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西湖的綠有什麽特點?

西湖的綠有什麽特點?

《西湖的綠》中“撲”字壹詞讓人感受到西湖山水的青春與活力。

作者運用直接的寫實手法,描繪了徐虎豐富多姿的“綠”:道旁古樹蒼翠欲滴,飛來峰上綠樹層疊,有的綠得發黑,有的綠得發藍;蜿蜒的小徑布滿青苔,綠色直滲透到石頭縫裏;黃龍澗綠得幽幽,屏風山綠得蒼蒼,九曲十八澗綠得閑雲野鶴……

將人們帶進壹個鋪天蓋地的綠色世界中。文章層次豐富,描摹真切,文字極為簡約,卻傳神盡意,而且富於韻律感,現實了作者非凡的才氣和細致入微的觀察力。

擴展資料:

《西湖的綠》這篇課文描寫內容以綠為主。課文著重寫了靈隱、蘇堤、花港三處景點綠的特點,文中作者用了近20個“綠”字,酣暢淋漓地揭示了西湖山水的青春與活力。

作者抓住了西湖“綠”的特點,作了具體的描繪:

壹是雨中去訪靈隱,看到的西湖的“綠”;

二是漫步蘇堤,看到的西湖的“綠”;

三是在花港觀魚,看到的西湖的“綠”。

每壹次看到“綠”,給作者的感受也不壹樣。雨中去訪靈隱,作者抓住了層層疊疊的樹木:“有的綠得發黑,深極了,濃極了;有的綠得發藍,淺極了,亮極了。”峰下蜿蜒的小徑:“布滿青苔,直綠到了石頭縫裏。”

此外還有溪水:“在這壹片綠色的影中顯得分外好看。”漫步蘇堤,作者抓住了樹木身上綠茸茸的青苔:“那樣鮮嫩,那樣可愛,使得綠陰陰的蘇堤,更加綠了幾分。”這種苔綠,給“我”的印象是堅忍不拔。在花港觀魚,作者抓住了滿池的新荷。

與初春的楊柳嫩枝的新綠相比,“荷葉,則要持重壹些,初夏,則更成熟壹些,但那透過活潑的綠色表現出來的茁壯的生命力,是壹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