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點字註音正確的壹項是(2分) ( )
A.稍遜 ( xùn) 喑(yīn)啞 靜謐(mì) B.佝僂(lóu) 靈柩(jiù) 相契(xiè)
C.枘(nèi)鑿 涕(tì)泗 遏(è)制 D.蘊(yùn)涵 縞(gǎo)素 陟罰臧否(fǒu)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恰當的壹組是(2分) ( )
①中新網北京站2000年12月21日消息稱,電子郵件已躍升為計算機病毒的主要的傳播 。
②日本自衛軍在有關軍事用語上玩弄文字遊戲,刻意有別於國際上通用的用語,目的是
其軍事性、戰鬥性。
③同義詞中最值得研究的是那些非嚴格意義的同義詞,因為它們同中有異,使用的時候就必須有所 。
A.媒介 掩飾 區別 B.媒體 掩飾 分別
C.媒介 掩蓋 分別 D.媒體 掩飾 區別
3.改正下列詞語中的4個錯字,把正確的字規範、工整地寫在方框內(4分)
袖手旁觀 根深底固 不知所措 墨守陳規 投機取巧 嶄露頭腳 不功自破
4.修改下列語段。(3分)
a離畢業考試不到半年時間了,我逐漸越來越感到時間不夠用,壹心只想多讀點書。b只有好好學習,才能取得好成績。c我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語文水平太低,肚裏沒幾個詞,於是拼命讀小說、散文。d然而,我看書只是從興趣出發,壹目十行,走馬觀花,光看故事大意,不註意提高分析能力和積累詞匯,所以收獲很小。e後來,我才發現這種做法並非有問題。
①文中有壹處重復累贅,應刪去“ ”壹詞。
②文中有壹句脫離中心,應刪去,這壹句是 。
③文中有壹個句子有語病,這個句子是 ,應改為 。
5.用課文原句填空。(9分)
①.過盡千帆皆不是, 。
②.濁酒壹杯家萬裏, 。
③. ,五十弦翻塞外聲。
④. ,只有香如故。
⑤.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 。
⑥.《陳涉世家》中陳勝號召戍卒、表現對封建等級制度強烈不滿的句子是: 。
⑦.在鋼鐵廠瀕臨倒閉之際,明健接任廠長,人們說他是:“ ,
。”
⑧陸遊稱贊諸葛亮《出師表》的名言是:“出師壹表真名世, 。”
二.閱讀題(13+15+18+19=65)
(壹)欣賞下面詩歌,回答問題(13分)
[甲]北國風光,千裏冰封,萬裏雪飄。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①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②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乙]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③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④瀚海闌幹百丈冰,愁雲慘淡萬裏凝。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6.同為寫雪,但兩詩呈現出來的雪景卻有不同的特點。試作說明。(5分)
7. “詩言誌”,“誌”指的是思想感情。甲乙兩詩中最能體現詩人情感的詩句是什麽?各自體現了詩人什麽樣的情感?(4分)
甲:詩句 情感
乙:詩句 情感
8.揣摩品味甲乙兩文中加點的詞,理解有誤的壹項是( )(2分)
A.萬裏雪飄(形象地描繪出大雪紛紛揚揚,隨風飄舞的情態。)
B.惟余莽莽(疊音,讀來音響渾厚,富於音樂美,渲染出磅礴的氣勢。)
C.北風卷地白草折(描繪出雪前狂風肆虐的聲勢,渲染肅殺的氣氛。)
D.散入珠簾濕羅幕(細致形象地寫出了雪花點點飄落進來,輕盈飄灑,給人以欣喜和暖意。)
9.對甲乙兩文中畫線句賞析不當的壹句是( )(2分)
A.①句賦予雪中的群山高原以動態的美感,顯出奔放活動的氣勢,神采飛揚的英姿。
B.②句形容雪後天晴,紅日與白雪交相輝映,艷麗多姿,充滿青春氣息。
C.③句“忽如”二字用得甚妙,不僅寫出了“胡天”變幻無常、大雪來得急驟,而且也傳達出了詩人對邊塞奇寒既好奇又難忍的心境。
D.④句展示了邊塞冰天雪地、陰雲重重的景象,用“愁”、“慘”修飾形容,為下文餞別場面醞釀了氣氛。
(二)閱讀下面短文,回答文後問題(15分)
智 者 無 言
大海的深處是平靜的。
花朵的壹生是無聲的。
巍峨的山巒是緘默的。
大自然中有許多蔚為壯觀的生命往往是以沈默示人,而人的生命是否亦當如此?
