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爬山虎的腳教學設計及反思

爬山虎的腳教學設計及反思

爬山虎的腳教學設計及反思

 《爬山虎的腳》是冀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的課文。作者葉聖陶。本文章介紹了爬山虎是如何爬墻的。以下是我整理的爬山虎的腳教學設計及反思,希望大家認真閱讀!

 1爬山虎的腳教學設計及反思

 教學準備:

 1、 學生準備水彩筆。2、爬山虎實物。3.爬山虎的腳圖片。

 教材分析:

 這篇講讀課文,按照從整體到部分,再到細節的順序觀察,介紹了爬山虎的特點,著重介紹了它的“腳”,即爬山虎的腳。寫了“腳”的生長部位、形狀和作用。教學不僅要讓學生讀懂課文,還要引導學生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抓住事物的特點,去學習寫出內容具體的文章來。

 教學目標:

 1、 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區分“嫩”在不同的語境中的不同意思。

 2、 會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 了解爬山虎這種植物的特點,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好習慣。

 4、 感受植物的無窮魅力,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情趣。

  教學難點: 教學目標4

  教學重點 :教學目標1、2、3

 教學過程:

 壹、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同學們,大自然是神奇的,今天,咱們去觀察大自然中的壹種神奇的植物(出示實物)知道這是什麽植物嗎?

 2、板:爬山虎 指導書寫:虎

 3、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葉聖淘爺爺寫的壹篇文章(補充課題)讀題,質疑。

 師:讀了這個課題,妳想知道什麽?

 二、初瀆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全文,註意了要讀準字音、讀通課文,難讀的`地方多讀幾次。

 2、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詞

 均勻 重疊 空隙 葉柄 觸角 蛟龍 痕跡 逐漸

 (認讀、動作表示“重疊”,實物指出“葉柄”,給“逐漸”說個近義詞,課文中把什麽比作“蝸牛的觸角、蛟龍的爪子”)

 (2)書寫指導:“均勻”、“疊”

 (3)出示壹組詞語:

 嫩莖 嫩葉 嫩紅 嫩綠(區分“嫩”的不同意思)

 2、 指名分節讀課文,教師隨機指導。

 3、 想想哪些自然段寫了爬山虎的腳?(學生找出寫腳的3—5節)

 三、學習爬山虎的“腳”

 1、 學習第三自然段

 (1)自由讀,劃出寫腳的句子,與同桌討論討論從哪幾個方面寫腳。

 板書:位置 樣子 顏色

 (2)引讀句子。

 (3)妳平時註意過爬山虎的腳嗎?那麽作者怎麽知道的呢?(觀察)妳從哪個詞知道?

 (4)讓我們壹起去看看爬山虎的腳吧

 (課件演示動畫)

 (5)壹個比喻句:“每根細絲像蝸牛的觸角”。體會語言的生動與準確,也體現出作者觀察的細致。

 (6)說話練習:看畫面介紹爬山虎的腳。(自由說——指名說)

 2、 學習第四自然段

 (1) 多有趣的腳,那它又有怎樣獨特的本領呢?想不想看看

 (課件演示動畫)

 (2)自由讀第四節,找出爬的動作詞。

 ①抓住動作詞:觸、變、巴、拉、緊貼壹系列詞語清楚地寫出爬山虎爬墻的過程。)

 ②和同桌交流交流說壹說爬山虎是怎樣向上爬的。集體交流,老師配以圖示(課件出示)

 ③同桌演壹演爬的過程,也可以畫壹畫。

 3、學習第五自然段

 (1)爬山虎的“腳”與墻有什麽關系呢?

 引讀第五小節

 (2)觸著墻的爬山虎的腳能爬,沒觸著墻的爬山虎的腳又怎麽樣呢?

 對比學習:沒觸著墻……萎了,沒有痕跡

 觸著墻的……變成灰色,相當牢固

 四、總結全文、懸念引導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相信同學們對爬山虎已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課外再收集壹些爬山虎的資料,也可以去觀察校園旁邊的爬山虎,下節課我們來作《爬山虎的自述》。

 均勻 重疊 空隙 葉柄

 觸角 蛟龍 痕跡 逐漸

 嫩莖 嫩葉 嫩紅 嫩綠

 2爬山虎的腳教學設計及反思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人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引人註意、均勻、空隙、葉柄、觸角、痕跡”等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對詞句的理解,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點。

 教學過程:

 壹導入:

 教師導語:

 (1)同學們,妳們有沒有見過絲瓜和葡萄這兩種植物之間呢?(生:有)

 (2)那麽,我們要是種絲瓜和葡萄,首先要做壹項什麽工作呢?(生回答“搭架子”)

 (3)同學們,葡萄和絲瓜都是靠搭架子才能往高處攀援的植物,爬山虎呢,也是壹種攀援植物,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處爬。這是為什麽呢?(生回答“因為它有腳”)

 (4)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爬山虎的腳》(齊讀課題)

 (5)讀了課題後,妳們最想知道什麽?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想想課文主要寫了什麽?。

 2、檢查交流生字情況

 (1)黑板出示帶生字的詞語(個人讀——開火車讀——全班讀)

 (2)學生交流哪個字的部首看不出?(學生說,並在生字本上將難寫的字寫壹遍)

 (3)學生提出哪個字妳認為最難寫的?

 (4)在堂上練習本上寫寫生字詞

 3、默讀全文,思考:每個自然段主要寫了什麽?

 (第1自然段:爬山虎生長的位置,第2自然段:爬山虎的葉子,第3-5自然段:爬山虎的腳的變化)

 三:自主探究,理解壹、二自然段

 1、讀第壹自然段,爬山虎長在哪裏?請找出句子,用橫線畫出來。妳從“滿是”、“壹大片”中體會到了什麽?(爬山虎的茂盛、能爬)

 2、教師範讀第二段,並提問:聽老師讀了這壹段,妳有什麽感受?(美)妳覺得哪些地方寫的美?妳喜歡哪個句子?

 3、根據學生的回答,指導學生抓關鍵詞來體會句子,並嘗試讀出美感。

 4、作者為什麽能把爬山虎的葉子寫的這麽美呢?(認真觀察)

 5、師:為什麽爬山虎的葉子會壹順兒往下呢?我們把這個問題留到下節課,到時候我們壹起來解決。

 6、齊讀第二自然段

 四、:作業布置

 1、抄寫生字詞

 2、完成練習冊1—3題

 五、板書設計:

 爬山虎的腳

 剛長出:嫩紅--→嫩綠

 葉子

 長大了:綠得新鮮壹順兒朝下均勻

 教學反思

 這壹節課,我最嚴重的問題就是時間沒抓準。在學習生字詞那壹段時,用的時間過長,導致後面第壹二自然段的內容沒有講完。課堂的紀律掌控能力有待提高,應該多點用表揚的形式來讓學生提高認真聽課的興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