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山西村》不僅寫了詩人觀景的所見所聞,還寫了從觀察事物中得到的啟示。詩人陸遊以壹個“遊”字貫穿全詩的主線,生動地描繪了豐收之年農村歡悅壹片的氣象和鄉間的風光風俗,刻畫了農民淳樸好客的本性,表現了詩人對農村生活的真摯感情。
對於七年級內初班的學生來說,古詩的學習對他們來說並不陌生,學生已經有了壹定的學習經驗,會背許多古詩。但學生在理解詩句和體會詩人思想感情方面卻存在很大差異。對於語文能力較好的學生就不覺得詩句難以理解,能夠基本領會詩句的含義;而對於理解能力較差的學生來說就比較困難。因此,課堂上教師要引導到位,因材施教。
同時為了更好的理解詩句,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課前引導學生閱讀詩人的經歷和寫作此詩的背景。然後引導學生把自己了解到的知識進行交流,說給同學聽,這樣不僅體現了合作學習的快樂和優越性,同時提高了學生學習積極性,使懂得多的學生有壹種被認可的成就感;使發言少的同學也能感到獲取知識的滿足感。在這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是這樣設計的:
壹、 導入
我們今天要學習古詩《遊山西村》,作者是陸遊,妳們都讀過陸遊的那些詩呢?《示兒》《十壹月四日風雨大作》
能談談妳對詩人陸遊的了解嗎?出示課件:陸遊(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他出生於北宋末年,壹生處於國家動亂、人民苦難的嚴重關頭。他能文能武,主張抗金,收復失地,寫下許多憂國憂民的詩篇,是壹位受人敬仰的愛國詩人。
[if !supportLists]二、?[endif]解詩題
山西村在什麽地方?山西村只是壹個山村,作者去壹個山村遊玩會有什麽新的收獲呢?
三、讀節奏
1、學們先自由讀壹讀這首詩,並劃出詩中的生字。要求把詩讀通,讀正確。
2、師範讀,學生註意節奏
3、生自由讀,
4、指名讀,註意讀的時候註意節奏要分明壹點,不能讀斷。
5、生齊讀。
四、明詩意
1.請同學們根據課下註解,疏通詩意。
2.教師檢查:?不要笑話?做的酒,豐收之年有的佳肴款待客人。多麽?的村民啊!
壹重重山,壹道道水,懷疑會有無路可行的時候,眼前忽然出現了、又壹個村莊出現在眼前。多麽?的景色啊!
妳吹著?,我擊著?,結隊喜慶,已經臨近,布做成的衣衫,最普通的帽,仍然存在。多麽?的民風啊!
從即日起,如果可以?閑遊,我這白發老翁也要隨夜乘興,,敲開農家朋友的柴門。多麽?的願望!
五、入詩境
這首詩寫了農家的情誼真,景色美,民風淳,那作者是怎樣表現出來的呢?請同學們試著評析壹下這首詩。
預設:
(壹)、品讀首聯
(1)鄉親們是怎樣招待這位從遠方歸來的遊子呢?
(3)抓住重點詞進行品讀。從那些關鍵詞“足”中體會到了山民的熱情。預設:“足”,在作者眼裏,這裏的足難道還單單指酒菜足嗎?那還指什麽足?妳能把山民的這份淳樸、好客情感通過讀不折不扣的,足足的表達出來嗎?自由讀——個人讀_個人讀——齊讀,足嗎?要突出“足” 個人讀,齊讀。看到山民如此熱情的招待遠方的客人,同學們,妳們還可以想到那些古詩文呢?a,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4)山民對待詩人是那樣的熱情、好客,而詩人對待山民又是怎樣壹份情感呢?妳能繼續抓住關鍵詞來談談妳的體會嗎?莫笑是什麽意思?詩人叫人不要笑什麽呢?對,這裏的酒菜肯定沒有大酒店裏的精致,由此可見,在詩人的眼裏,他不看重什麽,他看重是什麽?,相信此刻詩人已被山民這份淳樸,這份熱情深深的打動了,同學們,讓我們通過朗讀把詩人內心的這份感動表達出來吧!自由讀——個人——齊讀。如果我們稍稍改動壹下李白的詩,是不是可以表達詩人此時的心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山民待我情”
(5)同學們此刻妳眼前仿佛看見了山西村村民招待客人的怎樣壹個畫面?又仿佛聽見鄉親們和詩人說了些什麽?同桌之間互相說說。匯報。
(7)是啊!山民無比敬愛詩人,詩人熱愛山民,這是壹份多麽真摯的情感啊!讓我們把這兩句詩連起來讀。板書:情誼真。
(二)、品讀頷聯
1、受到鄉親們熱情款待的陸遊心情豁然開朗。他騎上毛驢,流連於山水之間。在山重水復,作者以為無路可走的時候,突然他眼前壹亮,他看到了什麽?(可以拓展)這景色怎麽樣?板書:景色秀。
3、誒!這眼前之景不正和陸遊此時的心境想吻合嗎?為了更好地去讀懂課文,體會詩人內心的真實情感,我們還是先來了解詩人當時寫這首詩時的時代背景。出示寫作背景:詩人陸遊,他曾任隆興府通判,因極力推助北伐,被罷官。詩人回歸故裏,他此時非常沮喪,非常郁悶,途經山西村時受鄉親們的熱情邀請而去山西村做客。妳想想,陸遊被罷官了,他的心情怎樣?以為陷入了人生的絕境,但在困境中,山西村的村民有沒有嫌棄他?