有這麽兩個人應考廚師。甲壹開言便說了個天花亂墜,從傳統的中國名菜到洋派的西式糕點,從每道菜的用料到火候調味,似乎無壹不精。乙則靜候壹旁壹語不發。待問及他時,他只是說:“給我30分鐘的時間,我做壹道菜出來看看便是。”不用說,“訥於言”廚師被錄取了。
機智和美妙的語言有時只不過是壹種壹瞬的智慧和淋漓的表達,但智慧和表達這本身並不證明結果。樸實的行動才是開在成功路上的鮮花。
認識壹個人,不要光聽他怎麽說,而要看他怎麽去做,因為有的語言言不由衷,就像認識壹棵樹,不需急於去看它春天開什麽花,因為有壹種事實叫華而不實。妳可以等到秋天,那時侯妳去看樹上的果實,果實是花的語言,也是樹的詮釋。
蕓蕓眾生,那個與妳僅有壹面之交便壹覽無余的人,妳會覺得索然無味,因為他說得太多。而那個壹直不吭聲以沈默示人的人,妳不僅僅對他印象深刻,而且產生了探詢他的願望——因為那沈默帶給女性的是典雅矜持,帶給男性的是深邃練達。妳要記住,生活中有些東西藏在心裏便是壹種真實,壹種深刻;說出來,反而索然無味,比如壹生壹世的愛情。
我小時候媽媽對我說:妳看在街上吵嘴的人,聲嘶力竭的人往往理屈詞窮。因為真理不在他的那邊,他想先聲奪人來掩飾自己的心虛。而那個那個沈默者壹身正氣,於是不動聲色,因為沈默是強有力的蔑視。
壹個淺顯的道理是:烏鴉和知了無疑是最善叫的,但它們都不是人類的寵物。
火山爆發那壹聲震天的巨響,那力拔山兮的氣概,令人嘆為觀止。但這壹奇觀不會隨時可見,為那壹瞬間的壯觀,它在地層深處沈寂了千年萬年!
有兩種方法可以是世界變大:登上山峰遠眺,閉上眼睛沈思。它們與語言無關。由此看來,世界不是語言描繪得大的,想必人也蓋同此理。
智者無言。
10.細讀全文,說說作者的觀點是什麽?(2分)
11.文章開頭寫了大海,花朵和山巒,它們的***同點是什麽?這樣寫的作用是什麽?(4分)
12.第五段講述了兩個廚師應考的故事,其中運用的論證方法主要有哪兩種?(2分)
13. “世界不是用語言描繪得大的,想必人也蓋同此理。”這句話中的“此理”說的是什麽道理?(2分)
14.妳是否同意本文作者的觀點,請談談妳的看法。(5分)
(三)閱讀下面短文,回答文後問題(18分)
成長不可無書——關於讀書
①在不久前各大傳媒刊播的“中華好風尚:公益主題廣告”中,壹張大報刊出了這樣壹則廣告:
這是中央電視臺記者在采訪中與壹個西北放羊娃的對話:
“妳每天幹什麽?”
“放羊。”
“放羊為了什麽?”
“掙錢。”
“掙了錢呢?”
“娶媳婦。”
“娶了媳婦呢?”
“生娃。”
“生了娃,讓他幹什麽?”
