高適的《別董大》和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體會詩人與友人分別時的情感等等,運用這些方法,可以幫助我們走近詩人,理解他們的思想感情,這樣,讀了李清照《如夢令》,就能體會到詩人對自己“紅顏易老”的哀嘆含蓄;讀了南唐後主李煜的《虞美人》,就能知道什麽叫亡國之痛了,也能想到蘇軾《赤壁懷古》的壹腔豪情。
……
“與詩同行”活動雖暫告壹段落,但我覺得徜徉在詩歌海洋裏的感覺,真是太奇妙了!如果把詩歌比作海洋,我覺得我只得到了滄海的壹滴水;如果把詩歌比作花園,我得到的僅僅是百花中的壹朵小花。我還得繼續在詩的海洋裏遨遊,盡情地享受詩歌無窮的魅力。
六(1)班申秋晨
在我們身邊,詩歌無處不在,為了提高我們的詩歌賞析能力,加深對詩歌的了解,上個星期,我們開展了“與詩同行”這壹活動。
首先,我們制定了本次活動的詳細計劃。首先收集各種詩歌,並對它們進行分類。接著,從中選擇壹兩首做詳細的分析和理解。最後,我們打算自己嘗試寫壹寫詩,做壹做“小詩人”。
我打開電腦,哇!詩歌的海洋真是太豐富了,古今中外的詩人寫了許許多多美麗的詩篇,令人贊嘆不已。為了方便更好地了解更多的詩歌,我們把收集來的詩歌分了類,我們還掌握了幾種詩歌的分類方法呢!如,按時代分,可分為現代詩和古代詩;按內容分,可分為山水詩、田園詩、抒情詩等;按詩人分,可分為李白的詩、杜甫的詩、王維的詩等等。
接著,我們學習了賞析詩歌的方法。本次活動中,我們嘗試自己賞析了元代作家白樸的《天凈沙?秋》,這首散曲寫的是秋天和諧的景色,該曲雖和馬致遠的《秋思》有相似處,但卻又自有特點。詩人用青、綠、白、紅、黃五色,以遠及近、由高到低、多層次多側面立體交叉式地描繪出秋日美麗的景象:夕陽的余輝,映紅了天邊的壹片片殘霞,孤零零的小村莊坐落在這殘霞之下,壹縷縷裊裊輕煙,壹只只默默地站在枯老樹枝上的烏鴉,勾畫出深秋壹派蕭瑟的畫面。可是詩人筆鋒壹轉,“壹點飛鴻影下”不僅寫出了大雁掠過時的樣子,還給陰冷的靜態畫面帶來了無限的活力,再加上“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好壹派秋天蒼涼而又瑰麗的美景呀!整個畫面充滿了詩意,不失為壹篇寫秋的佳作。通過對詩歌的賞析,我們總結了四條欣賞詩歌的方法,它們分別是聯系生活實際讀、詩與詩對照著讀、邊描繪畫面邊讀和邊讀邊走進詩中。有了這四種方法,我們就會更好地欣賞詩歌。
最後,我還嘗試著寫了寫詩。雖然沒有大詩人寫的那樣好,但我為自己也能寫出美妙的小詩而高興。此次“與詩同行”的活動意義深刻,我們不僅掌握了詩歌分類的方法,還學會了如何欣賞詩歌,我們真是收益匪淺。
六(1)班嚴靖凱
詩歌是全世界人民的文化瑰寶,它蘊含了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情感,是文學寶庫中的壹顆璀璨的明珠。我們通過開展“與詩同行”的活動,初步接觸了詩歌,對詩歌有了壹定的認識。另外,我們還提高了對語言的理解能力,增加了文字積累,並且提高了文學素養。
在進行活動前,我們小組制定了壹個學習活動方案,我負責上網查找有關資料。在查找中,我有很多收獲,來與大家壹起分享。通過查找,我了解到詩歌按不同的標準可以有不同的分類:
詩歌按音律分可以分為古體詩、近體詩、詞和曲等。按內容來分可就多啦,有邊塞詩、懷古詩、送別詩、山水田園詩、敘事詩、詠物詩、諷刺詩、抒情詩、悼亡詩等,它們代表詩歌的內容。現代詩可以分為:格律詩、自由詩和散文詩或敘事詩和抒情詩。就這樣,我們平時見到的無數的詩歌都可以歸為這幾類,例如,唐代詩人李白的《靜夜思》是近體詩和思鄉詩,俄國詩人葉賽寧的《白樺》是自由詩和抒情詩。在這次活動中,我不僅了解了詩歌的分類,還學會了欣賞詩歌。我掌握了欣賞詩歌的方法:聯系生活實際,對不同的詩比較著讀,壹邊描繪詩中的意境壹邊讀,先了解作者的時代背景再讀等。讀詩時我會運用上這些方法,再欣賞它就不難了。例如對《秋思》和《秋詞》這兩首描寫秋天的詩,我會將它們進行對比著讀,體會詩人不同的思想感情。另外,我也寫了壹首詩呢!
