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秋分節氣的風俗

秋分節氣的風俗

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秋季的第四個節氣。秋分這壹天,正是陰陽交接,分割寒暑的日子。秋分的“分”是“半”的意思,秋天剛好過了壹半。那麽大家知道秋分有哪些習俗嗎?

1、吃秋菜

古人在秋分這天還會吃秋菜,祈求家宅安寧,身體安康。“秋菜”是壹種野莧菜,鄉人稱之為“秋碧蒿”。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采回的秋菜壹般與魚片壹起制成“秋湯”。野莧菜含有多種營養成分,炒野莧菜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止痛、明目的功效,食之可增強抗病、防病能力,健康少病,潤膚美容。所以秋分這天吃秋菜還有科學道理,功效很多哦。

2、送秋牛

秋分時節,民間挨家挨戶送秋牛圖。送秋牛其實就是把二開紅紙或黃紙印上全年農歷節氣,還要印上農夫耕田圖樣,名曰“秋牛圖”。送圖者都是些民間善言唱者,主要說些秋耕吉祥,不違農時的話,每到壹家便是即景生情,見啥說啥,說得主人樂而給錢為止。言詞雖隨口而出,卻句句有韻動聽。俗稱“說秋”,說秋人便叫“秋官”。而“送秋牛”也是為了表達彼此之間的祝願,希望大家夥兒來年都能迎來豐收。

3、豎蛋

“秋分到,蛋兒俏”。同“春分”壹樣,在每年的“秋分”來臨之際,我國很多地方都要在這天舉行“豎蛋”的趣味遊戲或比賽。其玩法簡單易行:選擇壹個光滑勻稱、剛生下四五天的新鮮雞蛋,輕輕地在桌子上把它豎起來。秋分立蛋的習俗,表達了人們慶賀豐收慶,祈禱人丁興旺,五谷豐登的美好願望。

4、粘雀子嘴

粘雀子嘴也叫作面雀,吃面雀,在農村,秋分這壹天都要放假的,家家戶戶都要吃湯圓,做成麻雀的樣子就叫吃面雀,不高現在壹般都做圓的,還要做好十多個沒有餡的湯圓,煮熟後用細竹叉穿起來,放置於室外田邊地坎,此時正是莊稼成熟的時候,麻雀會來破壞莊稼,放上湯圓後,麻雀會來啄食,湯圓能將麻雀的嘴粘住,這樣就是粘雀子嘴,其實,這只是農民朋友的美好想象和願望,是希望麻雀不要來破壞莊稼。

5、品秋蟹

秋分時節南方的大閘蟹、北方的梭子蟹都到了最是肥美的季節。所以人門會在秋分細細品味蟹肥菊黃、丹桂飄香的季節之美。吃蟹方法也很講究。蟹八件始於明代,食蟹又分“文吃”和“武吃”。“武吃”吃的是快意,“文吃”吃的是工具。螃蟹煮熟後通體發紅,寄托了人們鴻運當頭的美好向往。

秋分是北半球真正意義上進入秋天的開始。“秋分”時節,到處彌漫著成熟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