“放羊。”
……
②看到這裏,妳壹定會覺得這個放羊娃可笑又可悲。然而在世人眼中,妳和他壹樣,都是——“中國人”!
③這樣的事情並不奇怪,但當從白紙黑字上實實在在地看到這串記錄時,我的心仍然被強烈地震動了。
④窮文富武曾是中國的傳統,家貧,只能通過讀書出人頭地。然而,不能否認的是,在今天的中國,也還有壹大批像放羊娃壹樣的孩子,安貧若素。
⑤這不禁令我想到壹句格言:生命的悲哀不在於目標未達成,而在於沒有目標可達成。在那沒有知識光亮閃耀的地方,生命便永在“放羊—— ”的循環重復中延續。
⑥據說在美國歷史上曾有過這樣兩個家庭:壹人是愛德華家族,其始祖愛德華是
滿腹經綸的哲學家,他8代子孫中出了13位大學校長,100多位教授,80多位文學家,20多位議員和1位副總統;另壹個家庭的始祖叫珠克,是個缺乏文化修養的賭徒和酒鬼,他8代子孫中有300多名乞丐,7個殺人犯和60多個盜竊犯。壹個人沒有文化修養,竟可以產生如此源遠流長的影響。這不禁又使我想起中國“希望工程”中的兩句宣言:再窮不能窮了教育,再苦不能苦了孩子。
⑦“自己再累也要讀書,工作再忙也要談書,收入再少也要買書,住處再擠也要藏書,交情再淺也要送書。”這是幾年前臺灣知識分子倡導的“新讀書主義”。饑之以當食,寒之以當裘,憂患以當安樂,孤寂以當金石琴瑟也。讀書,實在是我們今天應該大力弘揚的好傳統。
⑧不僅是我們這些凡夫俗子要讀書上進,就是當今世界極成功的商界精英也無時無刻不在以書為伴。電腦業兩位巨頭比爾?蓋茨(微軟)和安德魯?葛魯夫(英特爾)不久前便公開表示,要保持領先就必須跟上壹些令人激動的新事物,而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是成長。為此,他們如饑似渴地吸收新知識,每天晚上都在計算機網絡上調閱明天出版的大型報刊電子版,力求比別人早壹步獲悉新的信息。
⑨成長不可無書。成功不能無知。壹切渴求成長、成功、成熟的上班壹族,請把高品質的書籍報刊請到妳的身邊,終身相伴,終生受益。
15.開頭引放羊娃的事例的作用是:(2分)
① 。
② 。
16.引用第⑥段事例的作用是什麽?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4分)
17.聯系上文,請妳在第⑤段的橫線上填上壹個詞語。當妳寫下這個詞語時,妳的內心有怎樣的觸動?請把妳的感受告訴大家,字數50字左右。(5分)
18.按作者立論的觀點,他認為造成西北放羊娃命運重復循環的原因是什麽?(2分)
19.“新讀書主義”的口號在現實中妳認為行得通嗎?有沒有繼續倡導的必要?請結合周邊的環境談談妳對此問題的認識。(5分)
(四)文言文閱讀(19分)
(甲)章武三年春,先主於永安病篤,召亮於成都,屬以後事,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
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先主又為詔敕後主曰:“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建興元年,封亮武鄉侯,開府治事。頃之,又領益州牧。政事無巨細,鹹決於亮。南中諸郡,並皆叛亂,亮以新遭大喪,故未便加兵,且遣使聘吳,因結和親,遂為與國。
三年春,亮率眾南征,其秋悉平。軍資所出,國以富饒,乃治戎講武,以俟大舉。五年,率諸軍北駐漢中,臨發,上疏曰:“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
(乙)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選自《三國誌?諸葛亮傳》
20.比較理解(4分)
①甲文中的主要事件可用乙文中的壹句話來概括 。
②.“且遣使聘吳,因結和親,遂為與國”,體現了諸葛亮壹貫的外交政策,《隆中對》中有壹句話可以為證: 。