生活 就像賽跑,
有時是第壹,
我像不像壹個小詩人?
通過這次活動,我在詩歌的海洋中盡情地遨遊,感受多多,受益多多,我真希望我能多參加壹些像這樣的活動!
我對不對?
可以這樣開頭:
很好地進行本次綜合性學習:輕叩詩歌的大門,老師特地帶領我們去圖書閱覽室借閱了有關詩歌的書回來,讓我們用心品讀。老師告訴我們:詩歌對於壹個人的影響力,甚至壹個世界文學界的影響力是巨大的。所以說:我們務必要認真讀詩歌,有感情的朗讀詩歌,多收集詩歌,還可以增長我們的見識。
這壹次綜合性學習,我們不僅學到了很多詩歌,還學會了詩歌的分類,這樣更有助於我們學習詩歌,也收集了很多有關詩歌的故事,更重要的是,我們學會了自己寫詩歌,因為是個充滿了詩情畫意,充滿了自己的渴望,在詩歌裏,我們可以放飛自己的心靈,我們的思維可以跳躍,我們的想象力得到了豐富的伸展,我們可以在詩歌裏表達自己的渴望與情感。
例文:
六(1)班花欣然
這學期,我們開展了“輕叩詩歌大門——與詩同行”的活動。在這壹次綜合性語文學習活動中,我們廣泛地閱讀了詩歌,不僅拓展了知識面,而且還深深地感受到祖國詩歌文化的博大精深,體會詩中所蘊含的美麗與感情,了解詩歌的內涵,真是受益匪淺。
首先,我們小組的四名同學制定了活動計劃,進行了明確的人員分工,各自回家搜集唐詩、宋詞、元曲與現代詩,並將搜集來的資料聚集在壹起,在組長的帶領下,進行閱讀與交流。在交流中,我們感受到了古詩與現代詩的不同之處:古詩的語言比較凝煉、內涵豐富;現代詩的寫法則比較自由,更適合抒發詩人的情感;我們還了解到了詩歌的分類與詩歌的表現手法……總之,我們學到了許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識。這次活動,使我們在詩歌的海洋中暢遊的同時,也大開了眼界。
當然,我們也學會了許多閱讀詩歌、體會詩歌的技巧。例如:我們在讀詩的時候,知道了去聯系生活實際讀、不同的詩比較著讀、邊描繪畫面邊讀等,這些都是我們通過學習自己總結出來的經驗,這些經驗不僅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詩歌,也可以讓我們走進詩的意境中去,感受詩人當時的情感。
在學習了寫詩歌的方法之後,我們還試著自己寫了幾首童趣盎然的小詩,感受了壹回當“小詩人”的感覺。我們的詩中雖然還有著欠缺的地方,但字裏行間都洋溢著童趣,令我們自己贊嘆不已。
雖然這次活動時間很短暫,但輕叩詩歌大門,在我們面前展出了壹個美麗的詩歌的世界,從而讓我們挖掘到了詩歌海洋中的無數珍寶。讓我們徜徉在詩歌的百花園中,讓生活充滿詩意,讓詩歌陪伴我們成長!
