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課學習的重點是選取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質的方法以及用感情線索組織材料的方法。以下是我給大家整理的藤野先生獲獎教案,喜歡的過來壹起分享吧。
教學目標
1、品析體現先生品質的關鍵語句,體會特殊時期難能可貴的真情;
2、抓住重要事件和關鍵信息點,理解特定背景下藤野先生的“偉大”。
教學重點
知藤野其事,品先生其人
教學難點
理解藤野先生平凡中的“偉大”
教學思路
總體思想:走近壹位恩師——感受壹份深情——體味壹段境遇——銘記壹份感動
壹、感念恩師,引發回憶(3’)
由魯迅敬重的`三位老師的話題導入,出示課文中37段中的句子:
“但不知怎地,我總還時時記起他,在我所認為我師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給我鼓勵的壹個。……他的性格,在我的眼裏和心裏是偉大的,雖然他的姓名並不為許多人知道。”
在魯迅先生筆下這位“最使我感激”的、偉大的老師是哪壹位呢?其“偉大”從何體現的?引入課題。
二、走近先生,評其印象(5’)
人的第壹印象最為深刻,20年來藤野先生的音容笑貌依然清晰如昨。請同學們讀壹讀有關文段,說說藤野先生留給作者的第壹印象是什麽樣的?
生讀6—9、38段,抓住藤野先生外貌、聲調品析:不修邊幅、生活儉樸。
三、了解先生,感受人品(15’)
從相識、相處到相離,藤野先生在魯迅心中的形象逐漸高大起來。請細讀課文,看作者選取了那幾件事,體現了先生怎樣的品格?
讀文字,品語言,說見解。以“讀 ? ,我看到壹個 ? 的藤野先生”的句式來分析人物形象。
——添改講義:壹絲不茍,誨人不倦
——糾正解破圖:嚴謹治學,循循善誘
——關心解剖實習:無微不至,真摯誠懇
——了解女人裹腳:善良,求實
思考:關於藤野先生這些瑣事,用“偉大”是否恰當?
——什麽叫“偉大”?學生類比生活實際,說說自己的老師,進壹步探究魯迅評價藤野先生“偉大”的原因。
四、惜別先生,思其偉大(12’)
作者是在怎樣的特定背景中去寫藤野先生的?哪些事(或哪些細節)進壹步凸顯了藤野先生的“偉大”?
跳讀,抓關鍵信息,對照“我”當時的生存、精神困境與藤野先生對“我”的態度,;領略先生偉大的人格魅力和人性光輝。
生討論(同桌交流),師點撥指導。學生談到即可,不展開探討,例如學生可結合如下方面說(不壹壹詳說,點到即可):
——清國留學生的現狀
——在仙臺的“優待”
——匿名信事件
——看電影事件
重點引導學生品析“中國是弱國,所以中國人當然是低能兒……”
弱國愚民:棄醫從文(將先生與“我”,放在我的精神成長史來看!)
人情的暖意→人性的光輝(正直,熱忱,沒有民族偏見)
師生帶著感情再讀37段:“但不知怎地,……”讀文末最後幾句話:“每當夜間疲倦……”
五、緬懷先生,抒寫心語(5’)
設想壹(課堂練習):為藤野先生授予“中日友好獎”,寫頒獎詞
(頒獎詞示例):格桑德吉:懸崖邊上的護夢人
格桑德吉,女,西藏自治區墨脫縣幫辛鄉小學的壹名教師。 2000年,格桑德吉畢業於河北師範大學,畢業之後她並沒有像其他同學壹樣選擇留在大城市工作,而是毅然回到西藏。
頒獎詞不想讓鄉親的夢,跌落於懸崖,門巴的女兒執意要回到家鄉。堅守在雪山、河流之間,把知識壹點點註入壹個個鄉村。她用壹顆心,脈動壹群人的心,用壹點光,點亮山間更多的燈火。
設想二(課外作業):夜深人靜之時,面對藤野先生的照片,想到與恩師已闊別20年了,魯迅壹定有許多話想對先生說。請把我課文主旨,展開合理想象,模仿作者口吻,給先生寫壹封信,表露作者心跡。