③.甲文中的“三年春,亮率眾南征,其秋悉平。軍資所出,國以富饒,乃治戎講武,以俟大舉”的史實,乙文中是這樣表達的 。
④.“寄臣以大事”、“必能安國,終定大事”,兩文中的所謂“大事”是指
(用乙文原句回答)
2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實詞(6分)
①召亮於成都,屬以後事 ②臣敢竭股肱之力 ③以俟大舉
④夙夜憂嘆 ⑤當獎率三軍 ⑥庶竭駑鈍
22.下列加點的詞用法意義不相同的壹組是(2分) ( )
鹹決於亮 其秋悉平 軍資所出,國以富饒 此臣所以報先帝
鹹來問訊 悉以咨之 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 此殆天所以資將軍
23.翻譯句子。(3分)
政事無巨細,鹹決於亮 譯文
24.所選的兩段文章有壹個***同特點,就是體現了諸葛亮的壹片赤忱忠心。妳認為選文中的那些話最能體現他對劉備劉禪父子的忠心?有人認為,諸葛亮的“忠”相當狹隘,是壹種愚忠,並不值得盲目推崇。妳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4分)
三.作文(60分)
25.同學們正處在獨立人格形成的時期,都希望受人尊重,也學著尊重別人。尊重很容易做到:得到幫助時道聲謝,妨礙別人時道句歉;為演出成功的鼓掌,為同學的進步喝彩;壹句問候,壹聲再見……尊重也容易被人忽視;遭人冷落,被人揭短;惡語觸怒他人,譏諷同學弱點……總之,尊重別人是壹種美德,受人尊重是壹種幸福。
請圍繞“尊重”這個話題,自擬題目,寫壹篇作文。
要求:文體不限,字數600左右。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
期 中 語 文 答 案
壹.積累與運用
1.A 2. A 3.根深蒂固 墨守成規 嶄露頭角 不攻自破
4. ①逐漸或越來越 ②b句 ③並非有問題---刪“並非”
5. ①斜暉脈脈水悠悠 ②燕然未勒歸無計 ③八百裏分麾下炙 ④零落成泥碾作塵
⑤不盡長江滾滾流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⑦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
⑧千載誰堪伯仲間
二.
6. 甲詩以“千裏”“萬裏”“長城”“大河”寫雪,畫面雄偉壯闊,意在寫雪景的壯美;乙詩寫雪早,雪美,雪寒以及戈壁冰封,意在寫邊塞雪景的風光奇異。
7.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熱愛祖國河山
瀚海闌幹百丈冰,愁雲慘淡萬裏凝----朋友遠別的擔憂與惆悵
8. D 9. C
10.智者無言。11.以沈默示人 引出下文對人生的思考。12.舉例論證 對比論證。13.人不能靠語言來顯示高大。14.略(此為開放性試題,言之成理即可)。
15.吸引讀者。引出論題。
16.說明是否受過文化教育(熏陶),對壹個人的成長影響是至關重要的。舉例論證(擺事實)和對比論證
17.放羊。觸動可以是瞬間的震驚、繼之難過等,再適當生發,或結合自身對放羊娃的生命形態表示同情,或對不能進化的生命鏈表示自己的擔憂,或談談自己對生命遞嬗形態的思考。表達要完整,感受合乎情理。
18.“成長無書”——缺少教育。
19.通與否都可以。對現狀的估計、描述要切實準確,不可粉飾。作為口號提出,它本身是高出現實的,有繼續倡導的必要。主張不繼續倡導的同學必須有充分的理由說明該口號的不切實際,存在明顯缺陷,否則不給分。
三.
20.臨崩寄臣以大事-------外結好孫權------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21.囑托--輔佐--等待---早---鼓勵,勉勵---平庸的才能
22.C
23.政事不論大小,都由諸葛亮處理裁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