六(1)班李潤芝
詩歌有著悠久的歷史,在二千多年前,我國就有了第壹部詩歌總集——《詩經》。詩歌在中國文化的寶庫中,就像壹顆閃亮的明珠,散發出璀璨的光輝。本學期我們展開了“與詩同行”的活動,在這次活動中,我們走進了詩歌的國度,去欣賞詩歌,體會詩歌所描述的意境,領略詩歌獨有的魅力。
首先,我們自發地分了組,制定活動計劃,確定了每個人應該幹的活,如:我們這組就由馬昕宇等人收集現代詩,柯霽虹等人收集古詩,等壹切都準備就緒後,就開始行動了,大家將收集來的資料按內容進行了歸類整理,在網上將有關詩歌簡介和詩歌背景的資料整理成文,這些對我們理解和欣賞詩歌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如:徐火通(teng)《禦兒舟中別朗公》我們就是通過收集來的資料,品出了作者對朋友依依不舍的情感,詩人將自己對朋友的無限思念融入了鐘聲與雞的鳴叫聲中,將自己的情感抒發得淋漓盡致。
通過這次活動我們還收獲了許多了知識,我們了解了詩歌的起源,學習了如何去欣賞詩歌,嘗試了自己寫詩,在這當中,讓我受益匪淺的是欣賞詩歌的方法。就拿王昌齡的《出塞》來說,這首詩我是通過收集詩歌背景資料來理解欣賞的。在資料的幫助下,我體會到這是壹首慨嘆邊戰不斷,國無良將的邊塞詩。詩的首句耐人尋味,有歷史變遷,征戰未斷的感嘆,第二句寫的是出征的人還未回來,多少個男兒戰死沙場,留下多少悲劇。第三、四句寫出千百年來人們的***同心願,希望有“龍城飛將”的出現,平息胡亂,安定邊防。當然,欣賞詩歌的方法還有很多,這些都需要我們在平時欣賞詩歌時總結出來。嘗試自己寫詩也讓我明白了寫詩不壹定要用多麽華麗的詞語,而是要寫出自己眼中的事物,寫出自己獨特的感受。
活動結束後,我進壹步感受了中國詩歌帶給人美的享受,也讓我明白了讀壹首詩,並不僅僅限於把這首詩背熟,而是要體會詩中所蘊含的情感,掌握並欣賞詩歌的方法,這樣才算真正弄懂了壹首詩。詩歌還有壹大妙處,可以讓人放松心情。當妳覺得很疲倦時,不妨試試,閉上眼睛,跟著詩走進壹個如詩如畫的世界,那種感覺是妳死讀書讀不來的。
這次活動雖然結束了,但我們對詩歌的熱情還沒有消逝,我們要多讀詩,品味其中美好的樂趣,將詩歌陪伴我們壹生。
六(1)班韓宇欣
上個星期,我們開展了“與詩同行”的活動。活動中,我們學會給詩歌分類,欣賞詩歌,還學寫了兒童詩呢!。
活動壹開始,我們先制定了活動計劃。我們計劃在壹周的時間內,搜集關於詩的知識,學會給詩歌分類,能夠正確地賞析詩歌,我們還希望能自己學寫壹首小詩呢!為了完成計劃,我們確定了組長,並給每位同學合理地分了工。。
我是負責查資料的,上網進入了“google”頁面,輸入了關鍵詞“詩歌”。哇!關於詩歌的知識可真不少呀,據google搜索統計現***有2850萬個詞條是關於詩歌的。我立即點開了其中幾個網頁,進入了詩歌知識的海洋——“《詩經》是我國第壹部詩歌總集,距今已有了2000多年的歷史,我國另外兩部詩歌總集分別是——《楚辭》、《漢府樂》……”,“我國的元曲,是壹種小令,興盛於元代,大多由民歌而來……”,“泰戈爾是亞洲第壹位獲諾貝爾文學獎的詩人……”。在詩歌知識的海洋裏,我流連忘返,增長了許多知識。
通過這次活動,我的收獲可不小。我們小組的同學搜集了許多的古詩和現代詩,可這麽多的詩,涉及面這麽廣,怎麽整理呢?當我們學會了給詩歌分類後,這些整理的事情就變得容易得多了,真是小菜壹碟。我知道了詩歌分類可以按作者分、按題材分、按形式分、按體裁分……我們按照作者給搜集來的詩歌分類,不壹會兒,就把小山似的資料整理好了。
我們還學會了欣賞詩歌,知道了欣賞詩歌前,要先把詩多讀幾遍,可以聯系生活實際讀,可以用不同詩人寫的詩對比著讀,還可以邊讀邊在腦海裏描繪畫面,走進詩中讀。學會了這些,欣賞詩時,我們就可以體會詩人創設的意境,更加了解詩歌背後的情感和含義了。比如:讀韓愈的《聽穎師彈琴》“昵昵兒女語,恩怨相爾汝。劃然變軒昂,勇士赴敵場。”短短幾句,讓人感到琴聲初起,仿佛小兒女在耳邊竊竊私語。忽然,琴聲變得昂揚激越起來,就像勇猛的戰士揮戈躍馬沖入敵陣。與敵人奮力拼殺,那驚天地、泣鬼神的情節仿佛就在眼前。