4、是啊!即使走到了路的盡頭,妳也有可能欣賞到別樣的美景。同樣的道理,即使人生陷入了困境,妳也可能會絕處逢生。看著眼前的美景,想著山西村村民的熱情,陸遊他對自己的前途會有什麽新的想法呢?他除了看到桃紅柳綠、美麗的小山村外,其實他還看到什麽?請同學們用“他還看到什麽——”這樣的句式說壹句話。(柳暗花明、美麗的小山村,同樣淳樸的民風,新的景象,新的希望)
詩人此時的心情肯定是非常的——那這份欣喜之情,妳能把它讀出來嗎?(指導朗讀)本來以為自己是陷入絕境,無路可走的,突然發現壹片無限的風光,這前面壹句該怎麽讀?後面壹句又該怎麽讀?對,要先先抑後揚。個人讀——齊讀。
5.在學習中,生活中,妳有過和詩人相同的感受嗎?請根據提示寫話。出示:(1)當妳做壹道應用題百思不得其解,正為此懊惱時,______。(2)當妳和小夥伴下棋,感覺無路可走,打算放棄時,______。
(三)、品讀頷聯
他看到了村外的優美景色,又感受到了村內怎樣的氛圍呢?
淳樸的風土人情: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作者從感官角度來寫,壹路上迎神的簫鼓聲隨處可聞,看到了村民衣著簡樸,不由感嘆這裏的民風真是淳樸啊!
(四)、品讀尾聯
詩人已“遊”了壹整天,此時明月高懸,整個大地籠罩在壹片淡淡的清光中,給春社過後的村莊也染上了壹層靜謐的色彩,別有壹番情趣。於是這兩句從胸中自然流出:但願而今而後,能不時拄杖乘月,輕叩柴扉,與老農親切絮語,此情此景,不亦樂乎。從尾聯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壹個熱愛家鄉與農民親密無間的詩人形象躍然紙上。
預設:表達了詩人對農家好客習俗和古樸的農村生活的熱愛和向往之情。
六、強背誦
好的詩文不僅要領會它的意思,更要熟讀成誦,、同學們,妳願意把這首千古流傳的古詩永遠留為自己的記憶嗎?請趕快把他背下來。
[if !supportLists]1、?[endif]齊背
[if !supportLists]2、?[endif]抽背
[if !supportLists]3、?[endif]根據圖片提示猜詩句
4、理解性背誦:
(1.)陸遊《遊山西村》中“ ?, ?”兩句寫農家盛情待客,民風淳樸,渲染出豐收之年農村壹片寧靜、歡悅的氣象。
(2.)陸遊《遊山西村》中“ ?, ?”兩句出既寫出山西村山環水繞,花團錦簇,春光無限,另壹方面它又富於生活的哲理。
(3.)陸遊在《遊山西村》中以“ ?, ?”兩句描摹了南宋初年的農村風俗畫卷,表達了詩人熱愛傳統文化的深情。
(4.)陸遊在《遊山西村》中“ ?, ?”兩句從白天寫到夜晚,壹個熱愛家鄉與農民親密無間的詩人形象躍然紙上。
六、小結:
看來大家掌握的很紮實,知道這首詩寫了詩人在山西村的所見、所聞、所感,展現了農村的人情美、風物美、民俗美,從而表達了詩人的陶醉、戀戀不舍之情。
七、拓展延伸
其實,還有很多詩像這樣於寫景中蘊含著深刻的道理,我們都可以運用今天學習的賞析方法來學習,下面我們就壹起來品讀讀下面這首詩。《登飛來峰》
總之,閱讀教學過程是每個學生精心讀書獲得個性體驗和獨特感受的過程,是教師引導學生在閱讀實踐中不斷實現自我建構,學會閱讀,促進表達的過程。同時也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發展性和創造性。
?(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