最後,我們還嘗試著當了壹回小詩人,壹首首富有童趣的小詩,就從我們的筆尖流露出來。我也寫了首詩——《四季的樹》。
四季的樹
春天的樹, 秋天的樹,
發了綠芽, 金黃壹片,
歸來的鳥兒 孩子們收到
有了新的家。 秋姑娘送來的信。
夏天的樹, 冬天的樹,
郁郁蔥蔥, 光禿禿的,
炎熱的天氣 像年邁的老人
有了壹絲的清涼。 卻挺直了腰桿。
“與詩同行”的活動,讓我在詩歌海洋中快樂地遨遊。我時時拾起了壹枚枚五彩斑斕的貝殼,那些小小的貝殼就是壹首首詩,它們是詩歌的歷史,是詩歌的未來,也是中華幾千年詩歌文化的見證。通過這次活動,我更加喜歡詩歌了。
六(1)班馬雨童
這段時間裏,我們開展了“與詩同行”綜合性學習活動。在活動中,我們了解了詩歌的起源,學習如何欣賞詩歌,學習在生活中運用詩歌,自己還嘗試寫了詩,從而體會到中外詩歌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活動中,同學們分頭搜集詩詞資料,我負責收集宋詞的資料。我壹打開“google”輸入“宋詞”,馬上進入了詞的世界,屏幕上出現了很多著名的名字:蘇軾、陸遊、辛棄疾、李煜、李清照……我輕快地點擊著,盡情地欣賞著這些詞人的流光溢彩的作品。我被陸遊《蔔算子?詠梅》中的“無意苦爭春,壹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所吸引。讀到李煜的《烏夜啼》時,我默默吟誦著“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往來風”。看到李清照的《如夢令》時,我又沈浸在“爭渡,爭渡,驚起壹灘鷗鷺”的美好意境中……
通過交流,我還閱讀了不少唐詩、元曲、以及現代詩等詩歌資料,了解了以前不知道的許多詩歌知識。
我知道了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距今已有兩千年的歷史,它凝結了我國古代人民的智慧結晶。
我知道了詩歌如何分類。按題材分,有山水詩、詠物詩、邊塞詩;按形式分,可分為格律詩、自由詩;按體裁分,分為童話詩、寓言詩、散文詩……
我知道了從古至今詩人輩出。春秋戰國時最著名的有愛國詩人屈原;在魏晉南北朝時,曹操父子三人為詩歌的發展做出了貢獻;在唐朝這個詩的王朝,像詩仙李白這樣的人不勝枚舉,湧現出了詩聖杜甫、詩佛王維,詩鬼李賀……;在宋朝,豪放詞人蘇軾、辛棄疾、陸遊,具有婉約詞風的柳永、李清照,他們***同造就了輝煌的宋詞;另外還有“元曲四大家”——關漢卿、鄭光祖、白樸、馬致遠,他們使元曲達到了高峰;現代詩人郭沫若、徐誌摩等人的傑出作品影響深遠。
我還揣摩著如何欣賞名家詩篇,我覺得首先要明白這首詩是描寫什麽的,是狀物、寫景、還是詠物記人;接下來,就要逐字逐句地分析、理解其中的含意;最後,體會詩人在詩中要抒發的情感。讀詩有些好辦法,例如,在讀李白的《古朗月行》時可以用邊想象畫面邊感受意境的方法去體會“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雲端”的美妙描寫,可以用已學過的中國地形西高東低的知識來理解“恰似壹江春水向東流”這樣的句子,還可以用對比的手法來讀高適的《別董大》和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體會詩人與友人分別時的情感等等,運用這些方法,可以幫助我們走近詩人,理解他們的思想感情,這樣,讀了李清照《如夢令》,就能體會到詩人對自己“紅顏易老”的哀嘆含蓄;讀了南唐後主李煜的《虞美人》,就能知道什麽叫亡國之痛了,也能想到蘇軾《赤壁懷古》的壹腔豪情。
……
“與詩同行”活動雖暫告壹段落,但我覺得徜徉在詩歌海洋裏的感覺,真是太奇妙了!如果把詩歌比作海洋,我覺得我只得到了滄海的壹滴水;如果把詩歌比作花園,我得到的僅僅是百花中的壹朵小花。我還得繼續在詩的海洋裏遨遊,盡情地享受詩歌無窮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